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全
(山西潞安化工集團漳村煤礦, 山西 長治 046032)
供暖鍋爐屬于一種高溫、高壓壓力容器,天然氣加熱、電加熱及煤加熱等是對供暖鍋爐進行加熱的方法,通過有機熱載體或熱水、熱蒸汽的形式把供暖鍋爐中的熱量輸送出去。當供暖鍋爐運行時,供暖鍋爐使用時間越長,承壓元件就會增加,導致被腐蝕、老化的狀況發(fā)生。但是,當承壓元件磨損比較嚴重時,若不及時對承壓元件進行更換,那么承壓元件在供暖鍋爐運行時可能炸裂。由于加熱的主要方法為燃氣加熱、電加熱及煤加熱,所以供暖鍋爐有煤氣泄漏、漏電的狀況出現。因此,針對供暖鍋爐檢修維護步驟進行優(yōu)化分析。
供暖鍋爐故障檢修步驟一共分成了三步:第一步,若供暖鍋爐發(fā)生故障,要先觀察其外觀是否有顯著的燒焦印跡、裂縫,走近供暖鍋爐,并對供暖鍋爐聞一下,看有沒有異味,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這個步驟中供暖鍋爐都是處于沒有開啟的狀態(tài);第二步,在檢測供暖鍋爐時,可以使用加壓的方法,經過使用加壓泵進行加壓,對供暖鍋爐進行觀察,觀察其壓力指針顯示的示數正確與否,若在這個階段看出,供暖鍋爐的壓力是由壓力泵實際提供的與加壓泵加壓時若這兩種情況的壓力值之間有比較大的出入,就要全面檢測供暖鍋爐的成套加壓系統(tǒng)[1-2];第三步,在這個步驟,要開啟供暖鍋爐,因此,安全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準備。上面的三步即為檢修供暖鍋爐工作的最重要的過程,亦是對供暖鍋爐的故障進行維修的最重要的方式。
供暖鍋爐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具體分成兩個步驟:第一步,給供暖鍋爐進行常規(guī)的維修保養(yǎng)作業(yè),依據供暖鍋爐的種類不同,維保作業(yè)的期限也不相同。家庭使用的供暖鍋爐維保作業(yè)需要間隔180 d,清潔工作、檢測其承壓體系的封閉性以及檢測電力線路的退化情況等構成了維保工作。供暖鍋爐在工業(yè)企業(yè)應用時,與家庭使用相比使用的次數比較多。因此,把檢測工作的期限縮短到3 個月。第二步,關于供暖鍋爐里面的電力元件與承壓元件的維保作業(yè),其維保作業(yè)是針對性進行的,在這個階段檢測承壓元件與電力元件是維保作業(yè)重要的內容,在開展檢測工作時,共有2 種測試,即為空載測試、冷機測試,其冷機測試就是指在對電力元件與承壓元件的質量進行檢測時,其檢測設備必須是專業(yè)的,其供暖鍋爐必須是停機狀態(tài),但熱機測試指的是在檢測電力元件與承壓元件時,供暖鍋爐是正在運行中。結合檢測方法檢測供暖鍋爐,使檢測具有針對性。正檢測時,找出部分元器件的比較大的磨損,或把此元器件進行更換。
采取智能化設備,成套的維保工作的質量與其效率將得到提高。現在,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磁粉探傷、超聲波測厚儀檢測法、射線探傷及超聲波探傷等。操作者操作水平有限或檢測方法的選擇難以符合供暖鍋爐實際檢測工作的要求,使檢測工作效率下降。因此,當智能化設備應用于檢測供暖鍋爐工作時,需要對檢測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關于供暖鍋爐的型號與應用的場所的不同,制定檢測計劃,依據相對應的檢測計劃嚴格執(zhí)行。若其型號特定,那么檢測設備也應與其型號相對應,也必須是特定的,而且其檢測工人的操作能力要得到提升,進而保障維修工人在對供暖鍋爐內進行檢修時對故障的查找供給數據幫助。當有問題被發(fā)現以后,同樣也需要選取智能化設備用于維修供暖鍋爐,與固有的人工維修方式不同,機器維修具有更好的可靠性與精準度。
干保養(yǎng)法與濕保養(yǎng)法是保養(yǎng)供暖鍋爐的兩種方法。濕保養(yǎng)法應用過程為:第一,清洗、除垢爐膽的內部。第二,把軟化水注入倒進爐膽內部,并且其軟化水是新的,并把生石灰放進爐膛內部,把所有的爐門關上。在此過程中爐體與生石灰不能接觸,如操作人員因為其操作失誤或思想意識松懈,就會造成爐體與一些生石灰接觸,影響了其運轉質量。因此,對操作小節(jié)進行完善,使培訓全部保養(yǎng)操作人員的工作得到加強,用于清潔鍋爐內膽的毛刷必須是特制的。干保養(yǎng)應用過程為,第一,就是當鍋爐關火時,把爐水放出來,并把爐膽進行沖洗。第二,用微火把爐膛烘干,在把20~30 mm 的塊生石灰分別放在盤中裝好,并把其安放至鍋爐爐膛中,生石灰與金屬不能接觸[3-4]。安放多少生石灰,是按照爐體的容積最好是每立方米安置8 kg 最佳,把生石灰安放以后關閉全部的爐門。檢查的時間為三個月一次,若在檢查的過程中看到生石灰從塊狀變?yōu)榱朔蹱睿敲淳鸵R上停機,并更換生石灰。
對供暖鍋爐的現實運行的質量的最重要的2 個因素是對供暖鍋爐與整體的供暖鍋爐相應的維修與保養(yǎng)工作的質量。若很難保障供暖鍋爐里面的每個元器件與其相對應的承壓系統(tǒng)的封閉性,和穩(wěn)定的電力系統(tǒng)等,那么在實際使用供暖鍋爐時就會有驟然性的事故發(fā)生,進而會導致人員傷亡。因此,給供暖系統(tǒng)開展維保工作時,使用的質量監(jiān)督體系必須是嚴密的,在的維修工作時間內,應嚴格控制與其相對應的維修主要點,供暖鍋爐進行維修的質量能夠取得真正的保障。制定的實際質量監(jiān)察體系,是把本行業(yè)中的與其有關的所有規(guī)章制度當做標準,并對維修和檢修工作的詳情進行細化,加強監(jiān)管每個工作步驟。
供暖鍋爐被維修后,應該安排專人來檢測其質量,并分析檢測數據,將結果作為標準評估維修人員的工作質量,并給出評估結果;供暖鍋爐檢測為:當未對供暖鍋爐進行保養(yǎng)時,選取的放水的水龍頭應與供暖鍋爐有5 m 的距離,并采用溫度計對從水龍頭中放出的水進行檢測,并檢測其溫度的改變狀況,并把高于50 ℃水溫需要花費的時間進行記錄,繼而開展相對應保養(yǎng)供暖鍋爐的工作。當完成保養(yǎng)工作之后,對高于50 ℃水溫需要花費的時間進行觀察,并和之前的時間來對比,對比前、后兩個所用的時間是否有所減少,以此為依據來對保養(yǎng)工作的質量進行判斷。
1)維修保養(yǎng)方案的制定要按照供暖鍋爐應用的地方與每日具體工作時間。其目的就是因為供暖鍋爐中有損耗型器件,包括承壓元件、其他電器元件等,使用供暖鍋爐的次數越多,其就會增加對應的元件的損耗。
2)當對供暖鍋爐進行維修時,一定要對維修過程進行規(guī)范,按照不同的故障現象,預判故障的主要原因。
3)把供暖鍋爐打開并維修。
4)維保計劃的制定要嚴格,把每個小細節(jié)作為出發(fā)點,把維保計劃的質量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