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超
(重慶市開州區融媒體中心,重慶 405499)
隨著國家發展建設加快,數字信息技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在媒體行業同樣也受到信息技術影響的當下,許多新興的傳播媒介出現在社會大眾視野中,尤其在智能手機普及的年代,人們有了更多的機會與時間接觸新媒體,這對傳統媒體產生巨大沖擊。如何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壓力下掌握“流量密碼”,這是傳統媒體需要重視并進行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傳統媒體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重視專業優秀人才的培養,使其借助有效手段,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融媒體中心形式,從而掌握“流量密碼”的主動權。傳統媒體通過與新媒體加強合作,學習新媒體先進理念,打造屬于自己的數字化信息平臺,強大自身力量,利用自身獨特優勢,培養用戶忠誠度,為自身創造更多的媒體流量,推動傳統媒體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為國家、社會、人民服務。
目前,現代信息技術被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媒體行業也因網絡信息化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而發生巨大的行業變革。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不僅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效融合,更為傳統媒體帶來新的發展生機。當前是網絡全媒體時代,隨著各種新媒介加入媒體行業,有效推動信息的傳播方式與傳播路徑發生蛻變,同時也對傳播內容與信息傳播主體有了新的上升空間。面對這復雜多樣的媒體行業,人們對信息的掌握渠道雖然增多、增寬,但隨之而來的新的問題也在不斷增加,并困擾媒體行業領導者與從業人員。[1]在媒體行業發展進程中,各種新媒體不斷出現,并搶占傳統媒體市場,促使傳統媒體對市場的占有率降低,逐漸失去對“流量密碼”的掌控。但新出現并發展起來的新媒體雖然內容新穎、傳播方式、流量渠道多樣,迅速搶占了傳統媒體市場,但其自身的媒體素養有待提升。新媒體更關注于吸引人們的眼球,快速引導人們將目光、關注點聚焦到新媒體傳播路徑上,但其內容的真實度、精準度以及權威性卻是與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傳統媒體更注重新聞報道中信息的功能與價值、信息內容傳播的真實性與權威性,對社會大眾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引導。因此,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掌握“流量密碼”的意義就顯得更為重要,需要引起國家、社會以及媒體行業指導部門的重視。信息時代發展是國家、社會進步的有力體現,新媒體的優勢是可見的,也是傳統媒體需要借鑒學習的。因此,通過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有效融合,使其在融合中,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最終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和諧、有序的輿論環境。目前,即使新媒體搶占了大部分的傳統媒體市場,占據著有利的傳播渠道,但還沒有實力可以完全代替傳統媒體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力,為了使媒體行業為人們帶來更好的信息資源與快速方便的傳播渠道,傳統媒體必須與新媒體融合互補,繼續掌握“流量密碼”,為國家、社會、人民打造更好的信息傳播平臺。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有其特有的運行規律和管理模式,科學的管理制度對于一個行業的生存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目前,面對各種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需要轉變固有思想,建立新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度增加。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融合過程中,因為管理理念不同,管理制度不一致,導致在融合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2]因此,傳統媒體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滿足社會大眾對信息獲取需求,對現有制度進行有效融合創新,借鑒新媒體相關優質管理制度,促使傳統媒體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與技術水平,使其在網絡信息時代、信息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為其發展增強自身實力,搶占媒體市場流量。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想要快速融合發展,需要轉變傳統媒體管理理念,建立優質的、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推動傳統媒體健康、可持續、長遠發展。同時,國家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傳統媒體加快實現創新發展,搶占媒體市場流量。
媒體經營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存在于整個媒體經營的各個環節。傳統媒體想要與新媒體融合發展,要在整個媒體經營管理中建立有效的市場運營機制。[3]完善的、有效的運營機制可以促使傳統媒體提高生存與發展的內在機能,使其建立健康、有效、長遠發展的產業鏈條,通過將媒體內容進行科學創新,助力傳統媒體以優質的媒體形象出現在社會大眾面前,最終實現傳統媒體整體利益最大化,提高傳統媒體在市場的占有份額,搶占信息時代數據大流量。在信息全球化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要進行積極融合,通過將現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網絡信息平臺上進行信息共享,增加新媒體的信息內容,擴大傳統媒體的傳播渠道,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建立有效的市場運營機制,突破傳統媒體束縛,促使傳統媒體自身優勢與新媒體信息傳播優勢進行有效整合優化,改變傳統媒體信息受時間和版塊限制的弱勢情況,實現信息資源有效升值,滿足信息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信息獲得量的需求。傳統媒體通過將信息內容、傳播渠道、傳播方式、傳播范圍以及傳播速度進行優化整合,創新媒體發展手段,凸顯自身優勢,通過良好公信力,強化群眾忠誠度,使其以最大的優勢提高媒體市場的占有份額,增加媒體信息流量。
媒體行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助力,傳統媒體若想和新媒體實現融合發展,需要在認識高度上與時代發展同步,這需要傳統媒體從業人員整體能力提升,從而為整個媒體行業健康、長遠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隨著網絡信息時代來臨,新媒體快速搶占市場,傳統媒體從業人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職業危機,若想在傳統媒體制定良好的職業目標,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必須重視自身能力的培養。[4]從事新媒體要有敏銳的目光捕捉社會新聞熱點;具備基本的文章寫作技能;同時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強;對文案排版要有高端的審美能力;面對眾多信息內容,要能寫出吸引眾人目光的標題;要不斷吸收新知識,創造驚喜,有精彩出奇的奇思妙想;要不斷充實自己,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面對大量的數據信息要有能快速辨別想要信息的能力;要有每天工作結束后,對工作信息進行“復盤”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極大的抗壓能力。以上所講是新媒體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同時也是傳統媒體必須重視培養的專業性人才。傳統媒體在改革過程中,利用專業人才具備的技能,創新傳統媒體長遠發展的模式與理念,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高效融合,形成新的融媒體中心,從而增加新的媒體流量。傳統媒體通過不斷培養專業人才,建立專業的媒體創新團隊,通過專業媒體從業人員帶動媒體行業技術水平高效提升,通過專業人才加快媒介融合,助力傳統媒體健康、可持續發展,繼續掌握媒體“流量密碼”。
新媒體時代來臨,對傳統媒體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傳統媒體的存在價值為新媒體樹立了目標準則。因此,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要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快速有效融合,使其在融合中,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成長進步。[5]目前,新媒體有許多優點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例如新媒體的幾個優點:首先,新媒體可以“全天候”進行發稿工作。新媒體借助強大的網絡信息平臺,可以隨時將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并及時傳送到每一個傳輸渠道中,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計算機或者智能手機實時接收來自國內外的各種信息,這是新媒體時代強調的新聞時效性,而傳統媒體對信息的發布是需要特定時間限定的。其次,新媒體信息內容具有豐富多樣性。新媒體憑借全球互聯網技術,將實時信息推送到人們面前,人們通過選擇喜歡的、想要了解的信息進行查看,同時可以點擊鏈接信息獲得與所了解信息相關的內容。這是傳統媒體所不能提供的又一便利方式。再次,新媒體互動性強。新媒體可以將用戶與信息之間建立有效溝通平臺,用戶可以通過平臺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增加互動性;而傳統媒體一般只進行常規的信息播報,人們無法對所聽到的信息進行言論發表,無法與傳統媒體產生互動,從而降低人們對傳統媒體的關注度,降低傳統媒體流量。最后新媒體可以靈活轉變主體位置。通過新媒體平臺,人們可以自主選擇想要了解的信息,同時也可以變成發布信息的主體;而人們對傳統媒體發布的信息被動接收,不可以進行自由選擇。通過以上幾點敘述,新媒體的這些優勢特點都是傳統媒體可以借鑒并學習的。目前,傳統媒體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因而也在努力促進與新媒體之間的互動合作。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不僅有助媒體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對雙方的未來發展之路都有著積極推進作用。傳統媒體獲得新的流量,新媒體獲得內容價值,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目前,新媒體的優勢已經顯現,其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搶占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傳統媒體要轉變觀念,借助新媒體打造屬于自己的數字化信息平臺。傳統媒體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其信息的原創性以及信息權威性。在信息時代發展背景下,傳統媒體要借助信息技術發展的“東風”,將其推到時代前沿地帶。傳統媒體通過新媒體技術手段、借助新媒體平臺,采用新媒體渠道將自己原創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打造屬于自己的數字化信息平臺。新媒體擁有的優勢與特點,都是可以被傳統媒體所借鑒學習的。例如天氣預報播報,傳統媒體還保留原有的時間段播放慣例,照顧一部分習慣看完新聞聯播節目,接著聽天氣預報的人群;同時借助數字信息化平臺,創建自己的實時天氣預報窗口,照顧一部分喜歡網上沖浪人群隨時查看實時天氣預報,同時也增加推送業務,減少操作流程,優化體驗感受。傳統媒體經過這一系列改革,最終憑借其自有優勢與新媒體優勢,再次掌握“流量密碼”。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借助新媒體打造屬于自己的數字化信息平臺,也為傳統媒體增添新的活力。傳統媒體如電臺、電視臺以及報社等也逐漸在互聯網上開設網絡版本,有助人們方便獲取實時信息,為傳統媒體增加亮點的同時,也增加媒體流量。
信息時代的來臨,不僅為媒體行業帶來便利,同時也為傳統媒體帶來新的壓力。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融合時,不僅要學習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優勢,同時還要保持自身獨有的優勢,使其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掌握更多的媒體市場流量,獲得更大的核心競爭力。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有其獨特的優勢,首先,傳統媒體在社會公眾心里可信度更高,培養用戶可信度也相對更加容易;其次,傳統媒體所傳達的內容信息質量更優更好,因此,大部分新媒體傳播的信息多數也來源于傳統媒體。因此,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時要將各自的優勢結合在一起,最終培養用戶忠誠度。
傳統媒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融合創新。第一,注重傳播信息內容。信息時代背景下,新媒體之所以可以快速占領媒體市場,主要是由其傳播速度、方式以及范圍決定的。新媒體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傳統媒體內容進行快速整合,通過互聯網大平臺將信息傳播出去,在第一時間內將信息傳遞到社會大眾面前,直接搶占媒體傳播市場,占據極大市場份額,搶走屬于傳統媒體的流量。由此可見,若沒有傳統媒體所具有的優質內容,僅靠信息傳播技術手段,新媒體的發展之路不會長久。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若沒有優質的信息內容,終將被時代淘汰。而對信息內容的掌握,新媒體是沒有傳統媒體有優勢的,因此,傳統媒體要利用自身優勢與新媒體有效融合,贏得“流量密碼”。第二,通過公信力強化用戶忠誠度。傳統媒體在我國已經存在多年,已經在人們心中留下深深烙印,而新媒體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其憑借的是互聯網網絡平臺的便利,人們對其認識不深,雖然也可以查詢信息,但對其公信力還遠遠趕不上傳統媒體。因此,傳統媒體要抓住這一優勢,強化在公眾心中的公信力,借助新媒體平臺將傳統媒體優質內容傳播出去,同時不斷更新內容,增加內容多樣性。新媒體想要站穩媒體市場并長遠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傳統媒體的公信力,以傳統媒體內容為主要傳播內容,兩者之間要科學合理互助互利。經濟全球化時代來臨,注定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必然融合,傳統媒體壯大自身優勢的同時,也合理推動新媒體進步發展,獲得社會公信力,雙方共同獲得媒體流量。
目前,我國傳統媒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受信息技術以及智能手機普及等影響,逐漸失去媒體流量,這對傳統媒體的發展是非常不利。如何在新媒體快速普及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繼續掌握“流量密碼”,這對傳統媒體來講是非常嚴峻的考驗。因此,傳統媒體更要做好自身本職工作,同時采取有效的手段,進行市場運營機制改革,積極進行合理的媒介融合,盡最大可能地利用網絡平臺以及各類通信技術發展傳統媒體業務,最終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助力傳統媒體繼續掌握“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