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在“禁賽令”“雙減”等政策背景下,小學奧數比賽的舉辦方式和隱秘程度大大升級。隱在比賽背后的主辦者、作為中間商的培訓機構、被家長追捧的命題者……在小學奧賽衍生的“地下教培經濟”鏈條中,參與的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掘金“密碼”,而為此“買單”的則是眾多家長。
@南方網:公開的違規競賽走向地下,搞變異、違規競賽,受到部分家長的“追捧”,部分原因是,一些地方還沒有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嚴格做到不得將任何競賽獎項作為升學依據,還存在幼升小、小升初“密考”。
@新京報:加強競賽管理的背景下,隱形、變異競賽依舊有市場,是下一步治理“競賽熱”需要注意的走向。
@網友“操心的老母親”:能不能別再卷了……
據報道,在社交平臺上,有關醫院制劑的分享內容下方,不少網友留言詢問價格、使用效果,以及能否網上開藥、代購等。針對這些需求,一些搜索網站、自媒體賬號、購物平臺上也出現了對醫院制劑的推薦內容,并有用戶稱可以代為開藥郵寄,收取一定的跑腿費和郵寄費。
@新京報:有人臉上長了痘,便去社交平臺上買“祛痘神藥”;有人受傷后留下后遺癥,便去買“國家運動員專用創傷乳膏”;有人患胃炎,便去買“××醫院研發的胃炎克星”……有需求就有市場,代購們“潛伏”在社交平臺,尋找有代購需求的消費者,再以超出官方售價數倍的高價售賣,賺取暴利。
@中國青年報:醫院自制的“明星小藥”,多是處方藥,使用之前必須由專業醫生檢查判斷,否則很容易出現藥物濫用等安全風險。
@網友“冬天是告別的季節”:有病去醫院,請醫生對癥下藥,不可盲目迷信“明星小藥”。
交通運輸部日前公布《鐵路旅客運輸規程》(以下簡稱《客規》),記者注意到,新《客規》圍繞兒童票銷售標準、群體優惠(待)票、改簽和退票等票務重點環節進行了修訂完善。其中,兒童票銷售將區分車票實名制和非實名制兩種情形,分別按照年齡和身高銷售兒童票。《客規》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華聲在線:無論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還是我國相關法律,界定未成年人的唯一標準是年齡。他們與成年人的最大區別,是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不足,與高矮胖瘦無關。以年齡為兒童票優惠的標準,也是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
@南方網:鐵路部門打破“以身高論票價”,實行兒童火車票“雙軌制”,具有示范意義。我們期待更多公共交通、公共場所領域“抄作業”,讓普惠之光照耀所有兒童。
@網友“一朵睡蓮”:我家那個超高超重的孩子終于能買上兒童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