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針對溺水的防護設備如救生衣、救生圈等的體積大,攜帶很不方便,穿戴也不美觀。人們外出游玩時,也不會隨身穿著救生衣或戴著救生圈。鑒于此,有必要發明一種便攜式防溺水救生裝置。
我設計的救生脖套就是一種在游泳發生意外時,可輔助溺水者快速自救的裝置。它主要由可膨脹的脖套、導氣管和氣瓶構成。
將兩個把手狀的液態二氧化碳氣瓶的閥門與軟硅膠氣體導管連接,導管開口端包裹在彈性帆布材質的脖套中。一旦遇到溺水危險,用力拉動氣瓶觸發閥門,氣瓶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導管快速為脖套充氣,脖套膨脹變大產生浮力,溺水者就能有效開展自救,爭取更多的求救時間。
救生脖套的氣瓶小巧輕便,便于更換。氣體導管可用作救生安全繩,能調節脖套的大小,適用于不同的人群。在正常游泳時,可調節好救生脖套的尺寸套在脖頸上,由于其體積小,所以不會影響人們正常游泳。當發生意外時,拉動氣瓶觸發閥門為脖套快速充氣,導管則自動收回并隱藏在脖套內部,減少對自救行為的阻礙,提高溺水者的生還機會。
救生脖套借鑒了護頸儀的設計,貼合人體結構,使用舒適。游泳時佩戴還能保護頸部,防止脖子扭傷。其具有鮮艷的顏色,識別度較高,一旦發生意外,可快速引起他人注意,前來救助。
專家點評
張梓碩同學的救生脖套是一件富有想象力的發明作品。這個作品體現了作者具有批判性思維、質疑精神和創新意識。針對市場上防溺水的救生衣、救生圈等器具,能找出它們共同的缺點,并進行技術上的設計,欲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批判、質疑精神,就是充分肯定事物優點的同時找出其不足,使其發展得更完美的品質。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技術應用能力。一方面能超出一般人的認知方式,從小、巧方面考慮,大膽想象,設計了這個富有童趣的救生脖套。另一方面,這個作品看上去比較簡單,但要達到一定的設計效果,并不容易,必須具備相關的技術應用能力。
值得提出來的是:這個創意設計的思路源自何方?在網上可查到已有一種兒童脖套游泳圈產品。如果是受到了它的啟示,應如實表明;如果不是,那就是查新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