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松 黃海浪 戴文琦 庾 蘢

鄉村法官、鄉村檢察官進代表聯絡站,成為余姚人大助推基層治理的創新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要“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近年來,我省各地人大創設各種平臺和載體,努力確保各級國家機關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助推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高地。
“多虧了‘鄉村兩官’,這塊土地才能發揮它的價值!”余姚市人大代表張興華拿著司法確認裁定書,滿臉興奮地說。
張興華所在村在余姚市梁弄鎮有塊土地,因承租人資金短缺,原定的建設工程項目遲遲未動工,土地長期荒廢閑置。張興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恰逢其時,余姚啟動了“鄉村兩官”走進代表聯絡站機制,通過與法官、檢察官面對面交流,張興華通過法律途徑,成功解除了與承租人之間的土地租賃關系,閑置土地終于“活”起來了。
“鄉村兩官”進代表聯絡站機制是鄉村法官、鄉村檢察官走進人大代表聯絡站,與人大代表一起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一項創新機制。“鄉村兩官”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解決群眾關心的法律問題,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兩院”優質的司法服務,也讓“兩院”聽到人民意見、受到人民監督,真正做到集民意、解民憂。
2022 年8 月18 日,余姚市人大在余姚梁弄鎮橫路村人大代表聯絡站舉行了“鄉村法官、鄉村檢察官進代表聯絡站啟動儀式”。“鄉村兩官”進代表聯絡站機制將按照“一個代表聯絡站入駐一名鄉村法官和一名鄉村檢察官”的標準配置,在余姚21 個鄉鎮(街道)全面推行。除了對群眾“急難愁盼”的法律問題進行解答外,“鄉村兩官”也將通過該機制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和矛盾化解,增強群眾的守法意識,推動基層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
現場還進行了“鄉村兩官進站”應用場景發布和“共享法庭”揭牌。據了解,“鄉村兩官進站”應用場景集合了在線意見建議提交,法律咨詢、線索提供、解紛協助等功能,通過數字賦能實現“鄉村兩官”線上線下同步進站。
“我們希望通過‘鄉村兩官’進代表聯絡站機制,拓展深化代表聯絡站功能,積極發揮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前哨陣地和一線窗口作用。”余姚市人大相關負責人表示。
“某河道水質狀況惡化亟須清淤”“部分老舊小區物業管理職責不明確”“影響居民出行的斷頭路亟待打通”……2022 年9 月20 日,溫州市鹿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賈煥翔走進南匯街道代表聯絡站,開展“提升城市品質,讓老百姓生活更美好”主題接待活動,人大代表和群眾針對社會關注的問題踴躍提問。
2018 年以來,鹿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每年到鎮街代表聯絡站接待代表和群眾,“零距離”傾聽民情民意。在此期間,鹿城區人大常委會不斷改進方式、充實內容、完善機制,持續推動“主任接待日”活動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和創新實踐。
為加強制度規范、保障活動實效,每年年初,鹿城區人大常委會制定年度“主任接待日”工作安排表,經主任會議討論通過。
人大代表圍繞接待主題,以基層單元為平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調研,征集相關意見建議,掌握第一手資料。
活動現場,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工作實際與走訪收集的民生問題,紛紛提出各自意見建議。相關職能部門耐心聆聽、細致記錄,與代表和群眾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共同商議打通民生堵點的切入點、著力點,并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時給予辦理落實。
“‘主任接待日’是‘察民情、聽民聲、集民智、解民憂’的重要渠道,也是人大常委會、政府及其部門與人大代表、群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平臺。通過‘主任接待日’,能夠讓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快速直達職能部門,有力推動解決一批痛點、堵點、難點問題。”賈煥翔說。
“主任接待日”的生命力在于解決問題。鹿城區人大常委會著力做好后續督辦工作,提升“主任接待日”活動實效。
每次活動結束后,鹿城區人大常委會梳理代表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將其轉區有關部門研究辦理,并明確要求1 個月內給予書面答復。
區人大常委會還建立完善了督辦工作機制,有效促進問題的解決。開展“一周一跟蹤、一月一匯總”,實時掌握辦理情況,督促職能部門及時落實辦理。2022 年以來,鹿城區累計開展“主任接待日”活動8 次,進站部門26個,參與代表、群眾108 人次,收集反映問題75 件,已經解決并落實63 件。

“主任接待日”成為溫州市鹿城區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力抓手。

“我和縣長面對面”,遂昌縣人大創新推出基層單元“約”品牌。
“遂昌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施工工期太長了,對老百姓出行影響較大,建議相關部門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規劃設計并強化有效落實。”“龍谷路上學放學時間段人流量巨大,停車難問題突出,極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建議相關部門調研一下,先建一個臨時停車場。”
近日,由遂昌縣人大常委會主辦的首場“縣長·有約——人大代表助力建設和美共富現代化遂昌家園”活動在遂昌縣人大代表聯絡總站舉行。活動中,與會代表和群眾圍繞綠化停車、道路交通安全、古院新區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主題,積極發言,建言獻策。
“縣長·有約”活動是分管副縣長主動帶領部門負責人走進基層單元,圍繞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代表群眾“吐槽”、部門領辦、人大監督,形成意見建議收集—民情分析—辦理反饋的閉環處理工作機制,有利于縣政府自覺接受縣人大常委會監督,及時發現問題、找準癥結,補齊短板、改進工作。
“大家暢所欲言,今天我主要就是來聽大家‘吐槽’的。”作為第一期參加活動的副縣長王向榮表示,“縣長·有約”為政府及相關部門搭建了“聽民聲、匯民智、解民憂”的平臺,“我們將利用好這個平臺,多層次、多角度、多范圍聽取代表們的意見建議,推動政府工作更接地氣、更合民心”。
2022 年以來,遂昌縣人大常委會圍繞打造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通過建好“約”的制度、豐富“約”的形式、加強“約”的效果,開展領導有約、部門有約、代表有約等主題活動,創新推出基層單元“約”機制,全力打造富有遂昌特色的基層單元品牌。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拓展國家機關同人大代表、人民群眾的聯系,在全縣20 個鄉鎮(街道)人大基層單元全面鋪開‘縣長(局長)·有約’‘城建·有約’‘法檢·有約’‘文明出行·有約’等系列主題活動,充分利用基層單元實現民情民意閉環處理反饋,有效推動相關問題解決。”遂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建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