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上海市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其中,化工新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特色攻堅材料等三大重點發展新材料體系中,化工新材料將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和“補短板”作用,為上海新材料“十四五”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先進基礎材料:鍛造先進基礎材料長板強項。在穩定產業規模的基礎上,優化產品品種結構,突破關鍵工藝技術,提升產業智能化和綠色化水平,支持先進基礎材料產業服務化延伸,強化產業綜合竟爭力。
先進化工材料:以“控油增化”為導向,著力構建“關鍵基礎原料-高端專用化學品和高端化工新材料-化工生產性服務業”的“1+2+1”產業體系。優先布局為上海市“3+6”重點產業配套的上游關鍵原料,提升產品一致性、可靠性,提高化工新材料自給率。
加快智能工廠、智慧園區等建設,推動以上海化工區為核心的杭州灣北岸建成具有國際竟爭力的先進化工材料產業集群。
先進化工材料將重點突破高端表面活性劑、電子化學品、高純溶劑、各類催化劑、醫藥中間體等精細化學品,加快高端含氛材料研發;大力發展高性能聚烯烴、高端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特種合成橡膠、彈性體、高性能樹脂、高性能纖維、膠黏劑等。
關鍵戰略材料:化工新材料將充發揮基礎性材料的重要作用,用化工新材料突破關鍵戰略材料的技術瓶頸制約,為關鍵戰略材料體系補鏈強鏈提供保障。
(1)集成電路材料:打造綜合型電子化學品專區,重點發展光刻膠及配套材料、電子特氣和濕電子化學品,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批量應用。支持電子化學品創新研究院建設,圍繞共性技術和前瞻產品開發,產學研園合力打造電子化學品創新轉化基地。
(2)新能源汽車材料:支持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輕量化材料、高性能電機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為動力電池材料、燃料電池材料、輕量化材料提供化工新材料保障。
(3)節能環保材料:圍繞“雙碳”目標,重點推進固碳、降碳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加快節能環保材料的推廣應用,促進節能環保產業與先進材料產業協同共榮發展。重點加快碳捕集技術和高性能材料的研究和開發,支持CO2資源化利用技術的開發應用,變“排”為“用”形成應用試點示范。加大綠色建材、可降解材料的研發應用,加快利于環境治理的光催化材料、低有害物質含量材料的工藝開發和技術改造,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實現綠色化發展。
特色攻堅材料:打造具有核心優勢的特色材料產業鏈。加快形成碳纖維復合材料全產業鏈優勢,工業領域形成產業化應用基礎,關鍵領域實現應用突破。加快高性能膜材料共性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在新能源、節能環保、新型顯示等領域形成市場化競爭優勢。
(1)碳纖維復合材料:建立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創新能力體系,加快突破高強、高模等高牌號碳纖維的量產技術。強化高性能樹脂、上漿劑等配套材料和碳纖維生產應用關鍵工藝裝備等關聯產業配套能力,提升碳纖維復合材料產品質量穩定性,加快建設完整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鏈。推進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和瀝青基碳纖維項目示范應用,加強生產企業、研究設計機構與應用單位對接,推動開發各類形態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結構件、零部件及成品,拓展碳纖維復合材料工業領域應用市場。
(2)高性能膜材料:聚焦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高端醫療器械、節能環保、5G等領域的膜材料應用需求,鞏固提升光電膜產業優勢,推動動力電池用膜材料、新型顯示用膜材料、半導體制造用膜材料等量產能力穩步提升。推進新型膜材料的開發和制備技術創新,加快高精度、高通量分離膜產品技術突破。支持重點企業牽頭組建聯合創新平臺,攻關石墨烯薄膜等特種膜、燃料電池用質子交換膜等,加快高性能膜材料產業化應用。
《規劃》的發展目標中,明確新增2~3個先進材料特色園區,加快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推進碳谷綠灣、超能新材料科創園、奉賢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和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等特色園區品牌建設,打造化工先進材料特色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