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華
(湖北大學,武漢 202205)
隨著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急速發展,產品包裝的設計也出現了種類繁多的樣式。近年來全球變暖事件讓人們意識到生態環境和氣候正在持續惡化,人們賴以生存環境的重要意義隨即體現了出來,因此在產品包裝上也慢慢催生了“生態包裝設計”這一理念。“生態包裝設計”是一種旨在聯系生態美學和環保技術的未來包裝設計的發展方向。
首先把生態美學的定義解釋清楚。生態美學是生態學跟美學這兩類學科合并成的一類新型學科。生態學本來是專門探討生物跟其生存環境的科目。而美學則是研究人類審美觀念的科目。這兩種科目在研究人跟自然時有相融的地方,經此才產生了生態美學這門科目。它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們更好的去保護環境,激發人們的綠色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好大自然的各類資源,從而做到可持續發展。
在如此一個協調的環境之中,人們應該充分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能源資源。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豐富寶貴的生態美學理論。例如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張載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這些理論都豐富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美學思想。在這些樸素生態美學理念的指導下,當時的人們就創造了大量以自然生態美學為靈感的生態包裝(又稱綠色包裝),如端午粽子、荷葉包飯等,這些自然包裝手法到現在仍在使用,它們對現代包裝設計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圖1、圖2)。

圖1 粽子的生態包裝

圖2 荷葉包飯的生態包裝
生態美學所倡導的審美觀念是以其審美主體的需要為基礎的,它是非常注重人們的審美觀念需求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著手去探索生態美學的核心因素,尤其是審美價值觀念這一塊的因素,進而更好把它融入所設計的產品包裝之中。
目前,我國的包裝設計存在較多難題,其中最嚴重的一個就是過度包裝。從長遠來看,過度包裝的危害是極大的,因為它造成了資源上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的污染。這點必須引起人們重視。像有些商品包裝的設計過于繁文縟節化了,值得設計師們再重新思考設計。例如:土特產的包裝(麻糖、盤龍菜等),零食的包裝等。有些超市里麻糖包裝盒的體積是內裝麻糖的三十倍還多出不少,這使得資源大大浪費,這本是能夠避免的。早在2011年,中國就發布了《限制過度包裝貨物的要求》,其中有詳細的定義。僅從體積的角度來看,食品銷售包裝的層數不得超過3層,包裝的空隙率不得超過60%。但很明顯一些包裝的空隙率是嚴重超標了。
目前市場上的商品包裝大多缺乏人情味,對設計產品的商業用途重視不夠。如今,我國許多企業家并不夠重視產品的包裝設計。大多數種類產品的包裝設計都做得非常粗糙簡單。為了滿足企業老板的銷售需求,一些設計師甚至設計了一些奢靡浮華的產品包裝作為噱頭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一個漂亮的包裝設計作品應該在其概念上,設計元素與產品的內容和功能應做到相融,從而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目前,我國的包裝設計背離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潮流,不完全符合生態美學的設計原則,這是亟需改進的。
把自然、純樸的“和諧”致力于生態美學的創造中,將會使包裝外觀、建造工藝、質料上都能達到回歸大自然的境界。將實用功效和審美功效完美相融于產品之中。圖3中的這款端午茶包裝設計充分突出了端午節日氣氛,設計中增加了節日味十足的端午粽子的造型,充滿了生動性和趣味性,增添了節日歡聚的氣氛。

圖3 端午節限定茶包包裝設計
把握好“利用厚生”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這對目前社會層面鼓勵的低碳發展、綠色發展有著重大價值意義。因為傳統包裝設計只是做了一下簡單的外殼設計,并沒充分考慮到其材料等各方面內容。而現代生態包裝設計,則是要讓人們去追求以人為本、和自然客觀相協調的交互體驗。例如日本的這類包裝設計,它保留了大量民間傳統,注重自然材料的運用,注重理念與整體,集藝術性、實用性與美學一體獨具地方民族特色(如圖4)。

圖4 日本生態美學包裝設計
把生態美學融入包裝設計中要求當代設計師應不斷思考如何轉變其固有傳統設計思維理念。一定要打破常規式的包裝設計,多去大自然中感悟,并學習歷史中的一些古人有關生態美學的理論,在網上搜索不同國家之間對綠色包裝設計的各種探索方案。在這里,尤其是要多去學習一些生態學上的知識,汲取里面有關生態綠色設計的營養,這樣才能為做好生態美學包裝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與路徑。只有徹底轉變原有包裝設計的一些固有理念,才可能把生態美學的理論與方法更好融入到包裝設計中,從而得到現實應用與 發展。
包裝設計師在設計時需要注重對自然元素的巧妙應用,把握好色彩、字體、圖像等視覺上方方面面的因素去傳達自然美的信息。例如日本著名設計師深澤直人所設計的創意果汁飲料包裝就采用香蕉、草莓、椰子這三類水果的表面紋理(如圖5所示)。這個設計很生動,非常巧妙地通過水果本身的形狀來設計出產品的包裝,既有設計師對基于自然生態視角下包裝設計獨到的理解和創新性,也不缺在包裝色彩方面的填充運用。這樣一來會自然而然激發起消費者會對此類產品的興趣。可見,有效、充分地利用自然元素,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生態美,促進產品的熱銷。此外,設計師還可以通過仿生包裝形式激發人們的生態審美情感。設計師還應考慮到將生態視覺元素融入包裝產品中,產生所謂的視覺沖擊力,讓消費者過目不忘。

圖5 深澤直人設計的創意果汁料包裝
要充分在產品的包裝設計中體現到生態美,設計師還務必需要思考采用一些綠色環保的原材料來設計包裝,這樣才能做到可持續性發展,即使使用完后還能夠回收加以再利用。現在用的較多的材料有竹子、玻璃、金屬等等。這些材料相對于普通塑料材料的包裝來說對人類健康及生存的環境是沒有污染的。它既能夠很好的節省經濟成本,又能避免環境污染危害,可以說是做到包裝設計的最優解。此外,生態美學所提倡的環保理念還體現在其結構的簡約方面,簡約的包裝設計推崇最簡單的包裝結構,最節省的包裝材料等。此外,簡單的包裝設計提倡最簡單的包裝結構和最經濟的包裝材料。研究發現,生態美學所倡導的人、自然和社會的和諧關系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生態美學的概念應該廣泛應用于設計的各個方面,不僅是包裝設計,還包括產品設計、服裝設計、景觀設計等等。一方面,人們可以在購買商品的同時享受生態美。另一方面,他們可以感受到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密切關系。它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近幾年隨著包裝設計行業的迅猛發展,一些行業的包裝并沒有通過嚴格的認證,導致了許多問題的出現。例如快遞行業的過度包裝帶來了大量的資源浪費,還大幅增加了垃圾處理的工作量以及嚴重的環境污染。由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完善高效的生態包裝產品的認證制度,從而推動包裝的綠色環保應用,避免產生更多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應積極引導企業采購使用經過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逐步提升綠色包裝比例和應用規模,還要把相關的配套措施方案也整理出來。也只有建立健全好生態包裝的產品認證制度,才能更好培養樹立起消費者們的環保意識,做到真正的節能低碳。
從生態美學的角度對包裝設計進行研究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但它能夠給包裝設計領域帶來重大革新進步。尤其是在當前全球變暖,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的一個大趨勢之下,我們更應該注重把生態美學的觀念融入進包裝設計之中。生態美學的觀念不僅能夠增強人們的設計創新能力,還能讓人們的審美情趣也得到相應提高。在這個理念的引導下,人們才會更加關注從精神層面上展示包裝設計的生態美學內涵。設計師也應該不斷開闊自身視野,從大自然中去汲取設計營養元素,從國外網站搜索大量的綠色包裝設計案例,進而做到更符合生態審美觀念下的綠色環保包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