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誠、徐宗懋
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10日文章,原題:美智庫兵推引戰兩岸不會上當-美國為何一直汲汲營營于臺海問題? 美國煽風點火制造紛爭,已在民進黨再次上臺后操弄6年多,推銷軍火批量強賣強買,試圖把臺灣武裝成豪豬,甚至烤乳豬。美國二直復制國際案例,賺到戰爭財也制衡大陸在全球的影響力,這些都是不爭事實。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落敗,臺北“立委”職缺補選又失利,或許是綠營的一蹶不振,讓美國不再客氣,加強力道透過軍事領域專家學者的言論來支撐其一切所作所為。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近日公布兵推結果,想定2026年解放軍攻臺將“以失敗告終”,但要滿足“臺軍有能力施以源頭打擊”、“美國第一時間必介入”、“美軍完成部署大量反艦導彈”及“可使用所有駐日基地”四大條件。
可是,這些假設性前提難以一應俱全,且仍然不離“對臺軍售”及“引戰兩岸”,而且直接把日本拖下水。美國真的還沒認清現實,那就是中國不會輸,美國不會因此占到便宜,因為兩岸同胞最終將會以和平的實際行動,來粉碎霸權帝國的野心。(作者何溢誠)
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10日文章,原題:美國兵推的誤區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近日兵推解放軍攻臺,但嚴格來說,兵推結果的前提在現實中都不存在,所以一旦真的發生戰爭,兵推有極大的誤區。
戰爭是政治矛盾的總爆發,戰爭的節奏和結果,除了武器因素之外,更關鍵的是交戰雙方的集體政治意志。武器兵推的誤區在于無法衡量人心。
首先,美國在俄烏沖突中絕不愿意美國軍隊直接和俄軍交手。即使最近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對臺灣提供武器,卻還要臺灣民眾埋單。美國并沒有與中國大陸正面作戰的政治決心,兵推的第一個前提就已經不存在。
日本政府更是裝模作樣。日本曾侵略中國,殖民臺灣,情感債到今天都還沒有還完。日本如果介入,會勾起中國人的新仇舊恨,會激起戰爭怒火。今天的日本政府還不至于愚蠢到那個程度。
最后就是臺灣本身。盡管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稱大陸改變現狀,但真正改變現狀的是他們。兩岸曾經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維持半世紀和平,從冷戰到交流共榮。然而,民進黨當局走“臺獨”路線,立刻掉入李光耀所說的“彼此碰撞的深淵”。
民進黨當局煽動年輕一代仇視中國大陸,扭曲臺灣歷史,美化日本殖民主義。事實上,近年希望共產黨狠狠教訓“臺獨”的人激增,何談團結一致呢?
總之,美方的兵推更多的是政治宣傳;并沒有現實意義,因為作戰所需要的政治意志并不存在,如果有,也遠遠不足以支撐勝仗。(作者徐宗懋)
環球時報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