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津璇
(德州市陵城區水利局,山東 德州 253500)
德州市陵城區位于潘莊引黃灌區下游和李家岸引黃灌區西部邊沿地區,受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影響,相對干旱,降水量偏少。由于地處華北深層地下水漏斗區,深層地下水超采嚴重,且含氟量超標;淺層地下水多為苦咸水,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陵城區克服了飲用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困難,經過多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目前已基本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實現了向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提供“同源、同網、同質”的全天候不間斷供水,飲水安全工程總覆蓋率達100%,總入戶率達100%。
為保證工程的長久運行,陵城區城鄉供水工程由區自來水公司負責統一管理。區水務局組織創立了陵城區農村供水管理處,負責監管陵城區自來水公司供水的各個環節。各鄉(鎮)村成立了鄉鎮供水管理辦公室和村級供水管理組,配合自來水公司對供水工程進行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過程監管。
陵城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以丁東水庫為水源,由陵城區水廠處理后通過3條主管線送水至各級用水單元。為達到標準水源水質要求,丁東水庫管理處制定了專門的水質檢測制度和計劃,水源水質檢測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檢測記錄保存齊全、完整。
陵城區制定出臺了《陵城區城鄉供水管理辦法》《陵城區農村公共供水工程維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使項目管理更加規范化、制度化。
陵城區根據德州市物價局的相關規定,制定了供水價格,城區居民第一階梯供水價格為2.95元/m3;農村居民不實行階梯水價,不收取水資源費,價格為2.56元/m3。并且開發應用了遠程抄表系統,以村為單位按月收取水費。目前,陵城區水費收取率在99%以上。
一是開發并運行陵城區供水網站,及時發布相關法律法規、上級文件、服務承諾、水質信息等信息,方便用戶搜索查詢。二是建立專業的維修搶險隊伍,制定專業的應急預案,配備專用維修車輛、送水車輛,設立“116”供水服務監督電話等,保證全天24 h供水。三是加強對供水管網的監測,一旦發現問題,可通過GPS精準定位,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搶修,最大限度減少停水現象發生。
為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城鄉公共供水突發事件,陵城區編制了《陵城區城鄉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建了一支由水務、住建、城管、環保、公安、疾控中心等多部門聯合的城鄉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隊伍,配備了應急送水車、應急水質檢測車、搶修車、應急水處理藥品以及各種應急搶修管材管件、工具等,并定期組織應急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救援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提高城鄉公共供水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陵城區成立了以區長任組長,分管區長為副組長,水務、財政、發改等部門及各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陵城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飲水安全工程的組織、協調工作,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順利實施。
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播放飲水安全專題宣傳片、干部走訪入戶等方式,積極宣傳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提高群眾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工程建設資金中群眾自籌部分按400元/戶收取,其余由上級補助和地方配套資金組成。在工程建設中,專人負責對資金進行管理落實,保證資金使用合理、配套資金及時到位。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兩區同建”工程更好地銜接,依據農民居住社區規劃情況及工程建設進展情況,不斷調整完善規劃,合理布設供水管網,堅持“社區建到哪里,自來水就通到哪里”,保障供水工程的有效建設和使用。
由陵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局作為項目法人,推進工程的前期準備、資金籌措、招投標、項目管理等工作,財政局負責監管資金的使用。在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過程中,所有的管材、管件、設備、材料均經過公開招標程序,全部采購于知名品牌。并建立嚴格工程監理制度,由專業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公司承擔工程監理工作。工程質量監督由德州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全程負責,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