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英,趙 峰
(1.金塔縣中醫醫院,甘肅 金塔 735300;2.金塔縣人民醫院,甘肅 金塔 735300)
2型糖尿病是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大約占90%~95%。糖尿病是由于多種病因導致的代謝性疾病,會導致體內糖、脂肪、蛋白質以及水電解質平衡的紊亂伴,最終影響到心、腎等重要神經和血管的退化,同時還會并發多種并發癥的出現[1-3]。隨著科學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但是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讓易感人群的糖尿病患病幾率顯著增加,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4]。目前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通常是應用藥物治療,降糖藥物的應用可穩定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在用藥期間需要注意消除糖毒性、保護患者的胰腺功能,比較常見的藥物有二甲雙胍等。本次實驗主要研究鹽酸小檗堿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在甘肅金塔縣中醫醫院進行治療的140例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將其均勻分為2組,每組各有7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43例和27例,年齡在38~71歲,平均年齡為(54.37±0.63)歲;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42例和28例,年齡在39~73歲,平均年齡為(55.21±0.1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發現,差異不明顯(P>0.05)。本次實驗均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患者均經由醫院醫學診斷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體重下降、皮膚瘙癢、多飲多食、視力模糊等臨床癥狀。排除標準:14 d內發生過酮癥酸中毒、嚴重胃腸癥狀、慢性胃輕癱等疾??;合并有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等疾??;15 d內服用過降脂藥物;對本次研究使用的藥物存在過敏反應。
對照組患者使用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具體如下: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青島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0154),起始劑量為每日一次,一次1片,晚餐時服用,日最大劑量不超過4片,治療4周。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鹽酸小檗堿進行治療,具體如下:口服鹽酸小檗堿片(國藥控股星鯊制藥(廈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5021019),一日三次,一次1~3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用3片,在正常值范圍內服用1片,治療4周。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和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并進行比較。治療有效率評判標準:有效: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血糖正常;顯效:患者的生命體征趨于平穩,血糖略有增高;無效:患者的癥狀沒有明顯緩解甚至出現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的計算公式為有效率+顯效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腹瀉、嘔吐等??崭寡钦V担?.9-6.0 mmol/L[5-7]。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值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例(%)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值有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治療前,2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并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值比較明顯(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對比()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對比()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中以2型糖尿病患者占多數。2型糖尿病在不同種族中患病率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家族史,同一家族中有兩個以上發生糖尿病者并不多見。同時還有肥胖、攝食過多、體力勞動強度減低、生活方式改變、年齡增長、子宮內環境及應激、化學毒物等,其可使易感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在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肥胖,特別是中心性肥胖,與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胰島素能夠降低血糖是因為其可以抑制肝臟葡萄糖產生、刺激內臟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促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胰島素抵抗是指機體內的胰島素作用的器官(主要是肝臟、肌肉和脂肪組織)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特性。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相對缺乏使肝臟葡萄糖產生增加和周圍組織對葡萄糖利用減少,使血糖升高,而血糖的升高使胰島β細胞代償性增加胰島素分泌,但仍不能使血糖恢復正常水平,最終導致高血糖,而高血糖又加重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使高血糖持久存在[8-9]。
二甲雙胍是促進肌肉等外周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無氧糖酵解,抑制肝糖原異生及糖原分解,延緩葡萄糖在胃腸道吸收,二甲雙胍的應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肌肉組織胰島素抵抗等情況,從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另外,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比較明顯,且患者用藥期間發生低血糖的幾率比較低,用藥安全性較高,該藥物的降糖作用與患者本身的血糖濃度、年齡、患病程度、體質量等均沒有關聯,主要是通過對胰島素分泌產生刺激,從而對小腸發揮相應的作用,增加空腸對糖的利用率。鹽酸小檗堿別名黃連素,自古以來就有這一藥物,在魏晉時代已經有醫學家使用黃柏與黃連治療消渴癥(糖尿病在中醫中被劃分為“消渴”這一范疇);在20世紀初,德國與日本學者分別從黃柏與黃連當中提取到小檗堿這一有效成分,現商品名為黃連素,具有抑菌、抗心律失常、抗心衰、升高血壓、降血糖、降脂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腸道感染、腦血管疾病后炎癥反應、心血管疾病、非感染性腹瀉等。同時可以通過抑制肝臟糖異生,促進外周組織葡萄糖降解,促進胰島β細胞再生和功能恢復,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并改善胰島素抵抗。
目前對于小檗堿降糖降脂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但是根據既往的研究進行相關總結,可以得出以下理論:小檗堿屬于一種低毒高效的A-葡萄苷酶抑制劑,能充分發揮其降糖作用,如果只考慮到藥物的用藥劑量,該藥物能有效抑制蔗糖酶,相比于阿卡波糖來說,該藥物效果更為顯著,對麥芽糖酶的抑制作用與阿卡波糖療效相差不大。因此,單獨應用小檗堿或聯合使用其他具有不同降糖作用機制的藥物可對2型糖尿病患者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小檗堿對胰島B細胞有修復作用,從而增加干細胞當中葡萄糖消耗量,最終起到糾正脂質紊亂、改善胰島素抵抗等作用,其原因可能與蛋白激酶被激活有關。黃連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C反應蛋白與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能降低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說明將黃連素應用于抑制炎癥因子表達中可獲得更高良好的療效,可防治糖尿病的發生與發展。
綜合上述,鹽酸小檗堿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臨床療效,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