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憲猛,何杰杰
(1.山東綠景生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2.金田產業發展(山東)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隨著城市規模化建設,施工降排水加劇了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同時,抽出的地下水資源又常常直接排入市政管道,導致了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當地供水安全和市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也加大了市政管網運行的壓力,致使與地下水資源開采與開發利用有關的環境地質災害問題更加惡化。
目前,缺乏施工降水水資源論證編制的指南和技術審查要求,報告編制者、審查者、審批者對于論證理解不一致,造成水資源論證制度實施困難。基坑施工降水與一般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不同,在確保基坑及周邊環境安全的同時,基坑施工降水水資源論證應縮減影響,在基礎條件章節應編制區域地下水在區域內所起的作用、地下水保護區劃分、地下水禁限采情況等相關內容,在取(用)水合理性章節應當明確不同的降水工藝技術合理性、經濟合理性,在取退水影響方面,設置不同的降水工藝進行計算分析,綜合區域地下水資源重要性分析要對各種用水戶的影響、水資源量影響,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確保影響最低、以保護水資源和其他用戶的權益。
依據《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施工降水應當納入水資源論證范圍,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應開展水資源論證工作。但是,施工降水項目與一般的取用地下水的建設項目不同,其取水性質、用途為確保工程施工安全、保障建筑物安全而實施的一項技術手段,取水時段受施工工期影響較大,取水影響不僅涉及到面域上水資源量、用水戶用水等,也涉及到基坑區域地面沉降、水平位移等工程技術問題,基坑工程降水的水資源論證及審批存在眾多難題。因此,探討施工降水水資源論證的關鍵技術要點,分析施工降水對地下水影響的論證方法,研究地下水保護對策,對嚴格水資源論證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施工降水是為保證施工、周邊環境安全,對特定目的層的地下水水位進行控制的應急措施,因此,施工降水的水資源論證應當弱化“取水水源論證”內容,加強施工降水方案的論證,強化施工降水對地下水及其環境影響的分析,提出施工降水水資源論證內容如下:
1)水資源條件及開發利用分析。
2)施工降水方案論證(尤其是抽水量的大小、抽水延續時間;是否帷幕;帷幕后抽水量大小等)。
3)抽水影響論證(尤其是抽水對地下水及其環境的影響)。
4)退水影響論證。
5)水資源綜合利用與地下水保護措施。
施工降水的水資源論證范圍包括分析范圍、抽水影響范圍和退水影響范圍,施工降水方案范圍、抽水影響范圍和退水影響范圍一般可確定為同一范圍,且需包括在分析范圍內。
分析范圍:應以與施工降水有直接影響關系的區域為基準,在地下水滲流特性、地下水資源保護區、地質環境保護區等基礎上,統籌考慮流域、水文地質單元與行政區域來確定。
抽水影響范圍:應綜合考慮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含水層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地下水流向,取水可能誘發的地質環境問題等,確定施工降水的影響論證范圍。當建設項目所在地水文地質資料齊全,可利用數值法、解析法進行抽水影響范圍計算,當建設項目所在地水文地質條件相對簡單,可利用解析法進行影響范圍的確定。
退水影響范圍:綜合考慮施工降水水源綜合利用情況、施工排水影響以及施工排水可能引發的防洪、地質環境問題綜合確定。
1)施工降水水資源論證等級主要決定因素有:
(1)建設項目基坑規模;(2)目標含水層類型、含水層的富水性;(3)地下水資源、地質環境保護與管理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源保護區、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保護區、地質災害條件等;(4)抽水影響:按是否對區域地下水資源及第三方用戶影響顯著程度分級;(5)退水影響:按退水的綜合利用程度進行確定。
2)施工降水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施工降水基坑位置、規模、施工工期等;(2)施工降水基坑地質、水文地質條件;(3)施工降水基坑周邊環境要素;(4) 施工施工降水技術方案的比選方案;(5) 施工降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方案;(6)施工降水技術方案通過國家、省市行政主管部門專家論證情況。
在施工降水方案論證時重點開展基坑施工降水工程的單井排水量、總排水量、地下水水位變化預測和評價,計算中水文地質參數尤為關鍵,較高級別的論證應當結合施工降水,開展水文地質鉆探和抽水試驗,確定準確的含水層的水文地質參數。施工降水應當按照排水量最小化、保障基坑工程安全的原則進行合理性確定,優選最優施工降水方案。
1)在施工降水方案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其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范圍、總排水量等預測結果,結合項目論證范圍內的水資源狀況、水文地質條件、水功能區、水資源保護與管理要求,以及相關利益方的影響等,分析施工降水對地下水及其環境的影響。
抽水可能引發或加劇環境地質問題或對環境敏感目標可能形成明顯影響的建設項目,應開展環境影響的專題論證。
2)施工降水的退水應當遵循用、滲、排的原則,首先對退水進行綜合利用,其次使用技術手段進行回滲、回灌,最后是排放。根據退水量和退水水質,分析退水對受水域水功能區、地質環境敏感區、水生態區以及相關第三方利益的影響。退水排放進入市政管網時優先排入市政雨水管網,并取得相關審批手續。
施工降水作為一種特殊的取用地下水方式,在水資源論證過程中重點對施工降水方案的論證,控制施工降水工程對周圍環境的穩定性破壞,合理布置降水井,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降低降水工程成本有著積極意義,同時也為水資源管理提供相應的技術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