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肇邦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對于中國人來說,年味的最主要來源之一就是春節美食。港澳是東西方傳統交融的地區,春節美食中西合璧,豐富多彩,但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有個好彩頭,寄托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撈起:這道菜由生魚片和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蔬菜組成,并配有醬汁,好吃而且色彩繽紛,這道菜雖然是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興起,但當地華僑帶回中國后,特別是在港澳地區,更有超越原版的氣勢。“撈”這一個字在廣東話里,有上升和進步的意思。在如今的港澳地區,撈起通常是過年的第一道菜,家人朋友圍在一起,互祝“風生水起、平平安安”。
為什么會流行起來呢?第一個原因,這道菜會帶動大家一同收到祝福并感到快樂;第二個原因,每一種材料也有其含義,例如三文魚代表年年有余,而魚生更加有生機勃勃的意思。紅蘿卜絲,代表的是鴻運當頭。
在港澳地區,這道菜也會加上鮑魚或者三文魚等更加高級的魚生,有時還加上金箔等,使菜式更加豪華,而且代表著更上一層樓。一般情況下,在開年的時候,這是一道必吃的菜。
步步高升:在港澳地區,必吃的新軍糕點有“四大天王”,分別是年糕、蘿卜糕、芋頭糕和馬蹄糕,,這個排名在港澳來說是有先后之分的。因為“糕”為“高”的諧音,過年吃“糕”有“步步高升”“年高”長壽的好彩頭;所以年糕(椰汁和糯米為主要材料)即使并不是每一個人在味道層面的第一選擇,但是從彩頭來說,新年絕對值得吃。
說起何為好吃的糕,筆者以在味道層面最受歡迎的蘿卜糕舉例。蘿卜絲和迎的蘿米糕卜以七三比例搭配,一條條清爽的蘿卜絲,再搭配軟綿而不松散的米糕。人們在澳門的“永利軒”便能品嘗符合上述要求的蘿卜糕筆者認為, 港澳地區的做法在世界上任何地區,都可謂數一數二。因為,蘿卜絲會出水,如何把米糕和細細的蘿卜絲融合在一起,港澳地區有其獨門秘訣。同時,澳門的蘿卜糕口感會比香港的精細。傳統的蘿卜糕食材就是蘿卜絲米糕和臘肉,但是傳到港澳地區,有一些升級版,例如用巴馬火腿或日本元貝。談及年糕,筆者也見過沖繩黑糖椰汁年糕在過年時出現。
發財大好市:在廣東區域,發菜是春節開年必備的,因為發菜諧音“發財”,新年伊始,自然要吃出恭喜發財的好彩頭。營養豐富的蛙豉,諧音“好市”,新春吃蛙豉,寓意新的一年好市、牛市,投資股票獲利。在港澳地區這道菜又有所級。首先,一三定要生菜在底,襯托起生財之財氣,而且還會加上花膠、海參、鮑片、大花菇等寓意旺上加旺。不過吃這道菜,雖然看似簡單,但是無論在家中吃還是去中式酒家品嘗;都是一個考驗。因為從2000年起,國家已禁止采集及出售發菜這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市面上買到的大多是人造發菜。由于發菜比較稀有,而且在新年期間有很多不法商人將一些用海藻或者綠豆制俄的“假發菜”售賣,所以,中式餐廳的大廚面臨很大的壓力,也很考驗眼光。
另外,蛙豉也有“內卷”的情況?,F今宴客的時候,為了凸顯貴氣,人們通常都會用金蛙。金蛙與蛙豉不同,蛙豉曬的時間較長,比較干爽,但金蛙豐滿濕潤,而且甘香。因此在港澳地區,無論是口感還是外觀,金蛙都有逐漸取代蛙豉的趨勢。
花開富貴:在港澳地區,有些家庭喜歡在大年初一吃齋菜,取名花開富貴的菜式也是春料主節要常見的。有冬菇材、竹笙、云耳、百合片等齋菜,搭配調味醬料,令齋菜變得可口。這道菜也有一個寓意,即人們生年初一午餐或者晚餐吃一頓素菜,不殺生,積善德,以清白之軀邁向新年。這道菜有兩種吃法,第一種是以豆腐皮包裹所有材料再鋪成花開的形狀;第二種是用竹笙和其他素菜,繪制成一幅漂亮的圖畫,增加美感,送上祝福。
油角:在香港,人稱“角仔”,寓意財源廣進、家肥屋潤,是廣東一帶過年獨有的小吃,形狀似古代的元寶。材料主要有面粉、花生、芝麻、糖以及豬油,在港澳地區已經流行了超過大半個世紀。這是比較傳統的小食,在年輕一代的眼里比較不健康。如果大家在.港澳地區見到油角,筆者會極力推薦大家去品嘗,因為已經較罕見。在香港,人們想吃油角,可以去旺角女人街或者深水埃碰碰運氣,如果在澳門,則可以去新馬路?!ㄗ髡呤前拈T高校餐飲旅游助理教授)
環球時報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