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水生態建設中心,廣東 廣州 510403)
排水單元指具有明確的用地紅線或相對獨立排水管網的區域,按用地性質可劃分為住宅類、機關事業單位(含學校)、部隊、工商企業類、城中村等類型。合流渠箱指合流制區域內收集、輸送污水和排放清水(雨水、山水、綠化水、地下水等)的溝渠、箱涵,末端設置截流設施,旱季將合流水截流至污水系統處理,雨季開啟截流設施,合流污水溢流進入河道。
合流渠箱末端的截流設施,雨季若不及時開啟,易形成城市內澇,若開啟又易造成河道黑臭,成為治水的一大頑疾,這與城市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水環境質量需求是矛盾的。為更好地解決此類問題,廣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排水單元雨污分流達標攻堅行動,實施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恢復渠箱為清水通道,污水進廠、清水入涌,實現源頭減量、廠網減壓、河道減污,進一步疏通河道水脈、提升城市品質。
2018年,廣州市結合排水口整治工作,試點實施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逐步提高城市雨污分流比例。2019年下半年,廣州在全市全面開展“排水單元達標”攻堅行動,明確5年內全面完成全市建成區約1293km2排水單元達標建設任務,雨污分流率達到90%以上,形成“排水用戶全接管、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處理全達標”的污水治理體系。為此,市里制定全面攻堅排水單元達標工作方案:一是明確排水單元攻堅工作責任主體、攻堅方案編制和年度計劃、內部雨污分流整改實施主體、配套公共排水管網建設單位和達標驗收流程,并建立過程監管和問題協調機制等。二是要求建立健全排水單元設施日常管養長效機制,包含:完善日常監管責任機制、繪制內部管網運行圖和建立排水單元設施養護“四人”到位機制等。三是在組織領導、資金保障、項目審批、考核問責和宣傳動員等方面提出要求。
2018年,選取35條黑臭河涌流域內的主要合流渠箱試點,對具備條件、未開展整治工作的黑臭河涌,同步實施流域內合流渠箱的改造。組織各區對中心城區合流渠箱的基本情況進行摸查梳理,分批進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建設方案的編制。2019年上半年,廣州市編制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摸查設計、施工、管養等技術指引。2020年下半年,將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納入總河長令攻堅行動清單,部署任務,要求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443條合流渠箱改造,實施合流渠箱“開閘”行動。
一是發布排水單元相關政策、組建攻堅隊伍。市河長辦成立工作組,明確各個階段的攻堅工作總體計劃,分若干批次,倒排工期,明確了項目設計方案編制、可研報告批復、掛網招標、開工和完工等時間。市河長辦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專項小組對各區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工作進行督辦,以攻堅工作總體計劃為抓手,壓實責任,對攻堅工作進度滯后的單位,依照相關規定啟動問責程序。之后各區也陸續依托區河長辦成立排水單元達標攻堅組,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工作。2020年上半年,為加快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市民支持,發布關于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工作的通告,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建設工作,加快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
二是明確排水單元內部達標改造主體、具體組織實施。無人管養(無物業管理單位)的老舊小區,由所在區組織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含學校)、部隊、工商業企業類等排水單元內部管網改造工作,由權屬單位、設施業主或管理單位承擔實施。已納入城中村截污納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等項目同步實施的排水單元改造,按照獲批的項目方案由相關單位組織實施。
三是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創建驗收,由屬地街道(鎮政府)牽頭,會同區水務行政主管部門、市(區)排水公司、排水單元業主代表等組成排水單元達標認定小組,進行現場檢查并查閱資料,對已簽訂排水單元達標攻堅責任書、已辦理排水設施接駁核查登記表、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且已繪制內部管網運行圖、落實維護管養資金并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的排水單元,通過驗收并授予“達標排水單元”稱號;未能通過驗收的,限期整改。
在項目前期,相關部門負責將中心城區合流渠箱清污分流項目錄入政府投資項目庫,組織設計單位編制建設方案、可研報告,并組織招標。在項目建設實施時,各區參與轄區內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建設方案的協同審查,確保方案可行,并作為項目建設管理單位,負責各自轄區內項目施工場地、征地拆遷,并進行施工階段的代建管理。非中心城區參照中心城區的工作思路,按時間節點要求開展轄區內其他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可研報告的審批、招標、開工、完工等工作。在項目建設管理方面,為確保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作順利推進,制定并印發中心城區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細則,對項目管理范圍、項目參與單位的管理職責、專項工作組和工程項目部的組建要求、項目前期至后期各階段的具體要求和項目管理的考核方式等進行了明確。在項目建設推進方面,參照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小組的模式,成立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攻堅推進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市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相關工作,并委派專班力量加強全市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建設管理,包括技術方案優化、工程實施全過程監控、工程竣工后的清污分流效果評價等工作。
為了規范排水單元達標考核工作程序,有效推進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工作,全市編制并印發排水單元達標的考核辦法,對考核主體和考核對象、排水單元達標材料、排水單元達標抽查、排水單元達標率計算公式、考核合格的標準、考核時間和組織方式進行了明確。另外,為確保排水單元達標率和達標質量,為完成預期目標提供驗收依據,保障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工作持續有效地推進,同時編制并印發了排水單元達標抽查核查工作方案,對排水單元達標工作的實施主體進行抽查與考核,公開招標產生第三方抽查核查單位,以區域(或流域)為單位,按照不低于5%的面積比例,對各區報送的已完成達標認定的排水單元進行隨機抽查,抽查內容主要包含排水單元的雨污分流工程、雨污分流效果和長效管理機制建立情況,并將排水單元達標考核結果在全市范圍內進行通報。將排水單元達標工作納入河長制考核體系,對在排水單元達標攻堅行動中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依法依規予以追責。
在提升城市品質方面,為有效推進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工作,確保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的效果,廣州市公開招標產生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效果的評定單位,制定合流渠箱清污分流評定工作方案。根據市總河長令(第9號)要求的渠箱“開閘”時間節點,分批次對2021年底前實施“開閘”的合流渠箱開展評定工作,評定的內容主要包含渠箱總體感觀(渠箱出口處氣味、渠箱內垃圾或淤泥淤積情況)、渠箱內雨水通道功能恢復情況(渠箱末端設施運行情況、渠箱內雨水和污水系統運行情況、渠箱出口排水情況與感觀)和渠箱內水質情況(氨氮濃度、透明度)等,按照評分細則對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效果進行賦分判定。對水質不達標的合流渠箱,將存在問題通報給合流渠箱的區級河長并抄送屬地政府,進一步引起區級河長和各責任單位的重視,達到以評促改的目標。后期對根據評定工作的實際情況,對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效果評分細則的部分內容進行調整優化,氨氮濃度、透明度單獨賦分。根據評定結果,將對在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工作中履職盡責、成效突出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工作人員將依照有關規定啟動問責程序。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已完成達標認定的排水單元面積約占全市總排水單元面積的79.78%。全市443條合流渠箱,截至2021年12月初,209條通過第一次評定,達到清污分流改造條件。棠景沙涌已基本實現根除污染源,消除黑臭,呈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氣象,植物園支涌,清污分流未實施前,渠箱口設截污堰 、雨污合流溢流進入河涌、晴天渠口發出臭氣,清污分流實施后清水入河,污水進管。如景泰涌,箱涵出口設截流堰,清污混合,雨天溢流,通過在箱涵內敷管,污水納管、清水出涵,整改攔河(涵)截污,河水污水各行其道。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在深涌流域和北降涌的水環境治理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2020年下半年,抽查核查單位共抽查核查各區報送的已達標的排水單元500多個,抽查面積約為2020年應完成達標面積的5%左右。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如下:
a.在雨污分流工程方面,雨水井和部分排水單元污水井存在錯接、混接或漏接;排水單元內部雨污分流,單元外部未分流,污水管道標高不合理而造成滿管運行等。
b.在雨污分流水質方面,部分排水單元污水未接入市政污水管網,造成內部污水井滿管滿井運行,但外部市政污水系統運行正常,雨水井晴天流水的水質氨氮值大于5mg/L,甚至大于15mg/L等。
c.在長效管理機制建立情況方面,部分排水單元未繪制管網運行圖,或繪制的管網運行圖與現場情況不相符,雨污水井井蓋錯用,長效機制文件未制定等。
2021年下半年,在開展合流渠箱的評定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有:渠箱內排水氨氮值較高、水體透明度較低、渠箱末端出口有臭味、渠箱內存在大面積黑臭淤泥、晴天有污水流入渠箱等。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未完工,主要是市政路公共管網未完成建設,污水沒有出路,只能繼續流入渠箱;?合流渠箱沿線排水單元未全部雨污分流,排水單元的合流水仍流入渠箱;?排水單元內部完成雨污分流后,市政路的公共管網不完善,單元分流后的雨水、污水出單元后仍一起接入合流管,下游再匯入渠箱等;?合流渠箱多年都是合流的通道,黑臭沉積物較多,合流渠箱多數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將河道、山水通道等加蓋形成合流暗涵,結構上不能保證密閉性,污水容易滲入渠箱。以上問題都易造成渠箱內的流水水質不達標。
a.加快問題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排水單元管網問題。對于雨污水系統錯混漏接,重點排水戶(如餐飲業)無污水預處理設施,管道或集水井存在缺陷等問題,要及時發現并組織整改;加大推廣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結合排水單元自然條件積極建設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海綿設施,利用自然地勢對雨水進行地面散排,設置植草溝、排水明溝等;進一步落實排水單元內部管網養護資金和各方責任人,定期檢查并及時更新排水單元內部管網運行圖;同步實施排水單元配套的市政公共排水管網建設,實現排水單元紅線內外均雨污分流。
b.開展“信息化+排水單元”工作。可考慮對已達標的排水單元進行效果監測,為保持排水單元達標效果常態化管理提供依據,促使排水單元日常管養水平提升。通過監測實現對排水單元排水管網運行情況實時監控,主要收集晴天、雨天時雨水接駁井、污水接駁井的水質和水位數據,分析排水單元雨污分流效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c.建立健全排水單元監督檢查和整改工作機制。加強排水單元的日常運維與監督管理,確保單元內管網設施健康運行,定期開展排水單元全覆蓋的監督檢查,推動排水管網專業化管理向排水單元內部延伸,全面形成發現問題、交辦問題、限期整改、復核的全過程、全周期的管理機制,以及形成可追溯、可倒查、可問責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排水單元的閉合管理。
a.要加強統籌協調,解決制約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建設的施工用地、交通疏解及占道開挖協調難和交叉管線遷改滯后等問題,建設單位加強與相關審批單位的溝通協調,加快推進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的建設進度,對渠箱黑臭沉積物進行清理或無害化處理,修復渠箱破損、堵塞、滲漏等結構性的損壞和功能性的缺陷。
b.加快合流渠箱流域內排水單元的同步達標創建。
c.參照排水單元的做法,開展“信息化+合流渠箱”工作。
d.建立健全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后的日常運維監督檢查及管理養護機制。
在水環境治理中開展排水單元雨污分流達標建設、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有利于推 動城市水環境進一步固本強基,由“底線約束”走向“提質增效”,實現較大的轉變,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分析原因、及時整改。
水脈暢則城市興。落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恢復合流渠箱的自然排洪功能,打開合流渠箱末端的截污閘,疏通河道水脈,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質。同時也為更好地打贏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水環境的長治久清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