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瑾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年來,人們越發重視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裝配式建筑與以往的建筑施工來講,把大量混凝土結構于工廠中進行預制,能夠大量縮減施工現場的澆筑作業,能夠有效節省能源的不必要消耗,降低了施工現場所形成的建筑垃圾,能夠充分滿足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普遍應用。但是因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存有諸多不足,唯有對其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展開深入研究,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其整體施工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展開深入研究。
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的運用主要是通過現代化工程施工的需求作為出發點,把建筑工程在實際施工時會應用到的各個構件預先在工廠展開加工與生產。施工單位在準備生產環節時,首先會設計出構件生產圖紙,其中主要包含外墻構件、梁構件、柱構件等,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的各個構件幾乎都能夠于工廠中預先進行生產,接下來施工單位再與建筑工程設計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對已經生產完成的構件展開質量方面的檢測,待其符合驗收要求標準后,再將構件運送到工程施工現場之中,將其作為施工構件進行應用。在此過程中,施工單位應當保證工廠所生產出來的構件能夠全面符合建筑物具體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性能以及各個參數的需求,將其運送到工程施工現場之后展開現場的安裝。而且由于各個零部件與結構都需要應用專車展開運送,考量到運送車的類型與運送路線、構件擺放等諸多問題,施工單位應當對運送車輛在運送過程展開有效的安全防護。從總體角度來看,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和以往的施工技術之間相比較而言,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之中的墻體質量相對較輕但是比重較大,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更為方便,能夠明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縮減建筑施工企業資金成本的投入力度。而針對控制成本與提高施工靈活性這兩個方面來講,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具有極大的發揮空間。再加上我國如今提倡綠色、環保發展,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能夠積極響應綠色建筑施工觀念,是如今現代化社會極具環保價值的一個施工技術,由此可見,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具有十分明顯的實用性優勢。
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之中的運送構件主要是指構件由工廠進行生產再將其運送至工程施工現場展開施工的一個過程,施工單位在對構件進行運送過程中,應當應用專業的運送設備,并且在運送車輛中對構件進行加固,待運送到工程施工現場之后再展開構件的裝卸,并預先配備好緩沖的材料,確保運送進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依照預先制定好的計劃與路線展開運送工作,車輛在展開運送過程中應當防止出現緊急剎車等一系列情況,避免對構件質量帶來損害。針對預制構件吊裝問題,施工作業人員應當預先對預制構件能否符合相關要求標準進行檢查,并檢查兩邊支撐架,依照起吊要求來選取恰當的方法,待準備好恰當的起吊點之后,再觀察支撐點高度與鋼筋的實際位置,當上述內容確認無誤之后,則可以展開構件起吊作業。施工作業人員在對墻板預制構件進行吊裝時,應當對墻板展開一定的保護措施,由于板面相對較為脆弱,十分容易在運送和吊裝進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衡而發生損壞等一系列問題。
施工作業人員在展開混凝土施工之前,應當對混凝土有關構件和構件模具能夠滿足工程施工的實際要求進行全面檢查,應當將各個部分的構件和工程施工設計標準之間相對應,讓其能夠充分符合混凝土澆筑的實際要求標準,并且對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成品展開檢驗,待其檢驗符合要求標準之后,再刷上隔離劑,實施接下來的混凝土澆筑操作。另外,在展開混凝土澆筑進程中,施工作業人員應當嚴格控制好混凝土澆筑的速度以及澆筑的高度,在對構件均勻完成澆筑作業之后,施工作業人員應當對構件展開全面的監測作業,若是構件中存有變形的情況,施工作業人員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對構件的表面展開磨平操作,特別是構件的表面若是存有毛茬的問題,需要與養護要求標準相結合,對其展開科學、合理的處理。
將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運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之中,和以往建筑結構的施工技術相比較而言極為不同,施工作業人員應當充分考量到建筑物的質量與其安全性。因此在具體的工程施工進程中,應當對構件性能提出嚴格要求。一方面,在工程實際施工中所需要應用到的構件應具備良好的彈性狀態,其連接位置不能有較大縫隙,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滲能力,構件中間連接的部分不可存有裂縫情況,本身應當具備良好的修復水平,才可以有效加強連接位置在經過損害后的抗連續破壞性。因此,將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運用到工程施工現場之中,對構件的質量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標準,需要相關企業單位高度重視起構件質量的要求標準,才可以有效確保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將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提高,施工技術必須要做到全面有效地提升。為此,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要有效地分析施工技術流程,制定出符合施工現場工序要求的技術流程,為質量提高做出一定的促進作用。整個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不同于傳統的結構施工,作業內容有大量的工作時間是在工廠進行。因此,要將工廠內的質量把控也作為一個重點關注對象。在進行裝配式結構構件預制的過程中,要對其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重點分析各種影響質量的不良因素,做到將質量能夠有效地提高和保障的程度,在結構構件預制的過程中,構件主要由鋼筋和混凝土構成,其作用主要作為結構的受力,主要的抗壓和抗拉作用都由構件來承受,結拉力的主要影響材料為鋼筋。為此,在鋼筋的布置和設計上,要保證其受力性能能夠全方面達到設計要求。對鋼筋的間距、綁扎以及保護層要求,都要合理地進行控制。在澆筑完成預制構件之后,應當要對其展開科學、合理的養護作業,必須將其養護到一定的強度之后,才能進行吊裝運輸,否則會因為吊裝過程中對強度的影響產生破壞,造成構件出現裂紋影響安裝使用效果,運輸的過程中,不能將運輸的構件疊放太多,尤其是重量較大的構件。一般情況下,構件與構件中間要用有效的防震材料進行鋪墊,避免構件產生互相撞擊,運輸過程要盡量保持平穩。構件到達施工現場之后,相關人員應當第一時間內對其進行驗收和保管,構件卸車的過程中,要有效地對卸車過程進行監督,吊裝方案進行嚴格要求實施,保證每塊板材和柱等施工材料,都在設計好的吊點進行掛鉤,避免在展開吊裝過程中出現受力不均勻的情況,而引起結構變形破壞結構性能。預制構件安裝要在技術指導下進行,將所有的預制構件都抵達運送至工程施工現場之后,安裝過程要有優先順序,合理地對應先安裝的構件進行安裝,避免安裝順序混亂,導致安裝過程中某些構件受到超過設計值的大荷載,造成構件損壞的情況。
裝配式建筑施工不同于傳統的結構施工,雖起到的荷載和使用效果基本相同,但就安裝過程和施工過程而言,有著極大的區別和不同,進行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其施工技術主要為工廠加工過程運輸以及現場安裝,在其設計方面,有著極大的難點問題,因設計環節要考慮到工廠所設計的構件與現場施工環境進行有效契合,既要保證構件能夠符合現場施工的環境要求,又要保證構件能夠承受設計所制定的荷載要求。為此,對于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技術難點,要在設計過程中進行一定的優化,保證后續施工過程中不會因為設計方面造成相應的困難。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的構件都是由傳統的現場澆筑改為吊裝安裝,在此過程中,大多數的施工時間改成了吊裝作業和安裝作業,對于吊裝過程要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是對質量提高和保證的一項重要控制過程,吊裝能夠對構件的受力情況進行改變,如果并未對其展開有效監督和要求,那么在吊裝過程中,為了使施工速度加快,很可能對吊點的技術要求進行忽略或者改變,將吊點減少或者掛到便于掛鉤的部位,這種情況下在吊起構件之后,由于吊點的安裝不合理,會造成所吊起構件的受力失穩狀態,容易對結構產生不均勻的拉力,使結構構件受到設計參數之外的不均勻受力,很容易使結構的原本受力情況失去穩定性造成結構的損壞。在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還要有效地與機電安裝等工程進行良好的配合。因此要給安裝配管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其進行隱蔽工作內的施工和驗收工作,同時裝配式安裝過程中,要有效地避免結構安裝對線管造成二次破壞。由于所安裝的構件很難進行整改和移動,為此要確保安裝過程中的精度,對過程中的測量放線和標高控制一定要有效地進行掌握,一旦裝配式構件整體安裝完成,就失去了可以調整和整改的余地,為此,安裝部分構件之后,就要對當前已施工完成部位進行一次技術檢查和整體驗收,避免過程中出現失誤,給后期的整改造成極大的不利因素。同時,裝配式安裝工作也較為危險,在過程中要對吊裝工作和安裝工作做好有效的安全保障技術措施,避免出現人身危險。
總而言之,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是國家推行和支持的一種新型技術。對此技術進行大范圍的應用和推廣是對國家政策的響應。同時,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也為施工企業和使用過程帶來了一定的增值效果,能夠有效地提高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穩定。從全局來看,切實有效地提高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技術質量要求,能進一步促進建筑工程領域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