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省眉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血透室 余秀峰
不少接受透析治療的腎臟病患者,在化驗后會被醫(yī)護人員告知:“您的磷值又高了,要降磷了。”磷是什么?為啥要降磷呢?
我們?nèi)梭w磷的主要來源是飲食。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含磷,而且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磷含量也多。人每天通過食物攝入的磷酸鹽有800~1500 毫克。功能正常的腎臟可以將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磷代謝掉70%~80%。如果腎功能受損,人體對磷的清除能力將明顯減弱,高血磷就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了。
磷是隱匿的殺手,腎臟病患者在短時間內(nèi)似乎沒有什么不適反應。但磷在體內(nèi)日積月累,患者就會逐漸出現(xiàn)皮膚瘙癢、骨痛、骨折、軟組織損傷、關節(jié)和血管鈣化、心血管病變等癥狀。因此,控磷與控制水、鈉、鉀一樣重要,腎臟病患者要注意從早期尚未進入透析階段時就開始控磷。
人體內(nèi)磷的上限值是多少呢?經(jīng)研究及臨床實踐證實,控制在2 毫摩爾/升以下,似乎更具有操作性和安全性。但血磷值也不是越低越好。臨床發(fā)現(xiàn),血磷值在1 毫摩爾/升以下的透析腎友,死亡風險會更高。接受透析的腎臟病患者控制好血磷值,依賴于充分透析、飲食控制、藥物治療。控磷“三部曲”,相互協(xié)助,相得益彰,才能發(fā)揮更好的作用。
透析可以有限地去除血液中的磷,常規(guī)透析4 小時,可排出約800 毫克的磷。透析后,人體里的磷又會逐漸復升。接受透析治療時間越長,降磷效果越好。因此,保證足夠的透析時間非常有必要。但僅靠普通透析控磷,是難以維持血磷值在正常水平的。目前來看,夜間長時間透析模式,即夜間透析6~8 小時,可以達到較好的臨床降磷效果。一些患者甚至可以不限飲食,不吃降磷藥。但該治療模式受限于醫(yī)保政策和醫(yī)護人力資源,并未在臨床上廣泛開展。

飲食控制就是從食物源頭上減少磷的攝入,控制好飲食,可以減少降磷藥的使用劑量。如何減少飲食中磷的攝入,又能保障營養(yǎng)供給呢?了解食物的磷含量,掌握降磷飲食原則,腎臟病患者就可以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吃吃喝喝了。
食物中的磷分為有機磷和無機磷兩大類。有機磷主要存在于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的食物中,通常蛋白含量高的食物,磷的含量也高。動物來源的有機磷吸收率是40%~60%,植物蛋白來源的磷吸收率為20%~40%。一些文獻支持增加大豆蛋白來替代一部分動物蛋白,比如將一日三餐中有一餐的主菜改為豆制品(如豆腐等)。有意思的是,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的雞蛋清磷含量約為0,蛋黃含磷卻非常高。選擇這種磷/蛋白比值低的食物,對控磷是有益的。
磷/蛋白比值低的食物有:
雞蛋清、牛肉、雞腿、龍蝦等。
磷/蛋白比值高的食物有:
雞蛋黃、快餐食品、腰果、葵花籽、餅干等。
食物中無機磷的吸收率可達90%以上。食物中的無機磷多為食品添加劑,食品標簽上常會標注某某磷酸之類,如磷酸氫鈣、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三聚磷酸鈉等。含無機磷高的食物為加工的肉制品、果脯類、飲料、零食、快餐食品、速食、奶酪及冷凍烘烤產(chǎn)品、加工的調(diào)味品。腎臟病患者應盡量減少或者避免進食含無機磷高的食物。

推薦大家選用新鮮的食材,如新鮮肉、新鮮水果、天然調(diào)味食材等,來替代加工食品。采用簡單、健康的烹飪方式,如食材可先切,浸泡,焯水,再烹飪。因為湯中含有較多的磷,所以棄湯吃肉的進餐方式,可以降低鉀和磷的攝入量。
食物含磷量的高低,可以通過查詢食品標簽里的成分含量來了解。一些小程序已實現(xiàn)即刻查詢食材含磷、蛋白質(zhì)、鉀等成分的功能,非常方便。對每餐準備的食材,事先了解含磷情況。含磷高的食物(全谷物、干果、內(nèi)臟、海鮮、酵素、添加劑)盡量不吃。食材搭配,要控制好磷的攝入總量,讓食物種類多樣化。一時貪嘴,導致通過食物攝入磷太多,要記得隨餐服用降磷藥。
藥物控制是指根據(jù)個體情況,即血磷值和飲食狀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磷結合劑,以去除食物中一定量的磷。接受透析治療,患者營養(yǎng)不良是大忌。過度控制蛋白質(zhì)攝入導致營養(yǎng)不良,得不償失。既要滿足一定的口腹之欲,保證吃得有營養(yǎng),又要合理控磷,兩者之間似乎是魚與熊掌,難以兼得。因此,降磷藥即磷結合劑便成了調(diào)和劑。
降磷藥有鋁制劑氫氧化鋁和碳酸鋁等,含鈣的磷結合劑有碳酸鈣和醋酸鈣,含金屬鑭的磷結合劑有碳酸鑭,非含鈣的磷結合劑有司維拉姆。是藥三分毒,服用降磷藥的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應,如惡心、食欲不振、便秘等,有的患者甚至不能耐受。所以,通過合理飲食來降磷是十分必要的,既降低了磷結合劑的使用量,減少了消化道不良反應,又節(jié)省了經(jīng)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