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輝

2022 年5 月,人民日報社和浙江省委共同主辦的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代十年,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
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完善街道人大工作,打造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金名片……10 年來,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述,切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推動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更加完善,人大代表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更加活躍,數智賦能人大履職行權更加有力,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之江大地展現蓬勃生機。
立法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徑,立法的過程就是代表人民意志、表達人民意愿、實現人民利益的過程。
10 年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把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貫穿到立法工作全過程,堅持“人民至上”的立法價值取向、“為了人民”的立法選項標準、“依靠人民”的立法工作方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推進人大協商、立法協商,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立法意見征求、采納反饋、論證咨詢和重大立法問題協調等工作機制,有效運用并迭代升級各方參與立法應用場景,充分發揮立法基層聯系點“直通車”作用,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努力使立出的每一部法規都體現濃濃的民意。
制定修訂企業職工勞動權益保障規定、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縣鄉兩級人大代表選舉實施細則等法規,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要求轉化為地方性法規制度規范,引領和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
22 個省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將立法大門設在了群眾家門口,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智成為浙江立法的源頭活水。10 年間,制定出臺20 多部具有浙江特色、走在前列的地方性法規。如《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是全國“放管服”改革領域首部綜合性地方性法規,《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浙江省醫療保障條例》《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促進條例》等一批法規,都是省域層面相關領域的首創性立法,實現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人大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人民的民主權利在選舉結束后得以延續的人大制度安排。
10 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盯住法”“管好錢”“把牢圖”為關鍵,加大開門監督和公開監督力度,建立健全人民群眾參與人大監督制度,完善公民旁聽、網絡直播、辦理群眾線上線下來信來訪等機制,注重采取第三方評估、隨機抽查、問卷調查、明察暗訪等方式開展監督,切實把“人民”二字貫穿于人大監督全過程。
緊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動物防疫等執法檢查,持續檢查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執行情況,加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省重大產業項目實施、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監督,助推穩企業穩增長穩經濟。
緊扣“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聯動開展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節約能源、糧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就業促進、學前教育等監督,聽取和審議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動山區26 縣加快發展、義務教育“雙減”、創新驅動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情況報告,持續深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監督,有力助推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建設。
緊扣“三大攻堅戰”,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監督,持續開展消除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工作專項監督,開展鄉村振興促進執法檢查,配合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及反饋問題整改相關工作,組織“五水共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剿滅劣V 類水”等專項監督,持續開展“治水”“治氣”“治土”“治固廢”和海洋環境保護等系列監督工作,監督“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綱要執行情況,推動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如期建成。

電視問政成為我省各級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大特色亮點。
緊扣高水平推進法治浙江建設,迭代升級法治政府建設監督,聯動開展綜合行政執法、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改革等監督,開展《浙江省宗教事務條例》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公檢法司掃黑除惡、依法履職公正司(執)法等報告,對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修改后行政訴訟法貫徹實施開展監督,深化預算審查監督重點拓展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監督,促進省域治理現代化。
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把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有機結合起來,讓人民群眾充分參與決策,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通過常委會會議直播等方式,省人大常委會寫好人民參與監督文章。
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關于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的部署要求,及時修訂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規定,健全機制、完善程序,制定實施年度工作計劃,有針對性安排相關議題作出決議決定,推進討論決定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其中,圍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禁止非法交易和濫食野生動物、促進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健康發展、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加強幼魚資源保護等方面作出決定。
圍繞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作出促進和保障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加強預算審查監督助推示范區建設等決定,為示范區建設提供制度供給,相關工作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圍繞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同步作出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等決定。
圍繞深化法治浙江建設,作出促進和保障法治中國示范區建設、“七五”“八五”法治宣傳教育、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公益訴訟、授權政府保障亞運會亞殘運會、G20籌辦舉辦采取臨時性行政措施等決定;及時就促進和保障龍港市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作出決定,著力解決“撤鎮設市”后鄉鎮人民政府法定職責的承接主體不明確等突出問題。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具有重要作用。10 年來,省人大常委會把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作為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體現。
持續健全“雙聯系”機制,堅持和完善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常委會領導與列席代表座談機制,不斷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實現代表聯系群眾“全天候”。
注重發揮代表專業優勢,制定省人大代表網絡交流群運行管理暫行辦法,豐富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代表履職方式,2020 年疫情防控期間,組建5 個代表網絡交流群,294 名在浙全國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提出300多條建議,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肯定。
豐富閉會期間代表活動,圍繞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助力“十四五”開局、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六訪六促”、“助力八大攻堅行動”、“五水共治”、“查找基層群眾辦事審批難事項”等方面開展17 次代表主題活動,解決了一批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難點問題。
始終把提好辦好代表議案建議作為尊重代表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共審議代表議案236 件,按期辦理并答復建議9348 件。出臺加強和改進省人大代表工作27 條舉措,加大代表培訓力度,將省人大代表培訓納入省委組織部培訓計劃。
建立健全代表向原選區選民和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制度,完善代表履職評價考核體系,推進代表履職檔案規范化建設,將代表履職置于人民的監督之下。
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10 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堅持把推動基層民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著力發揮基層人大作用,不斷夯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基礎。
2022 年8 月10 日,全省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建設工作座談會在杭州召開。2022 年以來,搭乘數字化改革東風,省人大常委會迭代升級代表聯絡站,深化拓展“聯”“商”“督”“促”“智”五大功能,縱向貫通四級人大,橫向對接“一府兩院”,牽引人大立法、監督等核心業務下沉,政府重大決策進站聽取民意,以數據流打通決策流、業務流、執行流,首批112 家基層單元試點取得積極成效,推進1500 余家基層單元逐步實現全覆蓋,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有效落實,實現“五大民主”全鏈條貫通。

基層立法聯系點正成為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直通車”。
認真組織全省11 個縣(市、區)29 個街道開展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設試點,在總結提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率先出臺《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為開展街道人大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先行先試經驗被吸納到修改后的地方組織法中,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的批示肯定。
穩妥推進開發區人大工作,制定《關于有序推進我省開發區人大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展試行試點,推動開發區人大工作制度機制初步建立,預決算審查監督工作有效覆蓋,人大代表工作得到拓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領域進一步延伸。
深化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是貫徹落實“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具體舉措。經過全省各級人大共同努力,全省11 個設區的市、90 個縣(市、區)、所有鄉鎮實現票決制工作全覆蓋;全省所有街道也依托街道居民議事組織開展了街道民生實事項目票薦(票選)工作。目前,全省共票決(票薦)產生民生實事項目4 萬余件,生動詮釋“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的為民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