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璐
(宿州馬鞍山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地區城市建設工作進入全新階段,房建工程項目越來越多。房建工程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且工程質量一直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一旦房屋建筑出現質量問題,其影響十分惡劣。滲漏現象在當前房屋建筑工程中較為常見,滲漏現象不僅會破壞房建工程的安全性與結構穩定性,更是會直接影響到業主對房屋的正常使用。雖然很多建筑企業也很重視房屋滲漏技術的研究,管理也在不斷加強,但滲漏現象依舊沒有徹底根除。因此,房建企業需不斷加大技術探索與應用分析,對房建工程滲漏現象的具體特征與問題根源進行分析,改進防滲漏施工技術,保障施工效果,從而不斷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
房屋建筑工程滲漏問題十分復雜,房建工程防水設計缺陷是導致滲漏現象頻發的重要因素。在房屋建筑工程防水結構設計環節,很多設計工作者對防水設計要點把控不到位,對房屋建筑所處的自然環境以及地質環境未進行全面考察,導致設計工作與工程實際之間存在差異。此外,很多設計人員思想守舊,對防滲漏新技術與新材料了解甚少,對各類防水材料的具體性能不清楚,在防水材料選擇上存在問題,重點部位的防水層厚度設計不合理等。同時,房屋建筑工程設計圖紙審核人員通常只重視工程的主體,對防水施工設計不夠重視,沒有對防水設計方案進行周密分析與問題排查,最終導致防水系統設計方案不適宜于實際現場施工,房屋滲漏現象就難以避免,實際防滲漏效果也不夠理想,從而影響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大打折扣。
房屋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環節,防水材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防滲漏作業的質量。如果材料性能與設計標準不符,或設計環節選擇的防水材料不科學,都會導致工程防水效果嚴重下降,最終影響到房建工程整體的穩定性。現階段,我國建筑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很多建筑企業為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一味壓縮施工建設成本,材料采購成本也隨之下降,導致實際材料的性能與設計標準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此外,建筑企業在選購防水材料時,只看重材料的成本,沒有對材料進行質量與性能檢測;也沒有建立起良好的材料采購監管機制,施工現場各批次防水材料的檢查也存在漏洞,質檢工作流于形式,導致實際防水施工環節使用的材料與設計需求相去甚遠,材料可用壽命很短,嚴重影響到房屋建筑工程結構安全系數以及工程自身的耐久性與可靠性。
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房建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也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各類新技術與新工藝正走向成熟。但是,我國房建市場發展速度過快,市場需求量過大,這就導致每年施工建設的房建工程數量十分龐大,產業內部技術人員缺口不斷放大,有資質有技術的專業施工人員嚴重不足。防滲漏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與現代建筑工程技術和施工要求之間存在巨大差距,技術應用不熟練,缺乏經驗,對標準掌握不到位,不按施工規范作業,施工人員對技術要點以及工藝流程不夠了解,從而導致施工質量不達標,防滲漏施工問題頻發。
房屋建筑工程中,造成廚房與衛生間出現滲漏現象的因素十分復雜,如廚房與衛生間防滲漏施工作業與標準規范不符,廚房與衛生間混凝土材料不合格、防水材料性能與設計方案需求標準不符、廚房衛生間混凝土養護工作不夠規范、房屋建筑樓板厚度不達標等。
房屋建筑工程屋面結構滲漏時有發生,如果屋面結構的防水措施落實不到位,一旦遭遇連續降水天氣,室外雨水很容易滲入到建筑外墻內部,建筑主體結構穩定性被破壞,建筑可用壽命與可靠性受到嚴重影響。房屋屋面結構出現滲漏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三類:
(1)屋面結構施工操作不規范。
房屋建筑屋面結構施工作業十分復雜,其涵蓋多重工藝技術與環節,如果施工人員未能嚴格按照施工規范與施工工序要求進行各項作業,那么屋面結構的防水體系將會被破壞。例如:在屋面結構混凝土澆筑環節,如果澆筑控制效果不佳,混凝土結構內部存在氣泡或孔洞,或是澆筑完成后拆模過早,屋面結構混凝土出現開裂,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的防水能力嚴重下降。
(2)防水卷材質量不合格。
在房屋建筑工程防滲漏設計環節,為保證防水能力,通常會在混凝土結構基礎上額外設置防水層,如果防水層使用的防水卷材性能或厚度與設計標準不符,材料自身的可用壽命不足,屋面結構的防水能力會隨著建筑工程的投入使用而逐漸出現問題。
(3)防水基層處理效果不佳。
在房屋建筑工程屋面結構防水作業環節,施工人員需要對防水基層進行清理,清除表面的凸起與雜物,確保基層表面的平整度與光滑度,如果清理不夠徹底,防水層與基層之間的粘結效果將出現問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粘結質量會不斷下降,最終導致屋面出現滲漏。
房屋建筑外墻結構滲漏也是一個常見的工程問題,外墻滲漏原因可分為以下兩點:
(1)施工材料存在問題。
房屋建筑外墻結構施工材料性能不合格,或是外墻混凝土配合比存在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將很容易出現混凝土結構裂縫,或外墻體出現變形,這些現象將直接破壞房建工程外墻的防水能力,最終導致滲漏現象發生。
(2)施工作業操作不規范,工藝落實效果不佳。
房屋建筑外墻施工作業量龐大,如果鋼筋施工與混凝土澆筑施工未能嚴格按照施工作業規范進行,技術工藝的落實效果與設計需求之間存在差異,如外墻結構存在施工間隙,結構層面出現裂隙等情況,都會導致外墻整體施工質量不能滿足防滲漏設計需求。
建筑門窗結構施工不合理,會導致建筑內外冷熱循環加快,如果施工時未能采用有效的縫隙封堵手段,門窗密閉效果不佳,或是門窗與預留洞口之間存在裂隙,封堵材料質量不合格,業主入住后私自對門窗結構進行改建,都會導致建筑門窗發生滲漏。
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管控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建筑企業應注重防水施工與建筑施工全生命周期的有效融合,優化設計階段管控與審查,加強設計圖紙與方案對比。設計工作開始前,應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到工程現場,具體分析房建工程所處區域的氣象條件以及地質環境因素,找到影響房建工程防滲漏施工作業質量的關鍵點與難點。此外,優化當前現有的防滲漏施工技術手段,針對房建工程防滲漏施工作業的具體需求,對技術工藝進行改進與創新,加強技術落實控制,注重施工作業環節控制,確保每一位施工人員的作業操作都能與規范標準相符,各項作業環節的質量管控應落到實處,各項工藝的應用保證科學有效。同時,建筑企業也要注重對防水施工作業在不同建筑結構的重點劃分,針對不同區域與環節的防水作業難點與實施方式進行探討,進而不斷改進房建工程防水施工作業水平,最大限度減少房建工程出現滲漏的可能性。
廚房與衛生間用水頻繁,因此,這一位置最容易發生滲漏問題。如果處理工藝不夠科學,防滲漏設計不合規范,滲漏現象將難以避免。因此,建筑企業需對這兩處空間進行強化防滲漏技術處理。在施工環節,作業人員應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對廚房與衛生間的排水管道進行科學布局,尤其是在地板穿孔位置應做好強化處理,空間接縫處做好封堵,最大限度減少滲漏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此外,廚房與衛生間的地板與墻體施工應注意整體性與密閉性,墻體與地板應緊密貼合,并采用性能優異的防水材料,墻體與地板接線處不能存在縫隙,避免地面積水深入到地板與墻體內部。同時,排水系統設計工作也是一項關鍵點,工程團隊應保證排水系統布局的合理性,排水管道的質量應符合建設標準,管道直徑應與設計需求相符,管道直徑盡量放大,避免管道內部出現堵塞而引發廚房與衛生間內部水大量累積。
屋面結構防滲漏施工建設,是房建工程的重點環節,工程團隊應同步關注屋面結構的保暖與密閉效果,注重材料的耐久性與抗腐蝕、抗風化能力。面板是屋面施工的關鍵環節,建筑企業在選擇面板材料時,需要對面板的保溫隔熱能力進行具體分析,加強面板結合處縫隙控制,使用特定的工程材料進行封堵,不斷優化防滲漏作業效果。屋面滲漏位置通常發生在屋頂落水口與天溝,因此,施工團隊應嚴格把控混凝土澆筑質量,對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澆筑環節進行科學管理,避免混凝土結構存在裂縫。澆筑環節應保持連續性,不能出現任何間斷與停歇,改善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以及抗滲漏能力,避免因施工作業不規范而出現裂縫。此外,屋面結構應確保帶有一定的坡度,確保自然降水可順著坡度流淌,不會在表面出現積水,進一步改善屋面結構的防滲漏效果。
外墻結構是房建工程主體之一。在外墻墻面施工作業過程中,應確保墻面平整度與光滑程度,并在抹灰前進行雜質清理,避免外墻混凝土層與基層之間存在裂隙。外墻結構的防水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應對外墻混凝土材料進行全面質檢,并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驗,不斷提高混凝土結構質量,確保混凝土澆筑后不會出現裂縫,整體結構強度與設計標準相符。
(2)外墻抹灰材料應具備較高的粘合度,需要與墻面基層緊密貼合,并確保灰層凝固后的強度系數,保證灰層不會出現脫落現象。良好的抹灰控制工作不僅可改善房屋建筑工程外墻防滲漏性能,也可進一步提升建筑美觀度,提高建筑整體的保溫隔熱能力,提高工程的社會效益與經濟價值。
(3)在外墻施工作業環節,工程人員需對材料自身的防水能力進行分析,合理選擇材料類別,全面落實材料質檢與采購監控工作,使用優質的防滲漏材料,不斷改善外墻結構整體的防水效能,降低自然降水對房屋建筑工程的負面影響。
(4)在建筑外墻墻體砌塊環節,作業人員應保證磚塊的濕潤度,需要將磚塊放入水中浸泡,浸泡時間不能少于2h,確認浸泡足夠徹底后,再進行墻體砌筑作業,這樣可有效提高墻體質量與強度,防止墻體出現滲漏問題。
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滲漏要求更高,建筑地下結構防水工作應同步關注地表降水與地下水的影響,應保證地下室外墻結構厚度與密閉效果,并注意控制混凝土裂縫,在施工作業環節應同步落實科學的排水手段,控制結構形態避免因結構變形而出現滲漏問題。 此外,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也要對其進行科學養護,利用合理的工程手段,提高混凝土質量,避免地下室周邊土壤中的水分影響到地下室外墻墻面與地面的硬化。
建筑企業在實施門窗結構施工建設時,應重點關注其密閉效果以及防滲漏能力。縫隙是建筑門窗結構最常見的問題,如果門窗與建筑墻體連接不夠緊密,門窗材料自身的拼接縫封堵沒有做到嚴絲合縫,外界降水將會順著這些縫隙進入到建筑內部。針對這些問題,建筑企業在實施門窗結構施工時,應對門窗結構材料進行全面管控,以工程設計圖紙及方案需求為依據,嚴格落實材料采購管控機制,加強材料質量與性能審查工作,并對材料供應商進行資質審查,材料進場前進行必要的質檢工作,任何存在質量問題的門窗材料都不能進入到施工建設現場。現階段,鋁合金是最常見的門窗結構材料,這種材料可靠性高、結構輕便、加工性能好、抗腐蝕能力強且密閉效果好,工程團隊應依照設計方案的各項細節參數,對門窗結構材料進行科學處理,注重門窗結構與建筑墻體之間的結合效果,注意縫隙控制,科學運用各類封堵材料,對門窗與墻體的結合位置進行封堵,對門窗結合線的結合效果進行檢查。此外,門窗結構施工完成后,要進行相應的淋水試驗,確保門窗結構具備足夠的防水能力。
綜上所述,在防滲漏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中,應注重工程難點控制,注重不同建設細節的掌控,針對不同建筑結構存在的具體防水需求,制度化操作管理與材料質量管理,科學落實各項操作規范與安全作業規范,不斷改進防滲漏施工作業水平,提高建筑施工的總體質量,進而不斷推動我國建筑工程領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