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越

甜食應該怎么吃才健康?一個簡單的答案是:不吃。甜食中含有大量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導致血糖水平飆升。
話雖如此,很少有人能堅持做到一輩子不吃甜食,這太違反人性了,甚至可能導致心理問題。所以,醫學界提倡的是少吃甜食,而營養學家則一直在探究如何減少甜食對健康的傷害。
研究結果顯示,一個比較容易做到的方法是,將甜食和富含蛋白質的食品混在一起吃,比如在往咖啡里加糖塊的同時倒進去一點牛奶,因為蛋白質可以促進身體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后者可以幫助身體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量,從而減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另一個辦法就是把甜食放在最后吃。這樣做同樣有助于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量。2017 年9 月14 日出版的《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過一篇論文,比較了先吃甜點再吃主菜(蔬菜+肉)和先吃主菜再吃甜點這兩種吃法,結果發現后者導致的血糖濃度尖峰要比前者低50%。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類食品之間應該至少間隔10 分鐘,也就是說吃完主菜之后應該先緩一緩再吃甜點。如果兩者混在一起吃,那么血糖濃度的尖峰仍然會比先吃主菜再吃甜點的吃法高出40%。
換句話說,西餐的上菜順序和慢節奏是有道理的。
吃西餐免不了要喝點酒,酒怎么喝才最健康呢?一個簡單的答案是:不喝。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酒精飲料沒有所謂“最適宜”的量,哪怕只喝一點都是有害的。
話雖如此,同樣很少有人能堅持做到一輩子不喝酒,因為酒是成年人社交生活的潤滑劑,不為來賓備酒的派對是很少見的,大多數派對甚至會準備不止一種酒精飲料。這就引出了一個新的話題:酒混著喝是否更容易醉?
這個問題也被研究過很多次,目前的共識傾向于否定,即混著喝酒并不比單獨喝一種酒更有害。曾經有人認為酒中含有的同系物(釀酒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是導致宿醉的原因,因此建議大家少喝那些同系物含量高的酒,比如紅酒和威士忌,多喝同系物含量少的酒,比如伏特加和淡啤酒。但新的研究否認了這一說法,醉酒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那些副產品,而是酒中含有的乙醇。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一定要混著喝,哪種喝法更安全?關于這個問題,民間流傳著很多說法,比如先啤再白更易醉,先啤再紅更安全等??上У氖牵@些說法同樣是沒有根據的。很多實驗都證明,同樣的幾種酒,無論怎么變著花樣喝,其結果都是一樣的。
但是,這些實驗都假定酒精的總含量是相同的,而在實際生活中,不同的飲酒順序會導致不同的主觀感覺,從而影響到酒精的總攝入量。
2012 年3 月23 日出版的《成癮行為心理學》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一個人喝的酒越多,他對自己酒精攝入量的估計就越離譜,所以一個人如果從烈酒喝起,他大概率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喝多了。但另有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先從啤酒喝起,那么他往往會高估自己的酒精承受力,從而在改喝烈酒時喝多。
這兩個說法看似矛盾,但都指向了同一個答案,那就是混著喝酒最容易低估自己的酒精攝入量,從而導致喝多。因此,如果你一定要喝酒,最好只喝一種酒,而且盡量選擇先吃飯再喝酒,或者酒和汽水輪著喝。這些喝法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盡量減少酒精的攝入量,從而降低酒對身體的危害。
說完吃喝的順序,我們再來說說鍛煉的順序。跑步和“舉鐵”(舉啞鈴、杠鈴等力量訓練)是普通人最常用的兩種鍛煉方式,兩者的先后順序同樣是有講究的。
具體來說,這兩種鍛煉方式分別對應于有氧鍛煉和無氧鍛煉,從原理上來講是相互矛盾的。對于專業運動員來說,兩者不應該同時做,這樣會影響訓練效果。比如2021 年11月10 日出版的《運動醫學》雜志刊登過一篇論文,認為跑步雖然不會影響肌肉體積的增加,但卻會影響肌肉爆發力的提升。如果一名專業運動員(比如舉重運動員)希望通過訓練提升自己的成績,最好不要把跑步和“舉鐵”訓練混在一起進行。
不過,如果你只是一個希望自己保持健康,或者讓自己多長點肌肉的普通人,日常鍛煉的強度也沒那么大的話,跑步和“舉鐵”是可以一起進行的。2012 年12 月15 日出版的《應用生理學》雜志上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大部分普通人都同時需要減脂和增肌,兩者缺一不可,而跑步最適合減脂,“舉鐵”最適合增肌,兩者應該都練。
2014 年第一期《健康與健身雜志》刊登的一篇論文同樣認為跑步和“舉鐵”都應該做,因為這樣可以讓某些小肌肉群獲得充分的休息時間,免得因過度疲勞而受傷。
既然如此,跑步和“舉鐵”應該先做哪個呢?美國生理學會會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基斯·巴爾認為,答案取決于你身體的基本狀況,以及你到底想通過鍛煉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在巴爾看來,如果你每周鍛煉不超過6 次,強度適中,而且你的鍛煉目的是提高自身的整體健康水平,對運動能力的提升沒有特殊需求的話,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有氧再無氧,也就是先跑步再“舉鐵”。但如果你還對增肌有很強的執念,那么最好的辦法是分開做,比如上午跑步,下午“舉鐵”。后者最好在晚餐前進行,這樣可以通過晚餐補充蛋白質,對增肌非常有利。
巴爾還認為,具體的鍛煉方式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你只是想增加腿部肌肉,以便年老體弱時還能正常行走,那么你最好的鍛煉方式是騎車,輔以“舉鐵”訓練。但如果你鍛煉的目的只是為了增強心肺功能,以便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么你最好的選擇是全身有氧運動,比如越野滑雪或者游泳,這樣可以提升全身肌肉的耐力指標,減輕心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