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鄭州 45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在各行業工程建設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與傳統項目管理模式相比,其涵蓋了整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全部過程,業務范圍明顯增大,雖大幅度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但管理風險也隨之增加。對工程施工企業而言,項目的成本造價直接影響到其后續的運營與發展,盡可能壓低項目成本可有效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實施必要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重點分析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下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針對性建議,為工程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提供參考與指導。
EPC 是工程(Engineering)、采購(Procurement)、建設(Construction)的縮寫。其中,工程的意義是指對實際的項目進行設計,并規劃和管理施工內容;采購的意義是指運用專業技術對項目開展需要用到的建筑原料、器材的采購進行系統性的規劃;建設則指的是項目開展過程中涉及的具體的施工、安裝等內容以及能源、建設等領域的專業技能。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指的是工程施工企業在受到委托后,按照合同或約定進行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質檢過程[1-2]。
與傳統項目管理模式相比,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能夠讓工程施工企業在工程建設中的設計、指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整體上優化施工建設方案,同時預防工程、采購、建設等環節發生脫節,更好地銜接各項目流程,在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基礎上提升工程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3]。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在EPC 總承包模式下對項目進行成本管理成為工程施工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促使項目建設統一運作,優化項目流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解決施工方案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但工程施工企業的主動權也隨之增加,根據權責對等原則,工程施工企業應當全權負責項目的安全、成本、質量等內容[4]。成本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的成本管理對工程施工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因此,在EPC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實施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成本管理貫穿于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要求工程施工企業采取各種方法改進、優化項目工序,使項目成本不高于預期。而在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中,工程施工企業需按照合同或約定完成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內容,并全權負責項目的質量、進度、造價等,為成本管理的應用創造了基礎條件。
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為工程施工企業帶來便利,但企業若不能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會直接導致成本管理質量下降,給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而受到自身發展規模的限制,大部分小型企業自身并不具備應對風險的能力,僅部分實力雄厚的中大型企業具備應用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的條件,因此,目前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的普及應用率較低。
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是由我國引進的先進管理模式,其中的成本管理適用于各種工程建設項目,在完善我國項目成本管理體系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大部分工程施工企業存在缺乏成本管理專業人才的問題,致使工程項目實際開展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效果較差,進而導致企業的運營與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在工程建設項目開始前,工程施工企業應當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否則會導致項目流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出現問題,項目施工也可能因資源短缺而無法進行下一步工作,嚴重拖累施工進度,給工程施工企業及委托方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般而言,在工程建設項目開始前,應當進行必要的項目全周期成本分析,即由專業人員對工程項目所需成本進行估算,從而在施工過程中合理控制成本,降低突發情況帶來的財務風險。若工程施工企業未進行工程造價分析及制定成本控制保障措施,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企業將無法快速應對突發情況,如資金周轉困難問題,從而會減少經濟效益,不利于企業的良好發展。
工程設計指的是由專業人員結合其理論知識與既往工程項目產生的數據,通過對工程造價進行綜合性分析而制訂的方案,在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工程設計階段是影響成本的重要階段。盡管工程設計本身的費用并不多,但其能夠從源頭上對整個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產生重要影響,工程施工企業若想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應當重視工程設計工作。
在工程項目的設計階段,工程施工企業可采用限額設計的方法進行工程造價,即由專業人員依據工程項目的設計任務書進行施工圖紙的設計,并估算項目所需資金,在保證工程項目順利進行的同時,避免工程項目實際投入超過總投資限額。
4.2.1 完善采購制度
工程施工企業應當針對工程項目的采購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采購過程中自覺遵守規章制度,以實現對采購成本的良好管控。同時,采購管理者可將采購工作合理細化,采取分工合作的方法,將具體的采購任務落實到個人,并明確其職責,提高工作效率。
4.2.2 制定采購預算及成本上限
采購前,工程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工作人員應當及時了解該項目的類型及采購物資的市場行情,并對采購物資進行分類核算,以便在后續工作過程中提供指導,然后根據核算結果制定采購物資的成本上限,要求采購人員所購物資不得超出此上限,若發現采購物資成本超出上限,應當及時上報,并由審查人員進行追蹤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出現成本超出上限的原因,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4.2.3 謹慎選擇物資供應商
在選擇工程項目物資的供應商時,應當確保其物資符合質量標準,由雙方共同協商后簽訂采購合同。同時,工程施工企業采購部門應當將供應商的動態化管理工作納入采購工作當中,在物資采購階段謹慎選擇物資供應商。例如,建筑施工企業在采購物資前,可列出需要采購的物資清單,從而擬定具有供應條件及實力的所有供應商,在進行采購工作時,由企業項目部工作人員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通過直接采購、網上咨詢、公開招標等方式選擇供應商完成采購工作,從而有效降低采購物資的成本。選擇供應商時,采購人員應當從成本、質量、信譽等多個方面進行考察,在保證物資質量的同時盡量降低采購所需成本,采購物資可由多家供應商提供,避免在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被“卡脖子”,進而影響到工程施工進度,造成經濟損失。
4.2.4 合理利用余料
在工程項目完工后,一般會存在物資剩余的情況,若丟棄余料則會造成浪費,提高工程項目成本,因此,項目施工企業應當合理利用余料,實現對成本的有效管控。例如,在工程結束后,施工企業可將項目余料合理保存,將余料清單送至項目部門,使其在新項目中合理充分考慮企業庫存,將余料應用于新工程當中,實現物資的利用率最大化,降低工程項目的采購成本。
4.3.1 強化施工審計工作
在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工程施工企業應當重視并強化施工過程中的審計工作,從而實現對施工成本的有效管控。強化施工審計工作可從施工工程的前、中、后3 個時期進行,施工前,可加強對工程方案設計、工程造價的審核,施工中,可加強對工程項目物資采購、物資使用的審核,施工后,可加強對驗收的審核,從而提高成本管理質量,促進企業穩步發展。
4.3.2 協調建設階段的各部門間工作
在應用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時,工程施工企業應當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制訂一個完善的建設計劃,督促管理人員落實相應管理工作,并在項目開展過程中不斷優化建設計劃,嚴格審查其負責的項目任務,保障工程整體質量。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若出現必須修改工程計劃的情況時,管理人員應當做好工程施工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共同完成工程計劃的修改或調整,避免因溝通不暢而引發各種問題,進而從建設計劃開始便控制成本,同時,需注意保管好期間產生的合同或協議,嚴格按照合同或協議的條款施工。例如,工程施工企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求負責該項目的財務人員與施工人員加強溝通與交流,完善工程建設階段的收付款工作,保證物資到位后,工程款項能夠及時打到供應商賬戶。此外,管理人員要加強對整個項目施工全過程的監管,在保障項目施工質量的同時,對施工建設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全球一體化進程正不斷加速,隨著我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將在各個行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普及,其優勢明顯,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提高了行業競爭壓力,對企業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下,進行成本管理效果最佳的階段是工程項目設計階段,在該階段實施成本管理體現了事前控制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從一開始進行合理的成本壓降預控,因此,工程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尤其是設計工作人員,應當高度重視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利用限額設計實現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下的成本管理,同時對EPC 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工程、采購、建設等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秉承成本管控原則制定合適的執行策略,加強企業對建設成本的控制,促進其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