旱地寶農林保水劑是由天然聚合物、優質無機層狀分子,經反應產生的有機無機復合物。其特性為:(1)高吸水、保水與釋水性:本產品靠龐大的立體網絡結構,吸收大量的水分子,與土壤混合后,在植物根部周圍形成許多“小水庫”。吸水指標等性能完全符合NY886-2010國家農業部標準。(2)有效改良土壤:旱地寶既是農林保水劑,又是土壤改良劑和植物抗蒸騰劑。在吸水膨脹的過程中使土壤形成團粒多孔結構,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植物的根部及微生物的生長,達到改良土壤的作用。(3)保肥、釋肥綜合性:本產品具有保肥吸肥和緩釋肥料的功能,含有的腐植酸鉀是天然的優質有機肥,能有效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肥料,提高植物的成活率。(4)營養元素多樣性:旱地寶含有10多種對植物和土壤十分有利的元素,即C、H、O、N、K、Na、Mg、Fe、Si、Al、Ca、P、Ti、Mn、B等,可以及時為作物提供微量元素,減少缺素癥的發生。為了研究其在中藥材黨參上的施用量,特安排此試驗。
實驗地點設在隴西縣福星鎮蔣家山村,海拔高度2 194 m,年平均氣溫6.9℃,年平均降水量400 mm,生長期年平均220 d,無霜期年平均140 d,全年日照時數2 478.2 h。土壤為黃綿土,地塊平坦,肥力均勻,上年秋季耕翻2次,前茬作物為高粱。試驗指示作物為黨參。
試驗有4個處理,每個處理100 m2,不設重復,分別為處理1:35 cm地膜露頭栽培;處理2:CK,露地不放保水劑;處理3:露地+保水劑,每公頃為75 kg;處理4:露地+保水劑,每公頃為150 kg。放苗方式為橫臥式放苗,露地黨參株行距8 cm×25 cm,每公頃用苗量為500 250株,地膜露頭栽培黨參株行距7 cm×35 cm,每公頃用苗量為408 000株。于2021年3月22日進行移栽,移栽前,每公頃施用3%辛硫磷顆粒37.5 kg、印象棒棒耶有機肥1 200 kg、復合肥750 kg、微生物菌劑75 kg。6月15日、8月15日中耕除草2次,其它管理同大田。移栽時,將各小區的處理對應處理,10月18日進行試驗收挖,收獲時科學取樣測定有關數據。試驗結果見表1-3。

表1 不同處理對黨參出苗期和出苗率的影響

表2 不同處理對黨參產量的影響

表3 不同處理對黨參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對于出苗期35 cm地膜露頭栽培出苗期最早,較對照早14 d,用了保水劑的出苗期為5月15日,較對照早4 d。
從表2可以看出,產量最高的為35 cm地膜露頭栽培,與施用150 kg/hm2保水劑之間差異不顯著,與施用75 kg/hm2保水劑、對照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性差異;其次為施用150 kg/hm2保水劑,與施用75 kg/hm2保水劑、對照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性差異;最后為施用75 kg/hm2保水劑,和對照之間差異不顯著。
從表3可以看出,35 cm地膜露頭栽培其根長、根直徑、一等品率均高于其它處理,其次為施用150 kg/hm2保水劑的處理,施用75 kg/hm2保水劑的處理排第三,最后為對照。
本試驗將35 cm地膜露頭栽培與旱地寶農林保水劑用于黨參上進行對比,35 cm地膜露頭栽培產量最高,黨參鮮重為7 453.80 kg/hm2,較對照6 153.15 kg/hm2高21.14%;其次為施用150 kg/hm2保水劑的處理,7 053.60 kg/hm2,較對照6 153.15 kg/hm2高14.63%;施用75 kg/hm2保水劑的處理產量排第三,為6 353.25 kg/hm2,較對照6 153.15 kg/hm2高3.25%。一等品方面,35 cm地膜露頭栽培最高,為77.78%,較對照35.29%高42.49%;依次為施用150 kg/hm2保水劑的處理、施用75 kg/hm2保水劑的處理。根長方面,35 cm地膜露頭栽培最長,為24.7 cm,較對照22.3 cm長10.76%;其次為施用150 kg/hm2保水劑的處理和施用75 kg/hm2保水劑的處理,根長23.7 cm。根直徑方面,35 cm地膜露頭栽培依然表現最好,11.80 mm,較對照10.33 mm粗14.23%,依次為施用150 kg/hm2保水劑的處理、施用75 kg/hm2保水劑的處理。
綜上所述,從試驗數據可以看出,35 cm地膜露頭栽培、保水劑用于黨參上,其產量和經濟性狀都優于常規種植。尤其今年處于干旱時期,在黨參死苗嚴重的情況下,用了地膜和保水劑栽植能達到這樣的產量已經很不容易了,在以后的黨參移栽生產中,建議使用35 cm地膜露頭栽培技術或者旱地寶農林保水劑150 kg/hm2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