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 云智設計傳媒學院,廣東 廣州 510550)
職業教育的辦學目標,就是為地方經濟的生產、建筑、服務、教育等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產業發展升級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產業發展的重點。《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出爐,是區域內高職學校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的重要契機,也為我國各地區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方向,也為高職學校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進行新超越創造了難得的機會。
地區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大量新增工作,不是一般的勞動人口,而是具有高素質的技術人員,而不是一般的勞動者。一方面,高職教育要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通過職業教育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要培養一批系統全面了解科學技術及人文知識、掌握相應知識與專業技能的高層次技術型專門人才,以滿足地方經濟社會快速增長的需要[1]。因此,要加強和加強具備專門技術人才的培養,提高具備專門技術人才的綜合素質,是現階段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對于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容輕視的意義。
當前,各地區的中小企業整體發展水平都很高,但也有一些企業的規模比較小,專業化程度比較低;生產技術、設備落后,企業自身更新和改造的能力較弱;產品技術水平低等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生存與發展,就必須依靠強大的技術支撐。但是,中小企業無法像大型企業一樣,通過設立技術研發機構,為其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以包裝藝術設計專業為例,目前,河南省牧業經貿學校的包裝工程學科已與北京市鴻博昊天技術公司、廣東東莞永發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郵政與通信印刷廠、河南省銀金達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秉信物流公司等合作建立包裝生產實踐基地,與上述公司共建校級包裝印刷教育督導委員會,企業將積極參與學校包裝印刷工程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的制訂,積極探索新課程體系、實踐方法和課程的模式,做到學生培養與社會產業發展需要無縫銜接。將包裝工程學科實踐與實訓課程制度融合實際企業生產過程[2],進一步優化了既有的實訓活動課程內容。貼近包裝工廠生產實踐,積極推動教學理念與實際的整合改革,強調將物流工程技術專業知識教育內容與實際職業要求相對接、實踐實訓的教學內容與實際職業要求相對接、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流程與工廠實際生產流程相對接、技術學歷證書與資格相對接。實踐實訓的教育內容既要開展單項知識的實踐實訓,又要進行與職業相適應的綜合知識實訓。實踐實訓的教育內容源于包裝專業工作實際,在與包裝行業技術人員協調的基礎上,可以隨時修改和重構實踐實訓的教育內容以及專業設計成果。
現代高等院校除了基本進行知識結構授予的過程中,可同時與多家公司形成共同辦學聯系,組建不同的合作辦學實體,形成多方團隊,建立多方合作機制。高職院校教師和企業科研工作者可以雙向兼職、互動,通過師生間的互動,讓學校教學更接近于顧客的實際操作。該地區的工廠將會是一個穩固的實習基地,讓學員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實際的生產實習,并培養新的工藝和技能,以提高學員的專業素質,以滿足地區顧客的實際需要。所以,在學校內部,可以構建“校企合作”的辦公模式。
以包裝設計專業為例,包裝設計工作室的教學是由各個年級的學生組成,這個時候學生已經開始了專業課程的學習。老師利用自己和校方的資源,積極引導學生參加企業實踐活動、課題項目、國內外的設計比賽,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項目思維,引導學生在項目的全過程中進行。
2.2.1 實踐教學真實項目引進
工作室模式的教室可以與公司的項目對接,模仿企業的模式,組織學生與公司的負責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老師對公司進行實地考察、調查、走訪、參觀同行業公司的視覺環境等,進行前期的資源收集,了解公司的意圖;明確設計方案,設計目標,完成創作、設計、表達,最終完成設計方案。一旦公司聘用了該公司,公司將給予其獎學金。
2.2.2 課題項目引進課堂
把老師承擔的課題項目導入課堂,使學校的教學環境充滿了生機。課堂實踐為問題探究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而對問題的探究,則有助于我們克服“功利化”“庸俗化”的認識,使科學研究與教學相結合。例如,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園區的合作項目中,將傳統老字號產品包裝的課題內容融入到課堂中。理論知識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何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技藝、文化自信、環保材料、工藝等。在實踐環節中,我們積極與老字號企業進行溝通,在實際操作中應用理論知識,使之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為畢業生的求職積累和工作積累。
2.2.3 賽教促學課堂
在案例教學部分,老師將會選擇優秀的包裝設計作品來做案例說明,其中大部分的案例來自“世界之星”包裝設計大獎、Pentawards包裝設計獎、紅點包裝設計獎等。各種包裝設計競賽的評選準則都是順應了業界的趨勢,有些競賽還會設立一些特定的商務實踐命題。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術競賽,例如:“全國大學生包裝設計大賽”“山東名牌產品包裝設計大賽”,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主動進行產品創新,為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善融商務杯”山東省老字號商品包裝創意設計比賽的主要部分之一,受到了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鼎力支持。通過利用學校資源優勢組織學生們參與老字號商品包裝創意設計比賽,也能夠充分調動該校學子們苦練技藝的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設計專業技能;又有效開辟了校企合作渠道,可以充分發揮該校學科師資優勢,協助老字號名牌設計公司提高品牌形象,并利用校企合作,培養具有綜合設計能力、能適應市場需求的高層次人才。同時,通過開展這樣的合作活動,還能夠節省公司運營成本和高校的教學成本,這也是一種雙贏合作(圖1)。

圖1 老字號產品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
總之,高職專業與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聯系較為密切,是最富有區域特點的高等院校,也最富有發展生命力,在現代職業教學體系中的角色不容忽略。產教融合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職業教育要不斷提升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驅動力和持久支撐力,實現內涵發展,凸顯鮮明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