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祥

新修訂的《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較為全面地構筑起安全生產的法治屏障。蔡榮章屠軼欽攝
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2022 年11 月24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條例將于2023 年3月1 日起施行。
本次條例修訂緊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全面壓實安全生產責任,提升監管的數字化水平,健全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工作格局,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數字化改革是提升我省安全生產治理效能、實現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抓手,為此,條例作了針對性規定:一是省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統籌推進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數字化改革,加強安全生產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二是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本地區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數字化監管,根據實際開發運用風險監測、隱患排查、事故調查等方面的特色應用場景。三是鼓勵生產經營單位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推進安全生產數字化建設。此外,條例還在安全生產培訓、重大危險源備案、危險化學品管理等方面,進一步細化了推進數字化改革的內容。
為進一步壓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細化工作要求,增強可操作性,條例結合我省實際重點對以下內容作了補充完善:
一是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安全生產管理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從業人員(包括勞務派遣人員、靈活用工人員)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是根據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明確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九類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三是生產經營單位作出安全生產投入計劃、生產經營布局調整計劃等六類涉及安全生產的經營決策,應當聽取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意見。
四是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等特定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安全生產承諾制度。
五是經營高空、高速等高風險項目的單位應當制定安全操作規程,每日投入運營前對涉及人身安全的設施設備、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確認。
六是小微企業園運營單位應當與園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并指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點多線長、面廣量大,做好監管工作既要強化統籌協調,避免重復檢查和監管缺位;又要突出監管重點,做到有的放矢、精準發力;還要借好外力,發揮安全生產服務機構的專業作用。
為此,條例規定安全生產委員會應當加強對監管部門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的統籌協調;同一類對象或者事項涉及多個監管主體的,監管部門應當實行聯合檢查。條例明確有關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編制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落實風險防控、安全保障等相關要求;建設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者專用儲存室,用于儲存扣押、沒收的危險物品;化工園區應當加強對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停放秩序的管理并根據園區實際建設專用停車場,從源頭上減少危險物品事故。條例要求使用危險化學品從事生產的企業應當在投產之日起六個月內,委托具備國家規定資質條件的機構對本企業安全生產條件進行安全評價,安全評價每三年進行一次。
此外,條例還要求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職責的機構應當在資質許可范圍內依法依規獨立開展業務,同時對禁止性行為作了補充規定,并設置了相應罰則。
社會監督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一環,必須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格局。為此,條例單設了“社會參與”一章,并補充完善了以下內容:
一是中小學校、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高等院校以及黨校(行政學院)等應當按照規定將安全知識普及、安全生產教育納入教學內容。
二是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可以通過“浙里辦”、12345 熱線等途徑向監管部門報告或者舉報,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
三是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專家參與安全生產工作,為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重大隱患整改驗收、應急救援和事故調查等活動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撐。
四是開展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業務的保險機構應當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預防服務制度,協助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風險辨識評估、事故隱患排查、應急預案編制和應急救援演練等工作。
五是因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造成重大事故隱患或者導致重大事故,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依法提起行政或者民事公益訴訟。
此外,條例還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危險作業、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應急救援指揮等規定作了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