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劍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 桂林 541006)
虛擬現實技術是由三維圖形生成、仿真技術、傳感技術、顯示技術、云計算等多種尖端技術領域組成,是一個具有很強的交叉性且跨學科的領域[1]。常見的虛擬現實系統包含了圖形生成計算機、軟件系統、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和顯示設備等。最早起源于1929年,由EdwardLink為訓練飛行員而設計的模擬器,實現了飛行員的感官體驗。隨著實踐與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尤其在21世紀后,虛擬現實技術發展迅速,軟件系統不斷完善[2]。
虛擬現實技術超強的仿真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以往必須親身經歷才能了解環境的模式得到了改變,是拓展自己的認知的有效途徑。其特性也為產品開發者和最終用戶之間的實時和體驗性交流提供了一個優越的數字平臺。目前,虛擬現實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事、醫學、設計、教育、影視娛樂等多個領域。例如,波音公司在設計777型號飛機時引入了VR技術,使其研發周期比以往縮短了大約38%,有效降低成本。
我國高度重視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截至2016年,教育部已批準300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國內學者王剛也對坭興陶產品設計虛擬仿真課程體系建設進行了探討與實踐,并表示這為創新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提供了有效途徑。虛擬現實技術以視覺的形式創造了一個自適應的多維信息空間,它為我們創造和體驗虛擬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坭興陶起于唐,盛于清。以制作精良,性能優異的特點聞名于世。其“窯變”妖嬈神秘的藝術效果,深受藝術家與收藏家的喜愛。坭興陶發展至今,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截至2017年底,欽州坭興陶行業企業和經營主體已有309家(戶),全年完成生產總產值約5億元。而同期的紫砂陶產業,企業和經營主體擁有12000多家,相關產業配套人員6萬多人。從當前情況來看,欽州坭興陶產業規模還比較小,受產品種類傳統與單一、工藝發展水平受限、宣傳力度薄弱和人才的缺失等問題的影響,其發展到了瓶頸。
在現代工業化模式的沖擊下,傳統工藝面臨嚴峻的發展形勢。目前坭興陶產業的種種問題阻礙了坭興陶產業的發展。意識到這點后,近年來欽州政府對坭興陶產業加大了扶持力度,制定并實施相關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構建“政府”+“民間組織”共同推進產業發展新模式。先后成功組建了坭興陶產業發展基金、坭興陶技術創新聯盟等相關協會聯盟[4],促進坭興陶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引導坭興陶藝產業的傳承與發展。
欽州地處中國沿海西南端,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與東南亞國家合作交流甚廣,貿易額持續擴大。如今北部灣經濟帶的發展更是進入了快車道,經濟帶快速發展的同時亦可帶動坭興陶產業的發展與創新。此外,坭興陶在陶土資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據有關部門勘探結果,欽州坭興陶土總儲量達15億至17億m3,約30億t,是紫砂陶的3000倍。
“東泥軟為肉,西泥硬為骨,骨肉相融益,自得坭興陶”指的是坭興陶泥料的選取,一件優秀的坭興陶作品成功的背后,是匠人數年乃至十幾年經過不斷練習的結果。坭興陶全流程的制作工藝極其繁瑣,加上燒窯的不可控性,導致一位資深師傅的培養,需要耗費數年時間。“學期長,成才期更長”與“變現難”的特點,打消了現代年輕人學習坭興陶制作的意愿。目前坭興陶師傅的培養主要靠家族的傳承以及區內高校設置的陶藝課程。借助虛擬現實的具有交互式展示的特點,可將坭興陶的制作流程完整地進行虛擬展示,為坭興陶從業者的學習提供幫助,縮減練習時間。相比傳統的面對面講解、文字或局部視頻的展示方式,VR技術擁有以下幾個特點:
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對視覺的記憶遠勝于書面文字。利用虛擬現實交互式的展示平臺,用戶可以輕松應對各種場景,并對各種細節進行把控,并可以無縫體驗虛擬現實環境。另外,用戶可根據虛擬展示系統可重復再現的特點,有效地進行針對性培訓與練習。
一件坭興陶制品從最初的拉坯到最終的燒窯和出窯,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構建虛擬陶瓷制作工藝流程體驗展示系統,給予用戶主動調整視角和選擇信息權限。用戶能夠充分感受其工藝的魅力與各個工藝的細節,利于陶瓷初學者的學習,縮減其學習時間與用料成本。
雖說坭興陶具有泥料儲量大、產品性能優異且具有獨一無二的“窯變”效果,但與同行業的宜興紫砂、景德鎮陶瓷等競品名聲稍顯不足,在普通老百姓間的影響力稍遜。用戶通過在博物館、科研教室乃至商場的VR展示平臺,以交互式、沉浸式的體驗與感受,讓用戶更詳細、更充分的了解坭興陶的整個制作過程,感受其魅力,從而擴大其影響范圍。
坭興陶的制作工序達數十種之多,整個流程下來,往往需要占用較大場地,在燒窯和晾坯這兩個工序上更為顯著。然而采用交互式的虛擬展示方式進行教學,就打破了場地的限制。幫助學生實現他們的教育目標。學生在教室中進行虛擬體驗時,沉浸式體驗坭興陶技藝的精湛。
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入使得坭興陶燒制技藝的展示找到了突破口,打破了以往“實物+圖文”的傳統展示方式,同時,這一技術的融入為坭興陶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活力的源泉。工藝的還原性、真實性、文化性以及科學性是虛擬展示設計的靈魂,在尊重地域特征及文化內涵闡釋的基礎上進行展示設計,給予坭興陶工藝流程展示真實的還原與完善的藝術性表達。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積極研究和實踐,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對于虛擬展示教育與傳播的研究,仍處于萌芽狀態,針對如何將虛擬現實技術正確運用到教育及傳播領域,還需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