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艷,王娟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 廣州 510090)
包裝承載了一個物體的外在形象,應該具有準確傳遞信息、良好的使用體驗、無障礙情感交流的特點[1];無障礙包裝則是通過包裝設計滿足弱勢群體在購買、消費、儲藏、回收過程中的需求,從而使有障礙人士享有安全、便捷、舒適等方面的權益保障[2]。但如今國內商品卻很少能真正去執行并實施無障礙包裝,帶有盲文的日用品包裝也多為國外品牌。無障礙包裝并沒有隨著包裝行業的發展而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反映出在社會道德和文化關懷方面的缺失。
無障礙包裝設計是為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適應環境以及資源要求而進行的包裝設計方法論研究[2]。它從設計與藝術的視角出發,利用生態設計和系統設計的方法對包裝設計方法論進行探究,提高包裝的適應性與可及性,達到使用者利益與自然生態利益之間的平衡點。“歐盟”是第一個通過法律規定在包裝上要使用盲文的地區。歐洲一些日用品通過使用環保的包裝材料、更人性化的包裝等展現出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建立起品牌忠誠度,產品的功能、包裝形式多樣化,設計美觀,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目前,人們對無障礙設計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較多的局限性,導致目前無障礙設計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上,在無障礙包裝領域的應用較少[3]。現有市場上的無障礙包裝設計主要是通過添加可觸摸的盲文幫盲人識別物品,缺少更加多樣化的無障礙包裝設計。
筆者認為無障礙包裝設計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與界定范圍,因此其設計方法并不夠系統和完善,需要從包裝結構、材料、功能的合理性分析,利用有障礙人士在其他感官上的優勢,展開相應的研究工作。基于此,考慮到弱勢群體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需求,從多感官體驗設計的角度分析并完善現有無障礙包裝的設計原則和提出優化設計路徑。
安全性原則是通過包裝的結構和形態去體現,并強調包裝設計如何通過內在的設計構思去展現結構的合理性和外在之美[4]。在包裝設計中,要做到選擇安全的材料、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在存儲、回收過程中方便、舒適,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有障礙人士和他們在使用產品時的安全。
日用品包裝通過外觀造型、材質肌理、圖形文字、品牌標志等設計,清晰地將產品本身的成分、功效、用途等信息傳遞給使用者。無障礙包裝的目的是通過視覺、外觀的表達,讓有障礙人士能清晰、準確、快速方便地接受并正確識別設計師或企業想要傳遞的 信息。
易讀、易懂是衡量食品包裝設計成功與否的依據之一,也是實現識別無障礙的基礎[5]。因此,在產品包裝有限的范圍內,可以從文字、圖形、符號等方面為殘障人士設計易“讀”性包裝設計。
通感補償原則指的是通過人體的多個感官進行聯結互動,去刺激使用者的其他感官機能,體驗兩感或多感連通的“通感”,去彌補殘礙者在某方面機能的缺,從而實現共通感覺的一種補償性官能設計。障礙人士往往由于某些部位的感官功能缺失,導致他們的感知障礙。通過無障礙設計聯結使用者的其他正常感官,可使有障礙人士能夠無障礙地與商品包裝進行交流和溝通,獲取商品想要傳達的信息(圖1)。

圖1 日用品無障礙包裝設計原則
“多感官”是以信息傳播為對象,獲得最佳的傳播和交互體驗效果[6]。“多感官”設計從人的五感入手,采用多層次的、非單一的視覺感官刺激去激發使用者的感官體驗,將不同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聯合,形成整體的知覺[7]。因此,對于日用品無障礙包裝的多感官設計路徑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元素等方面實現升級優化。
無障礙包裝上的視覺元素設計主要是文字、圖案、色彩等的設計。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簡潔、完整的圖形,如矩形、圓和直線更加符合人類的視覺感知要求,也更容易識別和記憶。
1)文字符號是向公眾傳播產品信息內容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其大小、間距,圖形、色彩以及文字與圖案之間的排列組合方式是需要進行設計的重點。
2)包裝表面上的內部細節不要太多,文字和圖形的大小適宜,否則無法有效識別。
聽覺刺激經常與其他感官感受產生互動,同時也會產生情緒共鳴。
1)直接發聲提示的包裝,主要依靠智能語音,可以通過智能平臺底座或附于產品包裝的語音芯片等來進行產品的使用方法說明,使用者可以按語音提示進行操作,得到反饋后互動等一系列動作完成使用 行為。
2)根據人們對特定包裝的聽覺記憶,通過語音暗示或聲音感受,延續之前包裝材料特殊質地的特定聲音,從而判斷包裝的內容物[7]。
對于有障礙人士來說,觸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補償視覺感知方面的缺失,是用來感知包裝上文字和圖形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5]。
1)實體觸摸是用真實的觸摸代替眼睛去“看見”世界,辨別出所觸摸物體的形狀、尺寸與紋理等特征,挖掘出事物最真實的本質,并對其進行分類和辨別性的記憶儲存。
2)共感觸覺通過對接觸物所使用的材質、肌理、紋路、質感等元素進行設計,強調人的感官享受和觸覺體驗,并從這種單純的感官體驗上升到精神層面,產生心理共鳴。
嗅覺包裝設計可以通過直接和間接嗅覺來實現信息的傳達。
1)直接嗅覺一般是指有障礙人士通過敏銳的嗅覺來辨別事物,發揮嗅覺感知事物的能力。主要技術有摩擦生香技術和香料油墨法及香料粘稠劑融于包裝等。
2)間接嗅覺是通過與其它感覺產生的感官聯想來傳遞信息,主要體現在視覺上的顏色和圖形。不同的氣味則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從而吸引殘障人士的注意,幫助他們快速找到目標產品,辨別出所需產品的位置,完成購買和使用。
“多感官設計”融合兩種或多種上述的觸覺、視覺、聽覺、嗅覺中的設計元素進行跨感觀體驗的整合設計,未來將會有更多運用通感補償原則、多感官設計進行人性化、無障礙的包裝設計出現,為有障礙人士的無障礙生活帶來光明。
對于生活中的諸多不便,有障礙人士有更多的訴求,他們需要社會更多地關懷。無障礙包裝通過有溫度的設計載體,將無聲的關懷傳遞給有障礙人士,并激發和感動更多的人去傳遞、接力。這種包裝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是包裝作用于人、服務于人、并且受化于人后所展現出的人文關懷,是當代包裝設計和社會文明發展的產物,也體現著人類精神文明的歸旨所在,是時代前行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