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德
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2022年4月中央又出臺了《推進地市級媒體加快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切實推進媒體的轉型升級,是打造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市州新型主流媒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緊迫課題。近年來,云南普洱日報社全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有效整合媒介的組織、內容、技術、資源、運營和生產要素等,實現了媒體平臺共融互通和全面融合發展,發揮了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主陣地作用,提高了全媒體傳播能力,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州市報社前列,榮獲“全國黨報媒體融合創新單位”等稱號。
普洱日報社確立了“一中心兩確保三增長四改革五提高”發展思路及“機構重組、流程再造、制度重構、隊伍轉型、經營拓展”發展路徑。
(一)發展思路
“一中心”是指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形成宣傳輿論強勢。“兩確保”指的是確保正確輿論導向,確保全媒體信息采編發布和出版發行安全。“三增長”是指通過媒體融合改革實現客戶終端量、信息承載量、經營創收的增長。“四改革”則是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逐步消除編內編外界線,實行崗位管理、雙向選擇、同工同酬、獎懲分明;大力推進內容形式的改革,內容生產上不斷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需求,吸引受眾和粉絲,創新版面頁面及欄目形式,實現定位、體裁、風格等方面的提升;大力推進傳播手段改革,不斷應用新技術拓展傳播渠道,構建“報網端微”立體傳播格局;大力推進管理改革,重構以考核獎懲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和約束機制,實現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五提高”具體是指不斷提高融媒體產品質量和輿論引導水平;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經營能力和效益;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打造優秀團隊;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福利待遇。
(二)發展路徑
機構重組,從單一紙媒的內設機構重組為全媒體運作的內設機構,從生產內容設置內設機構變更為以生產流程設置內設機構。流程再造,按照移動優先原則,對管理、采編發布流程予以規范,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運作。制度重構,圍繞全媒體矩陣和采編流程,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重構與干部職工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考核及評優制度體系。隊伍轉型,記者從單一勞動轉為多工種勞動,編輯從單一報紙產品的編輯發布轉為融媒體產品的編輯發布。經營拓展,從過去“內容供應+版面營銷”的經營模式逐漸轉向全媒體的項目化經營模式、公司化經營模式,既做到新聞信息產品的全媒體發布,又做到經營創收的全媒體運行。
此次改革,破除了制約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壁壘,按照融媒體時代新聞生產和傳播規律,建立了完善的、適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全媒體體制機制。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整合全社資源,重建組織架構,建立評價激勵、薪酬分配、經營創收等制度,激活了內在潛力,激發了創新動力,調動了職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投入資金建成了印務中心、全省第一家“中央廚房”、融媒體直播間等;成立全媒體指揮中心,組建全媒體管理中心、全媒體新聞中心、編輯制作中心、融媒體產品中心、普洱發布中心、項目拓展中心、技術印務發行中心和辦公室等。三是制定機構和崗位的職能職責,根據記者編輯的業務水平、特長、能力進行人員崗位調配,為記者編輯搭建能施展才華、實踐成長的舞臺。四是按照移動優先原則,改造新聞生產環境,規范采編發布流程,制定科學、運轉流暢高效的管理流程。五是結合組建的機構和職能職責設置“廢、改、立”規章制度,探索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新路徑,建立完善以績效考核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出臺了《普洱日報社機構編制方案》等規章制度。通過科學設置機構、制定職能職責、出臺規章制度,建立完善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機制體制,從而推動報社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普洱日報社堅持移動優先,強化互聯網思維,增強全媒體意識,把握全媒體新聞傳播規律,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及一體化發展,結合報社原有的宣傳平臺建成“中央廚房”、融媒體直播間,按照受眾呈現出的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需求,加快建立媒體深度融合矩陣。同時,升級采編系統,再造采編流程,實現新聞生產的“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發布”,實現傳統紙媒與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全面融合和共享融通,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融合傳播體系。通過以上措施,構建了以《普洱日報》、掌上普洱、普洱新聞網、普洱日報微信公眾號、普洱日報微博、普洱日報抖音、普報君抖音、普洱日報視頻號、普洱發布為主體,入駐新華號、人民號、頭條號、大風號、企鵝號5個頭部平臺,代維16個微信公眾號為補充的融媒體傳播體系,在普洱市打造了講好普洱故事、傳遞普洱聲音、最具輿論傳播能力的融媒體矩陣。
普洱日報社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建設了以普洱融媒公眾號、普洱發布等為主要陣地的移動媒體內容聚合發布平臺;探索專業內容生產、職業內容生產、用戶內容生產的內容產出供給機制,推廣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探索精準新聞宣傳模式,深化媒介大數據科技應用,加強傳播效果評估,建立健全融媒體平臺自評、融媒體平臺互評、專家點評、受眾評議等相結合的新聞閱評體系,推動了省市媒介之間、市縣(區)媒介之間的共融互通。
近年來,普洱日報社堅持移動優先,推進差異化傳播,滿足不同層次受眾獲取信息的需求,通過融媒體矩陣的傳播,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強化宣傳效果,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在媒體融合宣傳報道中,精心做好媒體融合傳播,創新內容和表達形式,直播、短視頻、H5、海報等融媒體產品噴涌呈現,聚集了大量粉絲。同時,對重要會議、重大主題、重大突發事件、重大節日等選題統籌策劃,全媒體聯動報道,推出了一批有影響、有深度、有傳播力的融媒體新聞產品,全鏈條、全景式、全方位展示普洱新征程上普洱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一)全媒體報道市委市政府重要會議和各縣(區)黨代會、“兩會”等時政新聞,傳遞黨和政府聲音。如在2021年9月報道普洱市第五次黨代會時,除《普洱日報》和掌上普洱開設“中國共產黨普洱市第五次代表大會”專題、直播外,還以海報、長圖等形式設計一批《普洱即將進入“黨代會時間”》等視覺震撼的融媒體新聞產品,發布圖文+視頻452個,總閱讀量15萬+,直播觀看人數34萬+。
(二)全媒體策劃重點主題報道,強化宣傳效果,提升輿論引導力。圍繞茶產業、咖啡產業、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主題做好融媒體主題策劃報道。如在報道普洱茶產業時,報紙推出《普洱茶產業發展路在何方——普洱市茶產業發展現狀調查與反思》等三組系列主題報道;新媒體以短視頻為主,以直播活動為輔,結合報紙宣傳主題,圍繞受眾需求和傳播效果,推出系列融媒體新聞產品,以視覺化傳播轉發報紙專題報道及評論;開設“茶視界”專欄,下設“茶事新知”“茶道新生”“茶味新鑒”三個子欄目,以視頻、推文、海報、漫畫、H5等形式推出融媒體產品;組織普洱本地與普洱茶進藏的藏區媒體互動采風直播活動、“重走茶馬古道融媒體直播”活動等。同時,全媒體策劃報道普洱咖啡產業,報紙推出系列主題報道7篇并配發評論7篇;新媒體以推文的形式轉發報紙主題系列報道及評論,并強化視覺傳播;開設“普洱·咖啡志”專欄,下設“咖·專題”“咖·百科”“咖·社區”“咖·探館”四個子欄目,通過《普洱日報》月刊、視頻、推文、海報、新H5等形式推出融媒體產品,進行有效傳播。
(三)全媒體報道重大事件、重大活動,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營造團結奮進的輿論氛圍。如在2020年2月20日報道普洱50名醫療隊員出征馳援武漢時,報社融媒體矩陣以“掌上普洱”客戶端為主平臺,微博、微信、抖音等為發力點和突破口,以圖片、文字、短視頻、H5、視頻直播等形式推出融媒產品,一天內點擊量超過268萬次、評論1588條、點贊38266次,宣傳效果成倍放大,輿論傳播力明顯提升。又如在報道2014年4至5月舉辦的西盟木鼓節、瀾滄葫蘆節、江城60年縣慶等活動時,《普洱日報》、普洱日報新聞網、普洱手機報、掌上普洱等全媒體聯動報道,推出融媒體產品進行矩陣式、立體式、滾動式發布傳播。
(四)普洱日報社與其他單位合作進行宣傳報道。報社與市直部門、縣(區)、企業等開辦普洱茶產業等新聞專版,記者深入市直部門、縣(區)、企業采訪,在《普洱日報》刊發新聞專版同時,新媒體與報紙相互聯動,全方位、多角度報道各行各業取得的成就,并代維16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微信公眾號。
2021年,《普洱日報》出報343期、微信發布415期;普洱發布、普洱日報微博、掌上普洱等全媒體平臺發布稿件62069篇,被中央、省級媒體采用的報社外推稿件15199篇;普洱日報抖音、視頻號共發布視頻603條;拍攝制作短視頻、H5等移動端產品366件,直播19場。平臺總播放量、點擊量達3.6億次,抖音單條最高點贊數達39.1萬次;視頻號單條最高轉發量達2315次;掌上普洱單條最高閱讀量達9.3萬次;微信點擊率過萬的推文有2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