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石海芹 通訊員 周宇
沒有一種情感,比溫暖民心更為動人。
金秋時節,首鋼礦業公司文化活動中心、工人俱樂部、龍山樂園等文化休閑場所經過大修治理后重新開放。
民生,這一直接關乎職工群眾利益的工程,能夠真切折射出一個企業的溫度。為進一步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改善職工生活環境,提升職工幸福指數,促進職工和企業和諧發展,2022 年以來,首鋼礦業公司工會不斷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聚焦民生工程下大氣力提升品質,開展文化活動中心、工人俱樂部、龍山樂園、家屬區和宿舍等系列環境整治工作,用心用力把“暖”字寫好,托起了職工群眾“穩穩的幸福”。
文化活動中心、工人俱樂部、龍山樂園是首鋼礦業公司南區職工和家屬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其中的職工俱樂部始建于1977 年,文化活動中心始建于1984 年,龍山樂園于1999 年開園。由于使用年限較長,涼亭破損、道路老化、地面坑洼、排水不暢。在公司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工會將關乎職工獲得感的民生“升品提質”工程列入“幸福清單”。
三個文化休閑場所承載著幾代礦山職工及家屬的深厚記憶,如何留住“鄉愁”,做好特色化改造和環境整體提升? 礦業公司工會按照避免浪費、優化環境、綠色健康的整體方針,依照現有布局,對三個區域地面進行硬化修繕,找平后鋪設彩色混凝土和仿花崗巖文化石,同步更新配套附屬設施,讓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更有情懷、更有溫度、更有質感。工程自5 月份開工以來,目前基本完工,開始服務職工及家屬。一名職工說:“環境更加優美,設施更加完善,園內綠意盎然,園路、草坪、座椅干凈整潔,感謝公司給我們提供優質的生活福利。”
大修治理后的文化活動中心、工人俱樂部、龍山樂園等文化休閑場所地面大部分更新為紅色透水混凝土面層,讓廣大職工群眾眼前一亮。
漫步園內,曲徑通幽,亭臺錯落。怡心亭隱于林間,牡丹亭居中而立,眺遠亭風光盡收,落日斜銜,琉璃瓦下陽光普照,愜意無比,令人陶醉。亭頂內層裝飾由職工自主創作的書畫作品,襯著綠瓦紅柱,古樸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蓮花池內蓮葉搖曳生姿,錦鯉暢游嬉戲,一派盎然生機。油松、蠟梅、薔薇等60 余種數百株綠植競相開放,交互掩映,并且每種綠植“身”上都掛有標注其名稱、樹種、特點、習性的銘牌,職工群眾還可以掃碼了解獲知更多相關內容。新增設置的室外公共廣播系統,在早晚特定時段播放著優雅舒緩的樂曲,營造愜意氛圍,讓職工群眾消除疲勞,煥發精神。一名職工說:“咱們家門口的休閑勝地,比起城里的公園也絲毫不差!”
濱中家屬區建于20 世紀七十年代,72 畝地家屬區建于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兩個家屬區共有住宅樓33 棟,職工及家屬居住較為密集。由于年代久遠,前期路面瀝青面層出現松散或粉化現象,較多點位已形成坑槽;硬化面集料顆粒流失嚴重,出現大面積坑槽;樓前人行道和停車區域水泥透水磚釉面部分脫落,參差不齊。
為此,首鋼礦業公司工會組織開展整修工程,對小區主干路和樓前支路進行瀝青面層銑刨后鋪新,對人行道路和停車區域拆除后重新鋪設水泥透水磚,同步對其他老化破損的附屬設施進行更換改造,達到整齊美觀效果。
“以前濱中的路有部分是坑坑洼洼,出行很不舒適。現在可好了,道路順暢了,干凈整潔了,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靚麗了,我們的心情也舒暢了很多!”濱中小區居民李淑敏難掩心中喜悅。職工群眾的真心點贊,對工會來說便是溫暖和幸福的評判。
8 月底,礦業公司高效完成02 部隊小區2 座電動自行車車棚電源配電箱、智能充電主機、充電插口、圍欄、安全標識安裝等施工項目,可供379 輛電動車同時充電使用,徹底解決了該小區居民電動車停放難、充電難的問題,疏通了高層小區消防安全隱患與居民生活便利的堵點。02 部隊小區居民王樹彪說:“好的小區,物業管理是關鍵。2 座電動自行車車棚的投入使用,標志著小區物業管理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住在這樣的小區里,真是感到踏實、安全和幸福。”
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凝聚了民心民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一件民生實事就是一片陽光。首鋼礦業公司工會付出真心,傾注真情,辦出實效,讓更多溫暖流淌進職工心窩里,我們的職工生活就會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