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龍
(肥城市水利局,山東 肥城 271600)
2020 年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個顯著提高”目標后,肥城市即著手進行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組建了桃鄉供水有限公司,通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完成了對所有農村供水企業的清產核資,并在國資中心監管下,依法實現了資產移交和經營運營,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城鄉供水統一管理大格局。在改革過程中,著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肥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起步較早,2006 年就基本實現了戶戶通自來水的目標,并在發展過程中,根據地形地勢、水文地質等因素,以鎮街為單元建成了千噸萬人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13處,采取承包、租賃、買斷等多種方式移交民營企業運行管理,供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楚的認識到由于國有投資和民企投資混合投入、由民企為主經營帶來的弊端,因此,農村飲水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2021 年8 月份,為徹底解決改革工作后期剩余的難點、焦點問題,將領導小組組長調整為由市長擔任,并將市重點工作推進中心納入為成員單位,進一步強化考核推動作用。肥城市水利局緊跟進度,加強研判,3 次組織召開全市水利系統改革工作推進會議,3 次向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匯報進展情況;市委副書記、分工副市長4 次組織召集全市改革工作專題推進會議;市長、市委副書記3 次進行實地調研。全市上下高度重視,共同推動,對制約問題動真碰硬、紅臉出汗,現場制定解決辦法,明確解決時限,力求改革工作見實見效。
在肥城市委、市政府的引領下,肥城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與城區供水公司同等級的專職子公司“肥城市桃鄉供水有限公司”,作為縣級農村供水統一管理的機構,由集團副總經理直接擔任公司經理,抽調業務骨干14 名參與改革工作全面事務,劃撥8 名城區供水運維人員專項負責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保障工作。水利、住建、發改、財政、司法、國資中心等多部門聯合行動,組織實施清產核資等前期工作,尤其是水利局和國資中心,組織召開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座談會,并進行了3 次專題磋商座談,研究制定改革基調和方向。同時,為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體制改革細則,組織相關鎮街區、市直部門、供水單位進行了多次座談、分類磋商研判,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和利益訴求,在此基礎上于2021 年10 月份,肥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肥城市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細則》,明確按照國有資產和民營企業投資比例分類實施改革,并統籌兼顧原承包期內合理預期收益、人員安置等各類問題,特別是壓實了各鎮街區政府改革的主體責任,為改革的落地見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 年,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第一次列入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事項,水利部第一次將“農村供水保障”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肥城市率先將“飲水安全事件”納入黨建統領高質量發展定量考核,除考核水費收繳、工程建設、水質水量等常規任務外,將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目標完成情況列為扣分項,切實增強鎮街區在改革工作中的責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為解決改革難點問題,肥城市水利局實行“每周座談、周周通報”的督促機制,由水利局會同國資中心、水務集團等相關單位,每周進行現場座談溝通,對于關鍵制約問題逐項研判,協助盡快解決。2021 年11月份后,為進一步夯實改革責任,對于各鎮街區清產核資、產權回購、混合經營、合同簽訂等進展情況,報請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專題情況通報,同步報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審閱,共計印發專題通報5 期,其中,市領導簽批意見1 期。切實提高了各相關責任單位的主動性、積極性,使改革各項工作能夠順利推進。
肥城市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總投資1.2 億元,分兩期實施。2020 年利用政府專項債7 300萬元,完成了一期建設。2021 年4 月7 日,總投資4 840 萬元的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其中利用債券資金4 700 萬元。目前,正在開展竣工驗收工作。
成立了以分工副局長為黨支部書記,各參建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攻堅黨支部。在工程建設中,多次召開攻堅支部會,加強案例分析研討,對照檢查引黃灌區工程中的薄弱點,舉一反三,帶領支部黨員提高政治意識,強化宗旨觀念和群眾觀念,堅持用制度管理,按制度辦事。
成立了引黃灌區質量與安全項目監督站,派駐人員到項目工地駐點,不定期檢查工程質量情況,對重要設備和材料委托第三方檢測。每周到工地檢查安全生產情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位和問題現場督促整改。聘請了退休高級工程師,現場指導管道連接和鋪設墊層等關鍵環節,提出意見,杜絕施工單位偷工減料。
工程正式運行后,可改善灌區內0.4 萬hm2的農田,實現高效配水到田間,通過測水計量設施,實現灌溉用水按方收費。逐步實現灌區農業灌溉節水化、用水管理細致化、計量設施精準化、水費征收規范化,為打造現代化灌區奠定基礎。
在肥城全市范圍內繼續深化改革區水權分配,根據農作物種植規模和用水要求,把1.1 億m3灌溉用水指標分配到村。依據省市農業水價獎補辦法和《肥城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獎補實施細則》等文件要求,編制了《2021 年度農業水價改革實施方案》,并按照村級申請、鎮級審核、主管部分批復等程序,對管護主體責任落實、管護組織運行良好的村進行節水補貼。2021 年共補貼資金57 萬元,涉及6 個鎮街26 個村和農村經濟合作社,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節水、推動小型水利工程良好運行,確保水費收取到位、農民負擔合理。
為使灌區長效運行,不斷完善運營管護模式和農業用水管理方式。2021 年出臺了《肥城市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管理制度》,在引黃灌區骨干工程建設完成后,指導沿渠鎮街成立引黃灌區供水協會,負責管理轄區內的渠系、泵站,協商制定灌溉用水順序,安排灌溉時間,收繳水費等事項。肥城市發展和改革局和水利局印發了《關于制定肥城市引黃灌區農業用水試行價格的通知》,按照“成本費用補償、合理收益、公平負擔”的原則,將水價真正納入市場價格體系,把水價標準提高到成本水平,保證灌區長效運行。下一步,肥城市水利局將結合山東省農村供水管理精神,制定完善肥城供水統一管理制度,努力健全完善水源安全供給體系、企業運營管理體系、民生高效服務體系、供水應急保障體系和監督無縫對接體系,盡快實現肥城市“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一條龍”管理,為加快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做出肥城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