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銀銀
“首先出現在屏幕上的,是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通用飛機——塞斯納172型飛機,……這時,在跑道上滑跑的是世界聞名的extra 300型飛機……”2022年7月19日,在第十三屆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貴州省貴定中學分會場,高三學生周科良在“解說口才”項目中,對著不斷變換的視頻畫面侃侃而談。
這是周科良第二次參加該項目。與2019年初次參賽相比,這次的他更加從容,自信。專業的解說術語、標準的普通話征服了評委,他獲得了該項目的全國冠軍,并榮獲“中國航協航空文化傳播使者”的稱號。
從第一次坐飛機與藍天白云“相擁”開始,周科良就對飛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更是立志要當一名飛行員。為此,他一直默默地準備著:參加各類航空賽事,閱讀“晦澀難懂”的理論書籍,自學飛行英語、編程,……周科良的身影也不斷出現在各類賽事的領獎臺上。
1分30秒,來之不易
2017年12月24日,是周科良第一次到上海參加全國無人機比賽的日子。在現場,北京隊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場時,他們全隊統一穿著類似飛行員的服裝,每個人都提著一臺全新的官方指定的比賽用無人機,這讓我很羨慕。”
周科良的羨慕是有原因的:貴定縣地處云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中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各種學習渠道和機會也較少。對于無人機飛行類賽事來說,主要差距體現在數量及訓練場地上:彼時,貴定中學僅有5架無人機,指導老師皮云波本打算留一架用于比賽,可學生訓練時頻繁“炸機”,不得不將5架無人機全部用于訓練;飛行訓練的場地是學校的一間普通教室,與實際比賽場地有較大差異。
在比賽前一天,周科良與隊員們進入場館練習,他發現與平時訓練相比,無人機的飛行高度、穩定性等都存在差異,于是其他人都退場后,他與隊員們就留在場館磨合、探索、調試,直到能與平時的訓練水平相當才離開。到達比賽現場時,周科良發現學校的無人機已經殘破,雖然用熱熔膠進行了修補,但還是會影響飛行操作,幸好在最后時刻,皮老師借到了組委會的新無人機。在比賽中,周科良調整心態,穩定發揮,一舉奪魁。
團體賽要求參賽者既要組裝無人機又要穿越障礙競速飛行。這對于周科良和他的同伴來說,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平時訓練時,他們就是這樣一遍遍地將無人機拆解后重裝,再訓練。最終,他們的成績也比剛到上海試訓時的成績有了1分30秒左右的提升。
從最初得知比賽的消息到參加正式比賽,不過短短兩個月。備賽期間,周科良不是利用晚自習下課后的碎片時間練習,就是在假期一整天待在教室訓練。盡管訓練條件有限,但他的執著和良好心態,讓他在比賽中發揮了應有的水平。
當飛行員的夢想,也在2017年參加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后,在周科良的心中生根發芽。
3本書籍,堅定夢想
了解到一位師兄學的是飛行專業后,周科良便常常向師兄請教,請師兄推薦與飛行相關的專業書籍。“我知道考飛行員很難,但這是我學習的動力。”
2020年中考過后,周科良的媽媽本以為兒子會像大多數學生一樣,趁著假期沒有作業就“報復性”地玩樂,但周科良并沒有,而是請求她買三本書——《飛行員航空理論教程》第三版(上、中、下)。“我很驚訝,就問他看得懂嗎?”帶著疑問,媽媽還是將這三本書買了回來。
本以為周科良拿到厚厚的三本書后只會隨便翻翻,然而讓媽媽驚訝的是,整個暑假,周科良走到哪里,就將這三本書帶到哪里。上了高中之后,這三本書又在他的書包里“落地生根”,一有空,他就會翻上幾頁。有的老師對此不解:“高考又不考這些內容,你看這些做什么?”周科良不為所動,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的愛好,是對未來的鋪墊,所以,他樂在其中。至今,這三本厚厚的書不知道被他翻閱了多少遍,紙張早已變得皺巴巴的。
除了飛行理論,周科良還自學了飛行英語,目前已掌握近6000個飛行專業單詞,觀看的與飛行相關的視頻也有千余個。從這些視頻中,他學到了各種復雜的飛行規定,了解了動力、設備、操作、氣象等眾多與飛行相關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增強了學科學習的動力,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擴展了課本知識的邊界。
1處“硬傷”,迎難而上
2019年暑假,周科良第一次參加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解說口才”項目,獲得三等獎的他對自己的表現并不滿意。
那次比賽抽到的解說題是一段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飛機的飛行視頻。面對臺下的評委,站在賽場上的周科良有些緊張,只是一味地描述畫面中飛機的飛行姿勢,“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他自嘲道,“最讓我尷尬的是,解說結束后,評委就指出,我連視頻中的飛機型號都講錯了。”
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報名參加2022年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解說口才”項目后,一收到要解說的視頻,周科良就開始準備:先擬出解說詞的雛形,再融入視頻中的所有元素,增加專業的航空術語進行修飾,最后一遍一遍地跟著視頻演講、挑錯誤、斟酌用詞等。
經過三年的積累與沉淀,周科良的知識儲備有了質的飛躍,無論是對視頻的整體解讀還是對飛行理論的延伸拓展,他都能信手拈來。精準獨到的解說詞、落落大方的解說儀態贏得了評委的青睞。
在指導老師皮云波的眼中,周科良是一個有耐心、有恒心、精益求精、方向明確、目標堅定的學生:“錄制線上參賽視頻時,我們都覺得很好了,他堅持要再來一次。從初中一直到現在,他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這是很難得的。”
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有過現實條件的限制,有過不理解,有過困惑,但周科良從未止步。“他在網上買了一枚飛行員的胸針,每天將它與團徽一起戴在胸前。”周科良的媽媽告訴記者,“他是真的熱愛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