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琳
2022年11月6日,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落下帷幕,獲得7項提名的電視劇《人世間》最終榮獲“優秀電視劇”“最佳電視劇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獎項,成為本屆金鷹獎獲得提名及獎項最多的作品。當我們還在為劇中人物的命運感慨時,不知不覺間,2022年已經接近尾聲。透過《人世間》看人間事,我們看到了平凡可親的普通百姓隨萬物生長的堅強模樣。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1969年的春節,江遼省吉春市光字片的周家五口人,笑容滿面地照了張全家福,然后依依惜別。父親周志剛身為“八級工”,前往重慶支援“大三線”建設。長子周秉義響應國家“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遠赴建設兵團。小兒子周秉昆原本也要下鄉,可姐姐周蓉卻先他一步,為了愛情不辭而別,奔赴貴州大山。就這樣,家中只留下小兒子周秉昆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家人就此分離,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當代作家梁曉聲的同名小說,一經播出便引發收視熱潮,備受好評。劇情以周家三代人的生活為線索,將個人命運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折射出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遷,展現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人情冷暖,傳遞出普通百姓在時代洪流中的真摯、善良、堅韌和樂觀,描摹出一幅親情、友情、愛情、家國情、鄰里情等多元情感浩蕩交匯的生活畫卷,更書寫了一部充滿人間煙火味、生生不息的平民史詩。

中國人自古重視家庭,看重親情。在電視劇《人世間》中,樸實無華、綿長淳厚的親情無處不在。骨肉之情、手足之情……這些樸素的原生情感,奠定了劇中濃墨重彩的情感基調。
辛苦操勞一生的周父、周母,同普天下的大部分父母一樣,希望兒女能夠有出息,過得好。周父的愛厚重如山、沉穩內斂卻又細膩無聲。即使女兒周蓉為了愛情離家出走,他仍跋涉千里,奔赴貴州深山探訪。“你可以不要我這個父親,但我不能不要你這個女兒。”一句話將父母的疼愛與包容盡顯無遺。高考恢復后,周秉義和周蓉雙雙考入北京大學,成為光字片“唯二”的大學生。這份榮光讓周父驕傲。這既是為人父母與生俱來的虛榮心使然,也蘊含著父母對子女未來的美好期盼。
相比之下,周母的愛柔和似水,仁愛慈祥而又堅韌博大。三個兒女中,小兒子周秉昆是常被忽略的一個。自忖沒有哥哥、姐姐聰明的他,扛起了照料母親的家庭重擔和柴米油鹽的日常瑣碎,只為讓家人過得更好,能夠得到父親的認可。就像周母所說:“你陪媽一輩子,媽最稀罕我這老疙瘩了。”母子情深,溫暖而感人。

由于心中有太多的委屈和付出不被理解,周秉昆也曾和哥哥、父親發生爭吵,然而恰是在這種較勁和慪氣中,潛藏著至深至愛的復雜親情。也正是在周家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在樸素清正、溫暖和諧的家風的浸潤下,最終培育出周家三兄妹正直、善良、厚道、堅韌的品格。這種品德印刻在中國人的骨子里,最終凝聚成中華民族的文化氣質與人性光輝。
中國有句老話,“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電視劇《人世間》中,聚散離合的友情是整部劇深厚底色中的一抹亮色,折射出普通人的質樸和真摯,也蘊藏著人性的真實與善良。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六小君子”周秉昆、孫趕超、肖國慶、呂川、唐向陽、曹德寶的情誼堪稱無價,他們一起蓋房子,一起找工作,一起照顧家人……誰家有事招呼一聲,大家互幫互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周母生病,大家不約而同地來到周家,家里家外地幫忙打點;周秉昆入獄,朋友們一直接濟鄭娟,直到周秉昆出獄。友情在那段貧瘠艱苦的歲月里,熠熠生輝。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每個人的生活境遇和命運也發生了改變。貧富的差別、地位的懸殊、人性的復雜、思考問題的錯位,這些都為曾經純潔的友情抹上了一層功利色彩,現實的殘酷逐漸使朋友之間產生了隔閡。
命運沉浮中,有人見利忘義,比如曹德寶和喬春燕,但也有人重情重義,比如周秉昆和鄭娟。在劇中,周秉昆與曲秀貞等老一輩的忘年之交也是一大亮點。身為老領導,曲秀貞雷厲風行,以赤誠之心與工人相交,在周秉昆的人生道路上給予了很大幫助,是良師,也是益友。人間諸事,難求完美,但求無愧。“茍富貴,勿相忘”,唯有真誠相待、同甘共苦的友情,才能歷久彌堅、地久天長。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劇中對于愛情多層次的詮釋,也映射著真誠溫暖的時代印記。
父親周志剛和母親李素華的愛情含蓄平淡。漫長的歲月里他們聚少離多,卻能互相理解,彼此牽掛,默默相守,最后一同離世,真正詮釋了“生同枕,死共眠,生死相依”的動人愛情,樸實中藏著深沉。
大兒子周秉義和郝冬梅的愛情同心同德,萌芽于少年,熾熱于青年,溫潤于中年。面對知青歲月的艱苦、家庭背景的懸殊、沒有子女的遺憾等諸多問題,他們相互尊重,彼此體諒,感情在時光的淬煉中愈發淳美,于真情中蘊含理智。
二女兒周蓉與蔡曉光的愛情百轉千回。盡管當年周蓉為愛離家,不顧一切,然而經過生活的磨礪,她與馮化成的婚姻終究還是破裂了。反觀蔡曉光,一直以朋友的身份默默陪伴周蓉,不離不棄,最終和愛人攜手一生。

小兒子周秉昆和鄭娟的愛情坎坷曲折,歷經生活的變故和歲月的磨難,從最初善意的同情,升華為熾熱的愛情,最后凝結成相濡以沫的親情,他們始終互相扶持,彼此守望。愛情在生活中慢慢浸潤,在點滴間自然流露,樸實到花開無聲,歲月無痕,但卻生死相依,命運相連,在苦難中散發著光輝。
就像周秉義在臨終前寫給弟弟妹妹的信中所說:“咱爸咱媽是世間難得的好夫妻、好爹娘。他們的三個兒女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對了各自人生的另一半。恩愛夫妻,最值得珍惜……”
縱觀《人世間》全劇,上山下鄉、“大三線”建設、恢復高考、改革開放、下海創業、國企改革、棚戶區改造等,時代發展的浪潮引起了一系列巨變,劇中人物的生活和命運也隨之跌宕起伏。
周秉義聰明、勤勉、正直、堅強,作為黨員干部,他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有能力又有魄力,努力讓百姓生活得更好,詮釋出英雄主義的無私奉獻精神;周蓉執拗倔強、自由灑脫,是理想主義的化身,為了愛情奮不顧身,從在貴州教書到考上北京大學,再到成為江遼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她活出了女性的自我和獨立;周秉昆踏實敦厚、勇于擔當、有情有義,是三兄妹中最普通的一個,卻默默撐起了整個周家,即便人生實苦,他的身上仍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是現實主義的典型代表。
此外,鄭娟、蔡曉光、郝冬梅、金月姬、馬守常、曲秀貞、邵敬文以及光字片的兄弟姐妹……每一個人物都是時代沉浮的親歷者與見證者。而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善良、堅韌、積極、樂觀的優秀品質,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人類進步發展、追求美好生活最堅實的根基。
《人世間》的故事已經謝幕,但對于人世間的我們,生活還在繼續。正如導演李路在被問及這部劇最想展現的時代精神時所說:“我覺得是‘情’,是那個年代所擁有的人情冷暖。友情、愛情和親情,永遠是每個時代最閃光的東西。”人世間最動人的,還是情義。
《人世間》稱得上2022年最好的電視劇之一,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長度、厚度與深度,悲歡離合間的隱忍、堅強與熱望,人間煙火里的人情、道義和擔當。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那么真實、熟悉,亦如我們的祖輩、父輩、朋友,甚至是我們自己。
誠然,這世界并不完美,卻值得我們竭盡全力地活著。人生一世,萬般皆苦,但我們依然能苦中作樂、苦中向上,扛起屬于自己和家人的人間煙火。誰又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呢?即使腳下已是一片泥濘,但我們仍會在泥濘中播下一顆叫作希望的種子,期待著有一天它能開出怒放的生命繁花。就像電視劇主題曲中唱到的那樣:
平凡的我們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不管人世間多少滄桑變化/祝你踏過千重浪/能留在愛人的身旁/在媽媽老去的時光/聽她把兒時慢慢講/也祝你不忘少年樣/也無懼那白發蒼蒼/若年華終將被遺忘記得你我/火一樣愛著/人世間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