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
上海華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0025)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從廣義上指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中,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量總和。一般指處于勞動年齡的人,也包括還未到勞動年齡或已經超過勞動年齡但是仍然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眾所周知,人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而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在企業活動中的人力資源投資,是以企業為人力資源投資活動的第一主體。在對人力資源進行投資的活動中,企業的目的是利潤最大化,使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中得到發展。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勢頭日趨高漲,企業間的競爭是“人”這一核心能力的競爭。國外學者研究發現,人力資源的投資回報收益遠遠大于物質資源的投資,因此,人力資源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企業活動中,人力資源投資與其他物質資源投資不同,人力資源投資是多主體投入和多樣性收益的一種投資活動,無論投入還是收益,都很難將其精確貨幣化。因此,如何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投資效率,是目前企業對人力資源進行投資所注重的。
所謂投入,是指為了獲得某種預期的收益或者服務而必須付出的行動或者代價。在企業日常運營和管理中,為了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的效率,就要在人力資源上進行投入,主要包括外部引進投入、員工培訓投入、使用維護投入和員工配置投入。
人力資源外部引進的投入是指直接從社會上獲取人力資源,包括招聘、選拔、錄用及安置等費用支出。招聘包括招聘從業者的勞務費用和招聘事項的業務費用,其中業務費用包活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主要包括行政管理費、臨時場地及設備使用費、差旅費、代理費、廣告費、宣傳材料費、辦公費等。選拔投入是企業在眾多員工中甄選出潛力員工或合格員工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各選拔環節諸如在初試、專業面試、背調、體檢等活動中發生的所有費用。錄用和安置方面的投入,是指企業為獲得人力資源主體的使用權而發生的費用,以及企業為人力資源的有效工作而提供的各種配置投入支出。另外,企業還有一些制度性和專業性的投入,如制定招聘規章以加強外部引進的規范性、構建專業的招聘團隊以強化外部引進的專業性等。
為了使員工的技能或能力達到具體工作崗位的要求,企業會對員工不斷進行培訓投入。企業對人力資源培訓的投入過程有以下幾類:首先,對新錄用的員工進行職前教育或崗前教育,使其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企業文化有一定了解,熟悉自己崗位的一些基本職責和要求;其次,通過崗位培訓,在不脫離崗位的情況下,通過帶教或交接等形式,邊工作邊學習;最后,脫產培訓,對有豐富崗位經驗的員工提供比較系統和完整的理論教育。因此,員工培訓投入項目中,分為崗前教育投入、崗位培訓投入、脫產培訓投入等。
人力資源使用維護是指企業在利用人力資源的體力或智力創造績效的過程中,要付出相應的在勞動報酬范圍以外的補償。企業為保障人力資源在工作中的健康狀況,獲取更大的收益,要營造勞動安全衛生環境,主要包括勞動安全衛生觀念環境、勞動安全衛生制度環境和勞動安全衛生技術環境;要建立員工健康檢查制度,包括企業員工招聘健康檢查、企業員工健康定期檢查等;支付員工暫時或長期喪失勞動力時而必需的費用,主要包括員工的醫療費、保健費、醫療保險以及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投入。為了使員工更好地在崗位上持續工作,企業必須投入相關福利費用。福利費用包括社會保險,醫療費,保障員工心理健康的旅游費用,休假、娛樂和文體費用。使用維護投入是企業進行人力資源投資的重要部分,也是維持員工工作生活狀態的主要方式。不同性質和素質的員工,企業所花費的維護投入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企業的維護投入越高,其為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越強。此外,企業在節假日發放的物品和對員工個人教育、個人保健的支持或鼓勵投入都是企業人力資源使用維護投入的一部分。
員工配置投入是指員工在企業各部門間調動時產生的投入,包括換崗培訓投入以及調動管理投入。換崗培訓投入包括對新進崗位培訓的材料費和人工費,調動管理投入是員工在調動時產生的費用,包括離職補助以及離職期間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其他相關人員的管理活動產生的費用,如離職面談、離職前交接等。此外,企業員工配置投入還包含一些配置后的考核或考察投入,如換崗、輪崗或晉升后的績效考察等。
人力資源像其他資源一樣,應當獲得回報,否則人們不會進行投資。實際上,在一定時期內的現有人力資源投資模式下,企業是企業人力資源投資活動中的收益主體。由于企業人力資源投資收益的間接性、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其經濟效益很難得到精確衡量或核算,但它直接表現為企業員工工作能力、知識水平、工作態度、個人素質、工作溝通有效性和工作創新力的改變。
員工工作能力主要表現在日常工作中,通過相關知識、經驗積累和資源調配解決實際問題,一般概括為管理能力、生產能力和業務能力。在人力資源管理學上,工作能力是指個體勝任某一崗位所達到的要求,不僅包括其掌握的專業知識,還有其行為是否能支撐其工作。簡單來說,工作能力就是一個人是否符合人崗匹配的基本要求。員工工作能力的提升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績效。
員工工作態度是其對待工作時的認真程度、努力程度和責任心的具體體現,是一種內在驅動力,表現為學習的主動性,工作的忍耐性和敏感性。這些行為特性和工作績效表現成正相關。通常,工作態度較積極,其表現的外在績效和工作效率也會更高;工作態度較消極,往往表現為低績效和低工作效率。
員工個人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等,是員工保持正常工作狀態的前提條件。員工個人素質的提升能有效促進企業文化氛圍和企業理念的健康發展。
工作溝通是在工作過程中,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組織或部門之間情感、信息等的反饋和交流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通暢。工作溝通有效性指員工在信息交流或傳遞過程中,表達、傾聽等行為能達到的正確程度。
工作創新能力指運用工作的相關知識和理論,在各種實踐中提供能解決問題或創造價值的新方法或新理論。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所必需的,它提供了組織追求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因為人力資源投資效率與其他效率一樣,是投資收益與投資成本的對比關系,所以提高人力資源投資效率,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降低投資成本,二是提高投資收益。根據以上分析,從以下幾方面提出提升企業人力資源投資效率的對策。
在外部引進方面,企業要提升其招聘有效性,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是較高效的手段之一。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是指企業以既定目標、發展規劃和工作任務為出發點,結合內外部環境和條件,并運用一定的方法和技術建立預測模型,討論或模擬企業未來發展某個階段的人力資源結構和所需人力資源總量,為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和決策提供依據。
企業培訓的主體和對象是多方面的,但最有投資價值的還是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企業要以此為基礎構建培訓體系,再根據員工個體的培訓需求,結合公司的人力資源戰略來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不僅要以績效評價的結果為導向,還要匹配企業實際狀況。員工培訓要求與企業的經營戰略有關,實施需結合企業財務狀況分層組進行,這樣才有利于形成持續學習的企業文化。
提升個體人力資源投資的有效性可以通過人力資源參與收入分配方式進行。個體人力資源參與收益分配有利于調動個體繼續教育、醫療保健、創新發明的積極性。目前來看,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企業間人力資源的競爭。我國由于長期處于計劃經濟,個體人力資源投資的動力不足。如果人力資源參與收益分配,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個體人力資源投資的有效性和積極性,也可以通過市場競爭淘汰不合格的人力資源。另外,由于長期忽視個體人力資源投資的作用,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受到很大的影響,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后勁。
對一個企業來講,保持一定范圍內的人力資源內部流動是有利的,但過高的人力資源內部流動不但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降低生產和工作效率,且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成本損失。因此,應加強企業人力資源內部流動管理,將合適的人力資源流動到更加合適的崗位,把因內部流動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努力營造好的人力資源內部流動氛圍,使人力資源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和目標,使整個人力資源團隊形成凝聚力,提高人力資源投資的內部流動效率。
企業投資活動分為人力資源投資和物力資源投資。雖然人力資源投資在企業活動中至關重要,而且近年來比重逐漸加大,但物力資源投資仍是企業重要的一環。二者合理的投資增長過程是相輔相成的,應該在數量上和質量上共同提高。單獨強調人力資源或物力資源的重要性對企業的良性發展是不利的,甚至會阻礙發展。目前,人力資源存量呈下降趨勢,而企業生產制造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協調好人力和物力資源投資更有必要性。在保證企業發展的前提下,人力資源投資的增長應該伴隨物力資源投資的增長,這樣才能達到一個協調發展的狀態。
對人力資源投資活動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企業人力資源投資效率的提升對策,主要包括提升員工招聘有效性、提升員工培訓有效性、提升個體人力資源投資有效性、提升員工配置有效性、人力資源投資與物力資源投資相結合。希望能對企業的管理有一定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