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末西藏方志編撰背景與文獻考證*

2023-01-10 16:42:38馬天祥
中國出版 2022年1期

□文│馬天祥

從文獻生成的歷史時期來看,清代西藏方志一般可以劃分為清初、清中和清末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方志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究其本質而言,清代西藏方志編撰多備“資政”之用,因此這一明確的編撰目的對方志文獻的生成、體例和價值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清末英俄列強窺伺,皆妄圖侵占我國西藏等地區,而清廷既無整飭之心,亦乏振作之力,因此該時期西藏方志多為有識之士借方志之體以達時務之用,可謂“寓時務于地志,系熱忱于邊疆”,兼具抵抗侵略與振興西藏兩大主題。[1]諸如《西藏圖考》《西藏小識》《衛藏攬要》《邊藏芻言》《籌藏芻言》《西藏通覽》等一大批方志陸續編訂刊行,以全新的氣象為祖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和振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特殊的時代背景

縱觀我國清代西藏地區的歷史,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重要的戰略地位不言自明。清初受到來自國內準噶爾部的襲擾,清中葉遭到來自國外廓爾喀的入侵。需要申明的是,準噶爾部屬漠西蒙古中的一支,平定準噶爾部戰爭是清朝中央政府平定地方叛亂的戰爭,屬獨立主權國家內部事務。而驅逐廓爾喀入侵戰爭,則是一個獨立主權的強大國家對邊境鄰國入境劫掠無理行徑的有力回擊。從清初至清中期,中央政府依托強有力的軍事力量,維護著我國西南邊疆的安寧。因此,清初至清中期的西藏方志皆以“安邊撫遠”為宗旨,而這種情形至清末之時卻發生了質的改變。

1.國際時局的變化

清末之時我國西藏地區遭到英俄兩大強國的覬覦與橫蠻侵略,因此清末西藏方志的編撰便將“切時弊”和“務實用”作為首要目的,尤其是清末邊疆危機日益深重之時,愛國志士借方志之體以達時務之用的“時務策”類方志更是應運而生,自成一派。士人們在方志中傾注心血于痛陳列強侵略、深入剖析時局,建言守邊之法、昌言強兵之策,以期有補于世。

在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中,學界通常將視線集注于英俄兩國,而近年來一些海外文獻的解密與出版亦將英俄之外的“第三方”勢力逐漸帶入人們的視野。[2]所謂“第三方”勢力,就是近代剛剛實現崛起并急于侵略擴張的日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為有效遏制俄國,與英國結為“英日同盟”。日本據此為英國侵略乃至分裂我國西藏張本,并意圖染指我國西藏,暗中組織人員開展情報收集乃至秘密潛入進行實地調查勘測等活動。[3]這些外部時局的變化,促使傳統方志編撰工作的內部諸多因素也隨之產生改變。

2.編撰人員的變化

我國編修方志的傳統歷史悠久,編撰人員身份亦相對固定。編修方志專門機構的設置,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4]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開設“九域志局”以編修全國總志。明清時期,國家設有“一統志館”以專門負責“一統志”的編修工作。清代各省乃至各州府皆有官府開設的史志修撰機構,從根本上實現了國家有總志、行省有通志、地方有州府志。編修機構均系朝廷開設,編修人員亦為在籍官吏。我國清代西藏地區方志編修基礎雖然相對薄弱,但官修的性質卻并未改變。

康熙年間的《藏程紀略》為曾進藏的陜西涇陽知縣焦應旂編撰,《藏紀概》為曾隨軍進藏的江西武舉李鳳彩編撰。乾隆年間的《西藏志考》為曾隨果親王進藏的隨從人員編撰,[5]《西藏志》為奉命駐藏的四川知縣徐天球編撰;[6]《衛藏圖識》作者馬揭、盛繩祖具體身份雖不可考,但據現有史料可以推知此二人當系奉命進藏官吏;[7]清代西藏方志集大成之作《衛藏通志》,亦為和琳、松筠、和寧等多位駐藏大臣奉命編撰。[8]嘉慶年間的《西招圖略》《西藏圖說》皆為駐藏大臣松筠編撰。道光年間的《康輶紀行》為貶官四川奉命進藏的姚瑩編撰,等等。結合對清初至清中期西藏方志編撰人員的系統考察可知:該時期西藏方志的編撰多備“資政”之用,由于西藏地區路途殊為遙遠,為中原士人所不及,故編撰人員近乎皆為實地進藏奉職之官吏。質而論之,方志官修的傳統沒有改變。

清末之時列強寇邊,清廷積重難返,且此時駐藏大臣多為慵惰之輩,反觀諸多有識之士皆心系國家安危,奮筆疾書守土興邦之策。加之我國近代新聞報業蓬勃發展,特別是1901年清廷頒布《變法上諭》后,報業的興盛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的傳播與共享,使心系祖國邊疆的愛國志士能夠及時了解時事、積極建言獻策,這對西藏方志的編撰產生了深刻影響。最為突出的表現為:編撰行為不再以官修為主,編撰人員中亦注入了新生力量。如《西藏圖考》編撰者黃沛翹為“從戎官蜀”的在籍官員,[9]《西藏小識》編撰者單毓年為就讀于上海格致中學之學生,[10]《衛藏攬要》編撰者邵欽權為就讀于北京籌邊學校之學生,[11]《邊藏芻言》編撰者劉贊廷為駐藏大臣趙爾豐之隨員,《籌藏芻言》編撰者蔡匯東為留日學生。

3.編撰任務的變化

在編撰人員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時,方志編撰內容方面也增加了新任務,即針對相關外文文獻進行譯編。近代列強本著窺探乃至侵占我國領土的目的,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察和資料收集等工作。清末愛國志士出于彌補我國自身方志編撰不足和鞏固祖國邊防的考慮,在收集整理我國傳統史志及匯編近代新聞報紙時務評論之外,更對國外人員編撰關涉我國的地圖、方志等文獻進行譯編。如清末外交使節胡惟德、世增翻譯法國人竇脫勒依(Dutreuil de Rhins)、格勒納爾(Fernand Grenard)繪制的《西藏全圖》;[12]清末四川西藏研究會深得在日留學生助力,翻譯日本陸軍步兵大尉山縣初男編撰的《西藏通覽》等。[13]值此民族危亡之際,底層官吏、青年學生、外交使節乃至研究機構都加入到了方志編撰之中。這種方志編撰人員身份及編撰任務的變化,從文獻學的角度加以審視,可以歸結為方志材料來源的日趨多元乃至復雜。

二、復雜的文獻來源

清末西藏方志的文獻來源與清初、清中期存在較大差異。清初和清中期西藏方志的文獻來源多為傳統史志文獻及中央政府派駐西藏官員的相關著述,而清末西藏方志的文獻來源則相對駁雜。

1.傳統史志文獻

以黃沛翹之《西藏圖考》為例,是作成書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凡八卷,分述我國西藏地區沿邊地圖、險關要隘、道里程站、名勝古剎、史事考證、藝文類編等。黃氏著述充分借鑒前人史志成果,《西藏圖考》卷一《例言》有載:

引據出自:《皇朝一統志》《寰宇記》《四夷考》《新舊唐書·吐蕃傳》《明史·西域·烏斯藏傳》及《四川通志》內《西域志》、果親王《西藏志》、松筠《西招圖略》、酈道元《水經注》、齊召南《水道提綱》、顧炎武《方輿紀要》、七十一《西域聞見錄》、盛繩祖《衛藏圖識》、杜昌丁《藏行紀程》、余慶遠《維西見聞記》、魏源《圣武記》《海國圖志》等。[14]

可以說,黃氏“匯群書而互證,集眾說以從同得”[15]之論當為《西藏圖考》編撰的真實寫照。黃氏《西藏圖考》大抵遵循我國傳統方志范式,嚴格秉承以史為源、圖志并重的編撰思路。雖然其中如《續審隘篇》等不乏真知灼見,但在清末列強爭奪正酣之際,傳統方志囿于既定體例,已然無法滿足當下的時務之需,一種體例上更趨近于“時務策”的方志便登上歷史舞臺。

2.近代新聞報刊

《西藏小識》便是“時務策”類方志的典型代表,成書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單毓年所編,凡四卷,計二十篇。是作借方志之體以達時務之用,已然跳出傳統方志范式的窠臼,并未按部就班地分述山川、津梁、道理、城邑、民俗等內容,而是各篇互為獨立、自成一體,分別就清末我國西藏地區在抵抗侵略與振興西藏兩大宏觀問題進行彼此互為獨立的敘述和闡發。通過對該書四卷二十篇文章內容的詳細梳理,遵循嚴謹的文獻學考證方法,發現該書諸篇并非成于一時一人之手,實為單毓年匯編眾家之言而成。[16]單毓年所采用的材料,已與黃沛翹編撰《西藏圖考》有較大不同,后者的文獻來源仍以傳統史志材料為主,而單毓年在匯編《西藏小識》時,從我國清末蓬勃發展的新聞報業中汲取了大量的營養并獲得了便利。根據文獻梳理與考證,《西藏小識》主要篇目均采自于當時各大報紙專欄評論。

《西藏小識》卷一所錄之《論西藏之危》刊載于《外交報》1903年第3期;《譯述英國與西藏交涉之歷史》連載于《江蘇(東京)》1903年第7期和1904年第9、第10期;《西藏小識》卷二所錄之 《論英國經營西藏之政略》分別刊載于1904年5月26日的《中外日報》和《東方雜志》1904年第6期;《譯論俄人窺藏》原系日本東京1903年8月28日《時事新聞》刊載之日文評論,經翻譯后刊載于《外交報》1903年第26期,等等。[17]這些都足以說明清末西藏方志的編撰與我國近代蓬勃發展的新聞報業存在著緊密聯系。

此外,通過對《西藏小識》卷一開篇所錄之《西藏險要考》文獻采編源流的梳理,也許更有助于我們去理解這種緊密聯系。《西藏險要考》當作《西藏要險考》,最早名為《西藏要隘考》,實為黃沛翹編撰并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刊行《西藏圖考》卷二《續審隘篇》之節選。翻檢此后《西藏圖考》五種版本,唯有《續審隘篇》之篇名而未見其他題名。此后,清末輿地學人王錫祺匯編并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刊行之《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始將此篇節選收錄于《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三帙第一冊中,并命名為《西藏要隘考》,故此節選方有獨立之題名。清光緒二十六年(1901年),清政府頒布《變法上諭》,開始推行新政,一時之間議政之風大興,新聞報紙時務評論頗多針砭之語。因《西藏要隘考》一文詳述我國西藏山川地理、險關要隘,進而直陳邊防大計與守戰要訣,故為《選報》1902年第1期所刊載,題名為“西藏要險考”。隨后又為《時務匯報》1902年第11期所刊載,題名亦為“西藏要險考”。因此,從文章題名及《西藏小識》的編撰方式來看,《西藏小識》這篇《西藏險要考》當系單毓年直接采自新聞報紙而非傳統方志。

依托于新興新聞報紙進行的文獻采編,無論在材料的豐富程度上,還是在熱點的追蹤速度上都要遠遠超越對傳統方志的翻檢,因此清末之時這種新聞出版與方志編撰的互動成為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并且,這種互動還產生了更為深刻的影響,即在編撰體例上已然拋棄傳統方志按部就班分門別類的羅列,進而更多地采用近似于時務評論匯編的體例。相較傳統方志而言,這種體例具備更高的時效性和實用性。

3.外文文獻譯編

在邊疆危機日益深重的大背景下,新聞出版與方志編撰的互動,在客觀上提升了傳統方志的時效性和實用性。但這種互動在某種程度上也使傳統方志日漸背離了“志”的傳統。誠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于這種“背離”我們應當抱以理解。但方志的主要功用仍在于分門別類詳載一方山川地理、道路程站、古跡名勝、民風民俗、藝文類編等。然而,歷史上我國西藏地區方志編修基礎較為薄弱,可資參考者極為有限,因此清初至清中期奉命進藏官吏始終沒有停止過編修方志的努力。清中期成書的《衛藏通志》填補了我國清代西藏地區“通志”的空白,但至清末之時“通志”亟待增編乃至重修的問題再次凸顯,而此時清廷已然疲于應付各方危機,組織大量人力開館編修乃至實地勘測皆無可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國列強皆組織并派遣各類人員潛入我國進行實地考察和情報搜集等工作。于是,一批關涉我國西藏地區“制作精良”的地圖、方志等各類材料相繼在各列強國內刊行。前文曾簡要談及清末西藏方志編撰工作中增加了外文文獻譯編工作,但當時的譯編人員為補我國西藏地區圖志之缺,可謂歷盡波折,個中艱辛遠非“譯編”二字所能概括。

在我國編修方志的傳統中,輿圖是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我國西藏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清朝中央政府非常重視西藏地區的地理勘測與地圖繪制工作。除康、雍、乾三朝不斷增補的《皇輿全覽圖》所包含的《西藏全圖》之外,描繪我國西藏地區整體風貌的地圖尚有:清初順治年間朝廷派人進藏繪制的《西藏全圖》,清末同治、光緒年間的嵇志文《西藏全圖》、蕭紹榮《衛藏全圖》、程繼昌《西藏全境道里圖》、安成《自打箭爐至前后藏途程圖》、黃沛翹《西藏圖考》中所附之《西藏全圖》。這些地圖在具體繪制過程中,于技術層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依托于科技尚未昌明之前的傳統方法,與近代測繪地圖存在較大差距,無法滿足日益緊迫的時代需要。[18]故而搜求、翻譯外人“精審”之作,當系最為便捷切用之方法。清末光緒年間胡惟德譯、世增譯名并校定的《西藏全圖》,實為譯編外人所繪我國西藏全境地圖的經典之作。[19]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版該圖左下腳“圖例”左側所附兼具譯印出版說明之文字有載:“按,衛藏輿圖,向無精本,各國官私圖籍不下數十種,而以法人竇脫勒依所著之圖為最詳備,茲就此譯漢,姑從原例,仍待親歷者之考證增修。”[20]可知法人竇脫勒依(Jules Dutreuil de Rhins)當系此圖原著者。驗之史料:

清光緒八年(1882年),法國人竇脫勒依與格勒納爾,以科學考察為名曾兩次潛入西藏、青海,偷測山川湖泊,繪制包括黃河源地區的《西藏全圖》,……并寫有《中亞西亞》和《亞洲高原科學工作》等書。[21]

竇脫勒依繪制的《西藏全圖》即附于《亞洲高原科學工作》書中,此書原名Mission scientifique dans la haute Asie(1890—1895),又譯作《亞洲高地科學考察報告:1890—1895》,最早于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在法國以三卷本之體例出版。然而胡惟德覓得此圖并非在法國,而是在出使俄國期間。《清實錄·德宗實錄》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乙未條載:“出使俄國大臣胡惟德奏:藏務孔亟,辦理貴知地理,謹譯印法人竇脫勒依所繪《西藏輿圖》進呈。”[22]《清實錄》此條載錄亦可與《出使俄國大臣胡奏進譯印西藏輿圖折》相印證,且因該奏折牽涉《西藏全圖》而得到當時新聞報紙的關注,一時間 《秦中官報》 1905年4月第3期和第5期、《北洋官報》1905年第600期、《政藝通報》1905年第四卷第6期、《南洋官報》1905年第4期皆將該奏折全文刊載。在當時新聞報紙的積極關注下,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版《西藏全圖》旋即出版,隨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制造局繪圖所又出版了摹繪本《西藏全圖》。

在譯印《西藏全圖》的同時,清末各類機構及愛國學人也都相繼投入到搜求、翻譯外人編撰的相關方志類著述的工作之中。西方人往往更樂于以游記的體例來介紹某地山川地理及風土人情,而方志體例則更多地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積淀。前文明確指出日本意欲染指我國西藏的野心。作為長期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自然也繼承了編撰方志的文化素養。需要強調的是,近代以來日本針對我國各地均編撰有大量的地方志、調查志,乃至兵要地志類文獻。日本編撰這些文獻的根本目的實為“資戰”之用,即服務于對中國的侵略戰爭。[23]山縣初男編撰的《西藏通覽》便是日本針對我國西藏地區編撰方志的典型代表。該書最早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在日本東京由丸善株式會社出版。據該版《西藏通覽》牌記、款識及扉頁題字等信息,可以發現該書編撰者山縣初男系日本陸軍步兵大尉,該書校閱者系日本陸軍步兵少佐三原辰次,該書扉頁“闡幽”題字系日本陸軍大將福島安正所題,該書《序言》系日本陸軍步兵少佐黑澤主一郎所作,可以說此書的編撰目的不言自明。但不可諱言的是,從文獻收集整理的角度來看,該書文獻來源著實豐富,《凡例》詳載收錄文獻有:

《西藏記》 《支那地志》《西藏》 《西藏旅行記》《西藏旅行記事》《特殊條約匯纂》《通商匯纂》《外交時報》《東方近世史》《世界年鑒》《蒙古源流考》《藏蜀界務圖說》《唐書·吐蕃傳》《五代史·吐蕃傳》《宋史·吐蕃傳》《四川通志》《元史·百官志》《明外史西番傳》《明史外傳》《清圣武記》《康輶紀行》《中外輿地全圖》 《大清帝國全圖》 《大清全地圖》《清國通商綜覽》《西藏圖考》。[24]

并且,該書編撰體例上嚴格遵循我國傳統方志范式,填補了我國清末西藏方志通志類著述的空白。據吳季昌、權奇甫所作《序言》可知,此書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日本東京購得,旋即尋找并組織留學生進行翻譯。翻譯工作完成之后,由四川西藏研究會將書稿交付成都文倫書局以石印方式于宣統元年(1909年)刊行。此后,鑒于該書重要的文獻價值,民國北洋政府陸軍部于民國二年(1913年)亦有譯本刊行。需要說明的是,“陸軍部本”仍是以日本東京丸善株式會社本作為底本翻譯而來的,但書中所附地圖“系采取法人所制”[25],并未摹繪丸善株式會社本之地圖。

三、結語

綜上所述,清末之時由于邊疆危機日漸深重,不同身份的愛國志士以“抵抗侵略”與“振興西藏”為己任,打破傳統方志編修成例,以更為宏闊的格局從傳統史志、新聞報刊、外文圖志等各類文獻汲取營養,選擇更為簡明切用的時務匯評體例編撰志書,昌言固邊興藏之法。在特殊的時代背景與復雜的文獻來源交相作用之下,使清末西藏方志成為我國方志編修歷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注釋:

[1]馬天祥.清代西藏方志整理現狀與走向[J].中國圖書評論,2017(8)

[2]詳細內容可參看日本東京慧文社自2009年起出版的《近代西藏史叢書》,該叢書逐年分冊出版,現已出版各類材料15冊。其中,青木文教著,日本外務省調查局、慧文社史料室編《西藏問題——青木文教外交調查書》2009年版,系日本外務省解密檔案首次刊行。

[3][23]馬天祥,彭蘞淇.慧文社《近代西藏史叢書》與日本早期西藏研究[J].西藏民族大學學報,2020(1)

[4]諸葛計.糾正方志史上一個流行的錯誤說法[J].中國地方志,2008(8)

[5]趙心愚指出“其著者當為果親王允禮的隨從人員,稱果親王著亦可”。見:趙心愚.《西藏志考》成書時間及著者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12)

[6]謝暉.乾隆《西藏志》作者小考[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1)

[7]趙心愚指出“編纂此志是為了西征之役所需,便于乾隆末年清軍入藏驅逐廓爾喀沿途考覽與檢閱”。故據此判斷,《衛藏圖識》作者當系朝廷派駐西藏官吏。見:趙心愚.乾隆《衛藏圖識》的體例特點及資料價值[J].上海地方志,2019(4)

[8]曹彪林.《衛藏通志》作者辨析[J].西藏研究,2009(4)

[9]黃沛翹.黃序[C]//西藏圖考(清光緒丙戌本)(卷一).1886:10

[10]楊園沁.單毓年及其《西藏小識》芻議[J].商洛學院學報,2020(6)

[11]《衛藏攬要·凡例》有言:“鄙人于本書之輯,始自肄業北京籌邊學校。”見:邵欽權.衛藏攬要(抄本)[M].1917:10

[12]竇脫勒依(Dutreuil de Rhins)、格勒納爾(Fernand Grenard),在清末文獻中又譯作呂推、李默德,如清光緒二十三年七月十九日(1897年8月16日)《辦理玉樹囤不大番案動用經費折》稱“法國游歷士呂推”。見:清陶模著,杜宏春補證.陶模奏議遺稿補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453

[13]《西藏通覽·譯印凡例》有言:“是書在日京購得,即覓留學譯出。”見:山縣初男.凡例[C]//四川西藏研究會,譯編.西藏通覽(清宣統元年本):4

[14][15]黃沛翹.西藏圖考(清光緒丙戌本)(卷一)[M].1886:16,17

[16]馬天祥.《西藏小識》成書考[J].西藏民族大學學報,2018(1)

[17]馬天祥.《西藏小識》諸篇源流考[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8(4)

[18]房建昌.清代西藏歷史地圖的編纂、史料及方法[J].歷史地理,2010

[19]驗之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及《輿圖要錄》載錄清末西藏地區全圖條目信息,清末譯編外人繪制我國西藏全境地圖唯此一例,參見:北京圖書館善本特藏部輿圖組編.輿圖要錄:北京圖書館藏6827種中外文古舊地圖目錄[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496。另外,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版,署名誤作“寶脫勒衣”;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制造局繪圖所摹繪本,署名為“竇脫勒衣”。

[20]竇脫勒依.西藏全圖(清光緒三十年本)[M].胡惟德,世增,譯.1904

[21]青海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青海少數民族[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16

[22]官修.清實錄·德宗實錄(八)[M].北京:中華書局,1987:161

[24](日)山縣初男.西藏通覽[M].東京:丸善株式會社,明治四十年(1907):1—3

[25](日)山縣初男.西藏通覽[M].民國北洋政府陸軍部,譯編.191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最黄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婷婷六月色|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小视频网站|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小视频| www精品久久|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最新地址| 有专无码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嫩草在线视频|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99在线视频精品|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夜夜操天天摸|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69av在线| 日韩色图区| 国产网站免费| 欧美69视频在线|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欧美爱爱网|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伊人无码视屏|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免费|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30p|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 欧美色亚洲|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青草精品视频|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a级毛片免费播放|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伊人91视频| 香蕉伊思人视频| 亚洲日本www|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主播|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