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良
(蘭州廣播電視臺,甘肅 蘭州 730030)
應急廣播是一種快速、有效、便捷、廣泛發布信息的傳播方式,是現代政府部門一種重要的應急管理手段,在應對各大突發事件、發布應急信息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城市戶外大屏多建于人們休閑、運動、購物聚集之地,占據著戶外輿論的主要陣地,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將其應用于應急廣播體系,不但有助于提升應急廣播體系的效能,還能體現出城市戶外大屏在應急廣播與公共服務中的社會擔當。
應急廣播體系是國家和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突遇各種重大突發事件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將災害消息及災害可能造成的后果傳遞給大眾,將各種潛在危害降到最低。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廣播作為政府應急系統的重要方式,將其納入緊急警報系統,通過電視、電臺等終端迅速了解災情、發布各項應急舉措等[1]。隨著科技的發展,應急廣播體系中的傳播工具早已不再僅限于收音機、調頻廣播電臺等傳統形式,通過手機、電腦客戶端、衛星無線電等多種形式的有效應用,進一步拓寬民眾接收應急消息的渠道,有助于加強民眾對各種緊急突發事故的應變能力[2]。但就當下而言,應急廣播體系仍存在受眾接收疲勞、預警信息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其一,受眾存在應急信息接收疲勞,若一個地區發布的是非緊急或非本區域的應急信息,就會對廣播傳輸信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產生影響,易造成受眾接收疲勞;其二,預警信息是防患于未然的關鍵,對防災、救災很重要,雖我國已啟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但各級應急廣播體系共享數據的平臺仍有限,使得徹底解決預警信息的能力有所不足,這也對應急廣播探尋新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新要求。
城市人口密度大、活動區域較為集中,城市廣播應急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從廣播覆蓋、地面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到直播衛星數字電視等傳播形式,都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傳播效率[3]。而城市戶外大屏作為新型的應急傳播媒介,占據著戶外輿論陣地,將其應用于應急廣播體系,可發揮重要作用。
在城市應急指揮系統中,大屏幕電子顯示墻子系統可以發揮其超大信息顯示面積、出色的畫面處理和圖像還原技術、超高畫面顯示分辨率等優勢,與其他電子系統緊密銜接、互相配合,可為應急指揮提供最直觀可靠的圖像數據和決策依據,為政府應對各種突發性、惡性事件和為市民服務提供科技保障[4]。
各類突發事件中,大屏幕顯示系統可以通過與監聽系統、音頻矩陣系統、報警系統等設備銜接,滿足廣播播控中心對音頻信號動態輸出的要求,提高預警信息的發布效果,從而加強應急消息的推送提醒,提供遠程報警救助功能,對應急事件及故障等及時做出反應[5]。在收到預警信息的第一時間,應急監測小組人員可以立即調動各站臺信息,以戶外大屏展示、調頻廣播收音機等多渠道資源,按照系統的運行機制進行應急資源調配與部署,向公眾播報災害信息。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借助模塊重組等功能進行重大突發事故的預案調整與演練,以便達到數據的整合、共享、分析與決策,提高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在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報道中,城市戶外大屏作為一種傳播媒介,通過先進的傳播技術,可以讓公眾快速接收到海量的重要新聞,并與中央和地方主頻道宣傳媒體達成統一,能夠確保重大突發事件報道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因此,為了建立良好的事件報道傳播渠道,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結果,優化城市戶外大屏的傳播內容,創建快捷的報道通路,就需要做好健全的責任機制。以下四個方面的應對策略可為完善應急廣播機制提供有效幫助。
建設城市戶外大屏聯播平臺和應急廣播系統的適配對接,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戶外大屏在應急廣播體系中的作用。應急廣播系統提供平臺登陸、設備區域列表、終端列表及設備狀態獲取4 個接口給聯播聯控平臺,由聯播聯控平臺主動調用接口,雙方采用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進行通信。大屏聯播平臺以專網IP 化平臺為“內容+流量”的一體化經營、媒體融合和后續業務生態化發展提供了推進基礎,通過聯網,利用現代通信專網傳輸技術,將電子大屏統一接入監管平臺,實現播放內容安全傳輸,實現播出資源留痕,為統一監管提供工具,并利用加密技術保障傳輸安全;通過聯播,拓展宣傳陣地,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實現電子大屏的聚合效應;同時支持緊急事件(節慶活動,新聞,應急預警)范圍內電子大屏統一直播切換;通過聯控打造四聯平臺,加強主動管理,在聯網的基礎上,通過現有數字電視播控安全技術手段,對大屏播放的內容進行多維度技術審核與編排,同時增加播放監測等多類型管控手段,最大程度地避免插播事故的發生;通過聯管手段,監播中心實時監控各地的終端狀態,實現終端有效管理;通過多種技術手段來杜絕安全隱患,避免形成信息孤島,實現全省、市范圍的協同宣傳,擴大社會效應。
在大屏的前端配置戶外大屏適配器,可接收應急廣播指令,切換大屏的播發內容,實現上級、本級應急消息接收處理職能,向下與大屏原有系統以及獨立的戶外大屏互聯,實現應急節目和終端控制指令的播發。部署在LED 大屏終端的公共廣播適配器,負責從平臺接入應急信息,并通過內置的安全簽名模塊對應急信息的來源單位進行身份驗證,實現信息的完整性校驗、解析,并完成視音頻的解碼,輸出視音頻信號。當公共廣播適配器收到應急廣播消息指令時,視頻切換器能立即發出切換控制指令,LED 戶外大屏便會瞬間切換屏幕播報內容(黑屏時間少于1 s),轉為播出應急廣播視頻。當應急廣播視頻播放任務結束,LED 戶外大屏則會自動復位,按照原節目單繼續循環播放。
建立城市戶外大屏災后媒體議程的播報設置,對幫助民眾災后心理干預治療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災后議程設置,旨在于災后通過城市戶外大屏推送制作精良的公益短片、穩定情緒的愛心宣傳口號、發布應急科普知識等新型心理干預模式,彌補災區民眾及大眾災后心理輔導的空缺。另外,在各個設有戶外大屏的城市,設置間隙性的大屏播放機制,將防災預警相關的節目在固定時間段播出,也有助于幫助大眾方便接收和強化應急自救意識,答疑解惑有關防災減災知識誤區,幫助緩解災后重建的精神壓力和傳統媒介信息傳播帶來的滯后性。
城市戶外大屏系統應當在原有規劃建設的基礎上,建立由系統平臺、傳輸接入網絡以及接收終端組成的戶外大屏應急廣播系統。系統平臺可完成與上級應急廣播平臺的信息對接,播發狀態的信息反饋,對所控區域點對點的遠程應急信息管理和控制,通過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完成日常和應急內容的展示。傳輸接入網絡可以進行有線電視雙向網絡、衛星數字電視網絡、地面數字電視網格以及無線傳輸等的網絡覆蓋,及時回傳、上報緊急信息及網絡終端的工作情況。接收終端由廣播系統中心統一控制,可隨時接收各項指令,通過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呈現日常或應急內容的推送,同時,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端的App,設置應急硬件模塊強制喚醒功能及自助報警救助功能,及時接收緊急情況下的預警信息,結合社交應用的大數據服務,實現應急互助信息共享服務[6]。
城市戶外大屏在應急廣播體系中的應用價值非常廣泛,借助其傳播范圍覆蓋面廣、信息傳播迅速等特點,能夠為重大突發事件的準確播報以及災后民眾心理建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與應急廣播體系的互動互聯,對不斷滿足應急廣播系統的各項功能需求有著重要的意義。新時期,只有深刻認識到城市戶外大屏與各項先進技術在構建城市協調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不斷完善突發事件的應急報道機制,建立健全的應急預案體系和長效發展機制,才能真正發揮出應急廣播體系的社會價值,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