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福元, 曲朝峰
(中國寶武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3)
中國寶武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全文簡稱“太鋼”)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和不銹鋼產業一體化運營的平臺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太鋼已成為全球不銹鋼行業和綠色發展的領軍企業。
太鋼地處山西省會太原市(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建成區,屬于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重點控制區;太原市東、西、北三面環山,導致了區域環境容量大幅降低,且由于冬季取暖的原因,環保壓力更為突出。太鋼經過80 多年的發展,“十里鋼城”逐漸被不斷擴大的太原城區所包圍,成為一個典型的都市型鋼廠。基于太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嚴格的城市發展需求,因此要求必須打破常規、推行綠色發展,提前實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實現“高于標準、優于城區、融于城市”目標。
太鋼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成為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標桿,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認可。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新論斷。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也標志著藍天保衛戰進入了新的攻堅階段,鋼鐵行業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近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出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于2019 年4 月以環大氣[2019]35 號文下發《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根據超低排放的相關政策要求和區域所承受的環保壓力,太鋼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已成為勢在必行的生存與發展必由之路。
全工序快速推進,實現高標準、高水平超低排放A 級企業創建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現,太鋼以“持續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實現環保績效由優秀邁向卓越”為己任,對照《意見》和《關于做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提前規劃形成優于超低排放的《太鋼卓越環保實施方案》,對太鋼全工序的超低排放相關設施進行超前布局、提前管控。并逐級分解落實責任,強化過程管控,加強責任落實,制定《太鋼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過程量化評價考核問責辦法》,建立了有序的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工作體系。
按照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關于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結合太鋼實際,太鋼對超低排放改造超前策劃,按照“立項實施類、維修費實施類、管理強化類”三大類,超前研究制定《綠色發展升級版實施規劃》。并依托環境保護委員會實施頂層設計,梳理形成一大批項目,發揮環委會研究、部署、指導、協調作用,快速推進《綠色發展升級改造項目實施計劃》。
針對需要實施的項目,組織集中優勢力量,克服重污染預警、冬季氣溫低等影響,優化調整項目、推進實施計劃,嚴格按照目標進度,按周召開綠色發展升級項目協調會,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進行24 h作業,強化施工組織,緊盯關鍵環節,對項目月計劃、周計劃進行協調、安排、檢查、落實,環保項目倒排工期穩步推進,加強信息溝通,嚴格落實安全、質量措施,確保項目按期、優質、高效完工。
1)生產系統。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A 級績效,強化生產操作、設備運行、廠容5S、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運輸車輛清潔化管理;注重前后延伸,構建采購、營銷綠色供應鏈。
2)生活系統。實施生活后勤系統卓越環保行動,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廚余垃圾高標準處理、廁所清潔化提升方面先行先試,逐步覆蓋綠色出行、綠色辦公、環境衛生等方面,建立并形成全面的生活系統卓越環保管理機制。
3)生態系統。完善生態綠化管理制度,堅持管理統籌、協同共享原則,打造高品質廠容,構建有序、有效的綠化美化管理體系,推動全公司生態建設向卓越邁進。
4)在超低排放實施和綠色發展實踐中創新構建起“1125”綠色發展模式。即樹立1 個理念——鋼廠與城市是和諧發展的“共同體”,確立1 個目標——建設冶金行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示范工廠,依靠“2 個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拓展“5 大功能”——產品制造、能源轉換、廢棄物消納處理、綠色技術輸出、綠化美化。
為確保綠色發展升級目標按期實現,推行環??己藛栘煓C制,完善環保指標體系和責任體系,制定《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過程量化評價考核問責辦法》,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強化過程管理,逐月對公司綠色發展工作推進量化評價考核問責,分別針對立項實施類項目、維修實施類項目、管理強化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量化打分評價,根據打分評價結果,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管理失察失誤、主管工作推進不力導致工作任務未按要求完成、給公司造成不利影響的責任人實施考核問責,問責分為責令檢查、警示談話、核減績效薪酬、降職處理等方式。
全面深入快速完成以燒結機頭煙氣超低排放改造等為代表的有組織排放深度治理項目,主要污染物在滿足超低排放要求基礎上按優于超低排放指標進行內控;完成一次料場山墻建設、渣場露天堆料區域封閉為代表的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項目,實現所有散狀物料入棚入倉,有效控制粉塵逸散;完成以鐵前物流為代表的清潔物流項目,實現物料運輸高效化、綠色化。
重點針對焦化、燒結、煉鐵、煉鋼等在生產作業過程中有粉塵逸散且具有完整圍墻(圍擋)、屋頂結構的封閉車間進行嚴格管控,車間門窗在非必要時必須關閉,保證車間外部“看不見”煙粉塵排放。管控標準方式為在車間窗戶、排氣口等處對車間無組織粉塵排放情況進行動態監測。
嚴格露天堆存物料揚塵管控,露天物料堆存全苫蓋,作業設備清潔無積塵,區域道路地面見本色,周邊區域無污染,并采取灑水、噴淋等綜合抑塵措施。
所有工程施工工地嚴格執行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標準,即:工地周邊100%圍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物料堆放100%覆蓋,細化落實各項措施,防控施工工地揚塵污染。
制定《太鋼集團本部道路運輸車輛清潔化管理責任追究考核辦法》,按照“誰用車,誰管理”的原則,建立了責任清晰、監管有力、處置快速、簡潔高效的管控機制。各專業管理責任部門履行專業監管職責,啟動了“車輛輪胎‘烏黑光亮’清潔運行”專項督查,各車屬單位和用車單位要嚴格落實車輛保潔主體責任,確保廠區運輸車輛達到“車光貨亮、溝槽見底、設備見本色、散料全封閉、排放合格”清潔化標準。其間主廠區內物料承運單位均設置了車輛清洗設施,建立定期洗車和維護保養機制,保證車輛輪胎、車身、車底干凈,保證車容整潔。
為全力快速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推動公司環保由優秀向卓越升級,建設更高水平的綠色鋼廠,在18個重點區域安裝加密降塵裝置,通過監測區域降塵量的變化,剖析造成其周邊大氣清潔度污染的成因,實現揚塵的定向管控,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專項抑塵措施。
采用國際先進的軟件技術,開發符合技術要求的系統平臺,保證系統穩定性和易用性。系統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增加新的設備或系統,數據庫能夠隨之擴展對數據進行增加、完善;同時隨著業務需求的增加、技術的進步,系統能夠兼容新的功能模塊,從而滿足業務的需求。
建立無組織排放、治理設施集中管控系統(監控平臺),記錄所有無組織排放源附近監測、監控和治理設施運行情況以及空氣質量監測微站監測數據,實現對監測、治理設備進行集中管控,實現無組織排放的“有組織化”管控。
利用云計算、智能識別、通信以及大數據等技術,建設超低排放智能管控一體化平臺。實現各監測點的空氣質量實時監測和視頻圖像實時監控以及污染物治理,為環境管理提供信息化管理工具和展示平臺,為各管理人員實時把握廠內污染排放情況和環境質量情況提供信息化工具,提高環境優化管理效率。
為實現日常管理與超低排放的有機結合,對視頻監控系統進行了重新布設,對在線監測系統進行重新整合,新構架了TSP 系統和微站系統,且增加對VOC和廠區降塵的監控,實現更有效對廠區環境監控,提升環境質量。
實現自主創新,指導各單位完成加強自動監控、過程監控DCS 設施建設。燒結機機頭、燒結機機尾、焦爐煙囪、裝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干法熄焦地面站、高爐礦槽、高爐出鐵場、鐵水預處理、轉爐二次煙氣、電爐煙氣、自備電站排氣筒等均完成安裝分布式控制系統(DCS),記錄環保設施運行及相關生產過程等主要參數。
超低排放管控平臺按照精準管控、科學管控、依法管控的原則,對超低排放無組織排放源清單中所有監測、治理設備及其相應的廠界、道路及重點污染區域空氣質量微站數據、TSP(總懸浮微粒)數據進行集中管控,并提供監測預警、報警、歷史報表導出等功能,實現對無組織排放的實時監測,及時且有效地掌握無組織排放的分布、濃度,以及變化規律等,依據這些有效數據結果進行智能化、科學化的“有組織化”管理。
國家級權威評估機構對太鋼進行了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清潔運輸評估監測,評估結論認為太鋼不銹滿足超低排放A 級企業標準要求,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出公告認定太鋼不銹為超低排放A 級企業。
1)環境效益。太鋼2019 年超低排放邊改造邊見效,全廠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體下降50.6%,2020 年超低排放常態運行,大氣污染物總體下降71.8%;在物料存儲、物料輸送、生產工藝等方面的無組織排放達到了全面有效控制;清潔運輸比例穩定達到80%以上。
2)社會效益。太鋼是國內鋼企、也是中國寶武首個全流程全面達到超低排放A 級并經過政府認定的企業,先后接待中國寶武旗下的寶鋼股份、中南鋼鐵、馬鋼集團、八一鋼鐵和張家港浦項、安陽鋼鐵等公司的超低排放技術交流,為中國寶武和其他鋼鐵企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