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元
(江蘇沙河抽水蓄能發電有限公司,江蘇 溧陽 213333)
財務舞弊是一種極具危害性的行為。上市公司一旦發生財務舞弊行為就會危及投資者的利益,當財務報表所披露的信息不能真實、準確、及時的反應公司現狀時就會導致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上市公司一旦發生財務舞弊現象還將影響到國家的宏觀調控。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相關財務信息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虛假的財務信息則會影響政策調控的方向,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危害;同時,上市公司一旦發生財務舞弊事件則會對公司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如果企業通過財務舞弊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則會迷失方向,制定錯誤的企業發展目標。
如何減少上市公司發生財務舞弊現象發生,分析財務舞弊的原因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本文將從財務人員的素質、公司治理結構和部門監管的角度來分析財務舞弊發生的原因。
(1)財務專業人員專業素養相對較低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財務專業人員主要由財務人員、公司內外部的審計人員等組成,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與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具有密切的關系。一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發生財務舞弊行為,該公司財務人員都無法幸免。分析原因主要是①財務人員可能會利用職務之便對原始憑證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偽造,這樣就直接導致了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②財務人員不遵守職業道德而做出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導致上市公司發生財務舞弊。
(2)企業的治理結構不健全
在我國,上市公司的管理權、經營權和人事權一般都掌握在企業最大的股東手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董事會地位相對低下,而監事會無法良好的發揮作用的局面,上市公司會出現股東一家獨大的現象。如果大股東憑借著掌握著絕對控制權來通過舞弊獲取不正當的利益,那么其手中的權利無疑是一條捷徑,這樣的治理結構打破了公司權利與制衡的機制,讓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有了可乘之機,因此要想減少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就需健全公司治理結構。
(3)監督懲治力度缺位
現階段,我國相關機構對于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承接力度相對較小,懲戒的威懾力度也相對不足,再加上審查力度較低,就導致上市公司的舞弊成本低,卻能夠收獲巨大的利益。即便查出了問題,付出的代價卻是微不足道的,基于利益的驅使,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案件頻頻發生。根據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規定,對財務舞弊案件行政處罰最高60萬元,刑事處罰僅為3年。但同樣的情況在美國,相關負責人有可能面臨高至500萬美元的罰款和長達20年的監禁,因此同美國相比我國財務舞弊的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很多財務人員會受利益的驅使選擇鋌而走險。不斷完善監督懲治機制是減少財務舞弊行為發生的有效途徑
(1)虛增收入和利潤
虛增收入和利潤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在進行上市時必須滿足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才能夠滿足上市的資格,并進行一系列的融資活動。因此有些上市公司會不按照國家財政部門指定的規章制度進行公司的核算,主要體現為增加營業成果并且將不屬于本期核算的收入進行提前入賬,以此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
(2)不正當的關聯交易
在我國,除了通過虛增收入和利潤來達到舞弊的目的之外,還可以通過關聯方交易來虛增企業利潤,同時不將關聯方交易在報表中進行披露,從而達到誤導報表使用者的目的。所以這就需要財務信息的使用者仔細閱讀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財務信息,分辨出該公司是否存在關聯交易的現象,如果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沒有進行相關的披露,那么就要考慮該公司是否存在財務舞弊的行為。
在我國的法律法規中,對財務信息使用主體進行了相應的規范,明確財務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股東、債權人、投資者在內的多個利益相關者,能否完整準確及時的提供財務信息則會對于這些群體的利益產生影響,因此加強使用者財務信息的辨別能力勢在必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重點加強對財務報表上異常事項的關注
根據我國會計《基本準則》總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財務信息的使用者應當采取謹慎的態度,對于財務報表中所披露的異常項目應當了解前因后果,確保在使用財務報表時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例如存貨的大量增加、存在大量關聯交易等情況時應當加強對信息的辨別能力。
(2) 對舞弊風險大的公司加強關注。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也頻頻出臺了對上市公司的相關管理制度,但同時,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手段也是層出不窮,即使分析出了舞弊的原因,我們也不能僅僅根據舞弊的原因對其進行機械性的判斷。要準確無誤的判斷出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財務舞弊行為,就要不斷加強財務信息的使用者對上市公司的事務了解。
多年來,我國對于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相對較輕,同時在近幾年的財務舞弊的案例中證監會大多會采取罰款的方式作為處罰手段。由此帶來的結果是收益大成本小,這也讓許多上市公司愿意鋌而走險。因此作為行政部門要為上市公司營造一個誠信經營的環境,促使各上市公司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同時作為財務專業人員也要不斷加強職業法律意識,同時把加強年報的審計和監管作為重要內容。
(1)不斷強化外部監管
在我國現有的經濟體制下,強化企業外部監管是防止上市公司發生財務舞弊行為的重要途徑。當企業外部監管環境越完善,那么企業發生財務舞弊行為的可能性也就越低,而要不斷完善企業外部的監管機制,就需要我們使用多種手段,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首先可以通過完善上市公司各種信息披露機制,加強審查和監管;其次可以強化各類信息使用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最后要做到事前監管,當上市公司達到預警線時就觸發對該公司的調查以達到規避舞弊行為的目的。
(2)加大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
首先是不斷加強對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財務舞弊行為的實時監控,不斷擴寬對財務舞弊行為的舉報平臺,切實提高監管的力度,從根本上減少舞弊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其次加強對財務舞弊行為的懲戒力度,在我國上市公司發生財務舞弊行為,我國證監會只會視其情節輕重給予一定的行政處罰,并沒有相應的刑事處罰,這就會上財務舞弊者心存僥幸。因此加強對財務舞弊行為的懲戒力度,提高財務舞弊行為的成本也是有效抑制舞弊行為發生的重要途徑之一。
財務舞弊行為不僅僅會給投資者或者債權人的利益帶來嚴重的危害,同時也對企業的形象和長遠利益造成嚴重損失,嚴重的財務舞弊行為甚至會擾亂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
要杜絕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不僅僅需要上市公司樹立合規意識,還要各方的努力,不斷加強社會各界的監管力度,補足制度上的各種不足,從而達到規避財務舞弊行為發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