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峻嶺 王伯勛 謝凌峰 張書源 王一帆
(1.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廣州 510260;2.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澳門 999078;3.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廣州 510260;4.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260)
傳統建筑設計沒有融合綠色理念,導致出現了建筑布局及結構不合理,施工工藝落后,材料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建筑設備系統能耗高、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建筑建設和投入使用之后的能耗水平,還會影響人們的居住品質和居住體驗。目前我國多數城市老城區以及鄉鎮地區的建筑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在老舊建筑改造設計以及新建筑項目設計中,融合綠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綠色理念主要是指從節能、環保、健康、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出發,對建筑布局、結構、能源系統等進行優化設計的理念。
(1)減少建筑能耗。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設計中,減少建筑能耗,一方面主要是通過優化建筑布局和結構,盡量利用自然光、季風等,減少建筑照明、供暖、空調能耗;另一方面是通過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使用,或是提升建筑隔熱、保溫性能,達到節能目的。
(2)構建健康舒適的環境。在建筑設計中將綠色理念和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合起來,打造自然、生態、健康、舒適的環境,主要方式包括優化建筑布局設計及使用環保建筑技術等,建筑環境和自然環境和諧共存,實現建筑系統資源、能源的優化配置[1]。
為了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建筑的建設規模不斷提高,但是,傳統建筑設計對綠色環保的要求重視不夠,導致建筑在布局結構、能源供應系統構成方面都較為落后。傳統建筑設計中對綠色理念的忽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布局不合理。傳統建筑在布局方面較少考慮生態環保及居住舒適度方面的需求,在樓棟布局、樓間距、朝向、建筑高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樓間距過近,朝向不合理,導致建筑通風及采光條件不佳,影響居民生活舒適度,同時也會導致建筑照明和暖通空調能耗增高[2]。
(2)建筑外墻、屋面、門窗設計不合理。建筑的屋面、外墻及門窗是建筑內外環境的過渡部分,其結構及工藝特征,將直接影響建筑內部環境。傳統建筑設計較少在這些部分考慮節能環保,主要表現在結構單一、工藝簡單,很少使用環保材料,直接影響了建筑的隔音、隔熱、保暖效果。人們為了滿足生活舒適度需求,對暖通空調的依賴性較大,進而影響建筑能耗。
(3)材料工藝落后。建筑設計方案對施工工藝、材料類型有決定性影響。傳統建筑設計沒有融合綠色理念,部分建筑施工工藝在應用過程會產生較高能耗,或是排放廢氣、廢水,產生較多垃圾等;材料方面,部分建筑材料在生產過程會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資源,在應用到建筑施工后會持續釋放污染物質,或是材料本身的保溫隔熱性能差,等等。
(4)能源結構不合理。建筑設計中,電氣系統、暖通空調系統、燃氣系統、給排水系統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而這部分設計直接與建筑能耗有關。傳統的建筑設計首先對電力依賴性較高,尤其受到設計理念和傳統技術的影響,所有電力系統都沒有應用先進的節能措施;其次,給排水系統中缺少節水設計,更沒有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設計,甚至還存在水污染的情況;另外,水電系統用到的設備技術落后,能源利用率低、單位能耗高。
目前,不少設計單位響應國家節能降耗、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在項目的規劃設計中,開始全面融合綠色理念。河北省邯鄲市某建筑工程項目為高層住宅項目,總建筑面積15.6 萬m2。項目總共規劃建造高層建筑7 棟,小高層建筑5 棟,其中高層建筑地上28 層,小高層建筑地上12 層,整個項目地下規劃3層,作為車庫及設備用房。本文結合該項目,對基于綠色理念的現代建筑設計要點進行闡述。
現代建筑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各類設計要求越來越高,設計工作本身也需要從技術和管理等層面進行創新。需要將綠色理念融合到建筑設計的方方面面,依靠傳統的管理模式,較難實現。在計算機軟件、信息化技術全面發展的背景下,現代建筑設計也需要重視對新技術的應用,再從技術創新入手,推動建筑設計管理方式的優化[4]。例如,在該項目的設計中,設計單位全面應用了BIM 系統。通過三維模擬軟件,開展可視化的建筑設計工作。在可視化的建筑模型條件下,設計單位可以實現多人同步的協同化設計,同時也可以讓各個設計環節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設計失誤。同時,結合BIM 可視化建筑模型,可以對不同建筑布局、結構設計方案下的光照、季風條件進行模擬分析,通過模擬數據評估方案在節能環保方面的實際效果,以進一步提升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另外,通過BIM軟件,對建筑設計方案涉及到的施工資源消耗、能耗數據進行計算,結合項目建造現場環境及項目開發需求,持續優化設計方案,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值得一提的是,基于BIM 的現代建筑設計,可以將綠色理念以可視化的設計模型以及詳細的數據呈現出來,作為后續綠色施工管理的基本依據,對全面提升建筑設計施工的綠色環保水平有積極意義。
在建筑項目的前期籌備及決策階段,基于綠色理念進行選址非常重要。
(1)項目的選址中,設計單位需要在現場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結合勘察報告及相關資料,分析所在地區存在的污染源情況,盡量避免在污染企業下風向、公共交通密集區建造住宅項目;
(2)考慮當地地勢地貌條件,選擇地質穩定、地勢平坦的地區建造房屋,減少大量爆破、挖填土方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3)選址時還要盡量避免影響森林、草甸、生態保護區及生態脆弱的區域,避免建筑施工及應用帶來的生態破壞。
基于綠色理念的現代建筑設計,需要充分結合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條件、氣候特征,優化建筑布局。建筑布局主要包括建筑項目內各個樓棟的分布及朝向,對建筑環境及能耗水平都有重要影響。在該項目中,設計單位在國家規定的樓間距標準基礎上,采用錯落式布局方案,確保每棟建筑能夠獲得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在建筑的朝向布局方面,考慮到邯鄲市所在區位特征,將建筑內大部分房屋的客廳、臥室朝南布局,適當增大偏南方向的窗戶面積,增加采光面。同時,適當縮小偏北方向的窗戶面積,減少秋冬季節北方寒流對房屋的影響。另外,結合該項目整體面積和樓棟布局情況,增加項目內綠化面積,甚至在植物布局方面也充分考慮了對附近房屋采光的影響。通過細節化的設計,充分兼顧了節能環保和環境美化方面的需求。
基于綠色理念的現代建筑設計,需要深入到建筑建設施工以及后續使用的各個環節,對工程材料選型和應用方式進行優化。在該項目的建筑設計中,設計單位嚴格杜絕使用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材料。在建筑整體設計和細節設計中,強調對綠色環保材料的使用要求,對材料中甲醛、苯等污染物含量標準進行把控。另外,通過設計優化,強化對保溫、隔音及天然材料的使用。例如,在該項目的屋面設計中,設計單位除了采用多層保溫隔熱結構設計方案以外,還明確選擇防水保溫材料。更為關鍵的是,在屋面還規劃了綠化區域,通過種植綠色植物,進一步提升屋面的隔熱保溫性能,同時也達到了美化建筑環境的目的[5]。在外墻設計方面,設計單位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礎上,選用加氣混凝土砌塊作為外墻部分的基礎結構,再在表面使用保溫隔熱材料和防水砂漿工藝,進一步提升建筑外墻的隔音、保溫性能。在窗體設計方面,考慮到該項目位于鬧市區,環境噪音源較多,決定選用多層鋁結構窗體,結合真空玻璃材料,強化隔音保溫效果。
考慮到現代人們對建筑各項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設計時需要對建筑整體結構及不同功能區、功能系統進行優化設計。在該項目中,設計單位結合當地光照條件和建筑布局情況,通過增加通風采光井、適當增加反光材料的方式,改善建筑內部的采光通風條件,減少照明及暖通空調系統的使用。在熱水系統設計方面,選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減少傳統能源消耗。在給排水結構設計方面,除了嚴格對生活污水系統和雨水系統進行獨立設計以外,增加了雨水再利用裝置和污水預處理裝置,不僅充分滿足了現代城市環境管理的水污染控制需求,也有效改善了房屋使用者的居住環境。
綜上所述,如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生態環保理念在各個領域也備受重視,建筑設計作為建筑項目開發建設的關鍵環節,建筑設計單位需要充分理解綠色建筑設計的概念及價值,通過利用現代化的BIM 技術,建立高質量的綠色建筑設計管理機制。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選址、優化建筑布局、選用綠色材料等方式,全面提升建筑隔音、保溫性能,減少建筑能耗,美化建筑環境,為人們創造生態、健康、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