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婷
(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包裝設計專業,株洲 412000)
原生態指沒有經過加工,原汁原味的原生狀態。當代中國原生態理念的思想不斷提出,為當今的包裝設計提供了有價值的思想指導。為了實現包裝領域的生態轉型,實現包裝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在原有的生態包裝設計中需要多種生態理念來指導設計的發展方向,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生態倫理觀、生態思維方式、生態審視美等等,都是符合時代需求去指導現代包裝設計的重要思想和依據。“設計理念是設計的靈魂”去關注天然材料的自身屬性并秉承原生態思想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觀能夠更好地去審視當代包裝設計的發展。
在當今人與自然的關系下,原生態包裝設計所呈現出的含蓄稚拙、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與包裝的材料選擇、方式等有著密切相連的關系。自古以來,人類祖先就懂得去利用大千世界中生生不息的各種材料,以便于給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由此,以天然材料為包裝的物品隨處可見,譬如竹、草編織、樹葉、陶土、荷葉等生態且隨處可見的自然物質,這些都為原始的包裝提供了環保而生態的天然物質材料。在我國,有關原生態包裝的記載較早就已經出現,像在四大名著《水滸傳》中就對荷葉的包裝作用進行了描寫,用荷葉來包裝切好的肉餡,既美觀又環保。也有詩中提到“飯包荷葉比花香”“荷葉杯中酒十分”等贊美荷葉自然的包裝作用的詩句等。大自然是無盡的寶藏,它的魅力是無窮的,人與自然完美和諧共生的關系在原生態包裝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這也給現今的包裝設計提供了重要思路。從現代包裝中經常能探尋到原生態材料本身所具備的天然色彩、光澤、紋理,以及質樸的天然美感在現代包裝中的運用。
原生態包裝設計在裝飾形式與選材上,可以參考自然,用自然的形式和顏色來選擇與展示,以及去通過不同的裝飾手段去適當處理自然,因材施教式的實行操作,最終實現藝術美與自然美的統一完美融合,這樣才能更真實地反映自然的狀況和色彩。原生態包裝設計通常會選用中國傳統的道家思想,其推崇的是自然道法,也就是經過“自然而然”來完成人和自然的和諧。自然萬物千姿百態,無奇不有,是人們用之不竭的藝術泉源。因此,設計師在包裝設計中要突出表現自然,達到天人合一,不僅僅是要注重設計,更應該要注重自然本身,以通過注重藝術與自然兩者的完美融合。譬如,竹子這類植物向來是我國文人皆歡喜的,如圖1的設計,設計師從酒水富含竹葉清香這一理念出發,在酒瓶外形上模仿竹子的形狀,三根堆疊,酒瓶的綠色漸變生動了再現竹子的自然生長。盒子正面開窗部分呈現出竹子形狀,與酒瓶形象相呼應。此包裝領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以此來彰顯人文面貌,這種稀奇巧妙的想象不僅讓此包裝沒有喪失當代的視覺感受,而且更注入了一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面貌,以此達成藝術美和自然美兩者的完美融合統一。

圖1 竹節酒包裝
木材包裝指以原木制造,并用于產品包裝,是最古老的包裝容器之一。在古代,原生態的木質包裝可謂是形式豐富,各具特色。食盒、首飾盒上點綴的紋樣、鑲嵌的螺鈿,再用髹漆工藝將其涂抹,不僅保留了古色古香、清心自然的風格特色,而且使用壽命較長。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獨特的木質包裝仍然散發著自身的光彩。古代的這種原生態木質包裝仍然值得我們今天禮盒包裝的借鑒和學習。紅點獎中的這款伏特加(Firewood Vodka)包裝設計(圖2)就采用了一段原木一般的木頭,取代了通常的玻璃瓶子,而瓶口,則在“原木”的一根“枝椏”處,旋下瓶塞,就能開懷暢飲,活靈活現的再現了樹枝的原生狀態。

圖2 伏特加包裝
竹類包裝是利用可再生竹資源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工藝制成,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竹類包裝主要有原竹包裝、竹編制包裝、竹板材包裝等類型。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竹子自身所具備的抗菌性、輕巧性、塑造性、彈性、抗壓性在生態包裝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此外,筍殼(竹筍褪下的外皮)也能夠在包裝材料中得到很好的應用。例如普洱茶的包裝材料就采用了筍殼材料,因為普洱茶不能需要與空氣有一定的接觸,此外用天然原生的筍殼材料作為普洱茶的包裝,不僅為普洱茶營造了良好的微環境,促進后發酵,而且長時間被竹材料的包裹下,在沖泡時還能散發出竹子所特有的自然清香(圖3)。

圖3 普洱茶包裝
陶瓷包裝是陶瓷、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瓷在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早在八千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少量紋飾、器型簡單的陶器來盛水和稻谷等物,這些陶器可以說是原生態包裝形式之一。陶瓷因其低成本、可塑性以及精美的造型,成為現代包裝行業中一種十分常見且重要的包裝材料,并被廣泛運用于酒類包裝。陶瓷包裝良好的阻隔性和遮光性較適用于長期保存的產品?,F今很多白酒至今仍使用陶瓷容器包裝,在和諧的生態之中讓人感受美酒的甘醇。例如圖4的包裝采用了手工制作的陶瓷瓶,且每一個包裝都是獨立存在,獨一無二的,這樣以人為本的靈感來源于女性的獨特魅力和個性之美。這樣不經任何修飾的包裝在被使用完內部的橄欖油后還可以重新利用,也可以裝扮成具有藝術感的裝飾品,插花等。

圖4 橄欖油包裝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是手工藝之一,按原材料劃分,編織工藝可分為竹編、藤編、草編、棕編、柳編、麻編等6大類。在農耕時代,人們會經常使用一些身邊從自然環境中觸手可得的材料,結合材料本身所具備的特性將產品包裝起來。云南有民間諺語:“雞蛋栓著賣,草帽當鍋蓋”,在當地的一些少數民族常常用稻草把雞蛋串成8個、10個等出售,既能夠有很好的固定保護作用,也能夠適量的節省其他的包裝材料。在岡秀行先生編著的《日本傳統包裝文化中的設計原點》一書中也收錄了許多用竹子、稻草、手工等天然材料制作的包裝造型。例如圖5,用草編、麻編所表現的缺、拙、澀的古樸美感不僅僅給我們帶來視覺感官上的享受,與此同時,也能夠引發包裝與人類生存環境可持續關系的思考。

圖5 編織包裝
保護環境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主題之一,物質文明迅速的發展所帶來的生態問題給人們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人們開始回歸自然價值觀念,關注原生態理念。原生態包裝設計理念除了指向“生態包裝”、“適度包裝”,也是一種既實現包裝的基本功能又重視包裝的環境適應性,同時又充分挖掘了傳統文化智慧和生態理念的包裝設計形式,原生態包裝是一種充分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及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新的生活方式和日益盛行的環保理念讓人們逐漸把視線轉到原生態包裝的開發應用上,以原生態包裝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溫情。原生態理念植入在包裝設計中有利于減輕人對自然資源的無節制的掠奪,從人與自然角度來說,有利于減輕大自然的壓力,減輕過度包裝物質對自然的侵害,還人們一個和諧的生態環境,還大自然一個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從人與自身角度來說,有利于人們樹立起自身的責任意識,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社會環境。
從前慢,書信很慢,車馬很遠,包裝也用的慢。我們常說:“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可見生態文明在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在快節奏的商品經濟時代,合成材料大行其道是當下的一種必然趨勢,然而回過頭來看,原生態包裝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傳統文化特色,這種真誠、質樸的原生態理念應植根于當代包裝設計中去。在現代包裝設計中,以“順應自然、回歸自然”為基礎,去在包裝上體現原生態設計理念,積極地尋求天人合一的適當方式與理想狀態,將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交錯在一起的綜合藝術形式。將原生態理念融入進包裝設計中,不僅使其具有更長久的生命力,也是為了保護我們大自然環境、保護我們自己,因此,設計師也應跟隨著社會大力倡導的“生態綠色”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