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青島日報報業集團,山東 青島 266100)
在媒體融合語境下,為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紙媒可以通過創辦應用客戶端的方式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現階段通過對視頻直播技術的應用優勢、應用方法進行研究,切實加強紙媒與視頻直播之間的聯系已經成為進一步提升紙媒影響力的有效方式。
現階段,受眾群體流失、報刊內容無法滿足人們需要等問題的存在都降低了紙媒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力。
首先,相較于紙媒在進行信息傳播時需要依據一定的規范流程對信息進行整理與采集導致信息傳播與發布速度較慢的情況,新媒體的信息傳輸速度更快,而且人們在利用新媒體獲取信息時可以進行實時的互動交流。
其次,紙媒傳遞的信息形式大多為文字與圖片,缺乏互動性且信息內容不夠立體。而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形式較為多樣,用戶可以直接用移動終端瀏覽信息,并不需要專門購買報刊、雜志。
最后,相較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且利用大數據技術主動向人們推送感興趣信息的多媒體,目前部分紙媒的內容較為枯燥,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紙媒對人們的吸引力[1]。
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網絡視頻直播設備愈發輕便,這給信息收集傳播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效支持。相較于過去紙媒在進行收集、記錄、整理時需要使用各種錄音、錄像設備的情況,在媒體融合過程中人們只需使用移動終端就可以完成信息的收集與記錄。同時相較于傳統需要人工進行信息傳遞的情況,現階段人們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完成信息的傳遞,切實提升信息傳輸的靈活性與便捷性。
在將視頻直播技術融入紙媒信息傳播工作后,現場記者承擔著信息收集、介紹、傳播的重任。在開展實時信息介紹時,前線記者不僅是主持人、出鏡記者,還扮演著攝像記者、導播等角色。此類情況為記者賦予了更高的信息記錄傳播權限,為記者信息采編、傳播自主性的強化提供了有效支持。相關公眾媒體進行移動網絡端信息直播時,前線記者不僅需要對信息情況進行獨立解說,而且還需要對現場情況進行記錄。同時,為保障現場信息傳播活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前線記者在信息播報的過程中還需要與后臺技術人員進行實時互動,以便切實保障信息傳輸的穩定性與畫面聲音的清晰度,進一步提高信息傳播工作的質量[2]。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紙媒視頻直播不僅可以通過對信息現場情況進行實時報道來進一步提升信息傳播的時效性,還能讓觀眾通過點擊平臺的方式隨時參與到直播中,提升直播的互動性,并且在直播活動結束后還能通過回放的方式瀏覽信息。舉例來說,《中國青年報》為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在進行信息傳播時不僅會通過客戶端、中國青年網、中青在線網站進行直播,還與今日頭條、百度、微博等平臺進行了聯動,實現直播信息的同步播放。在直播過程中,觀眾可以通過在視頻直播平臺的留言區進行評論來與前線記者進行溝通,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的觀看體驗。
在視頻直播技術應用過程中,觀眾能夠更直觀、真切地了解到現場實時狀況,從而進一步提升觀眾的代入感。為了更好地滿足觀眾對信息接收工作的需求,并保證視頻直播平臺傳遞的信息能夠更好地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可以多報道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信息,拉近新聞信息與人們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激發人們觀看新聞信息的興趣。需要注意的是,直播過程中信息傳播的藝術性與視覺感染力往往會受到新聞現場本身狀態的影響。在進行信息直播傳輸時,為進一步增強觀眾的體驗感,現場記者不僅需要注重現場情況播報的選題,還需要選取合適的直播畫面、流程、出鏡內容,更好地調動觀眾的感官體驗,為視頻直播活動質量的提升提供支撐[3]。
為了切實提升紙媒影響力,某紙媒視頻直播平臺在建設過程中先借助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群體需求進行了數據分析,并結合當前紙媒視頻直播平臺的具體創設發展情況構建了符合媒體融合發展背景的紙媒視頻直播平臺,為該紙媒信息傳輸工作時效性、靈活性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持。具體來說,該紙媒視頻直播平臺是為了滿足媒體融合視域下信息傳輸工作實際需要所定制開發的一款信息直播系統。該系統主要由視頻直播管理、視頻直播推流兩部分構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實現直播信息的預告、直播、錄播、評論以及統計等綜合管理功能。同時,通過該平臺還能實現新聞信息以視頻直播、錄播、回放等形式在互聯網系統內進行傳播。
紙媒視頻直播平臺的功能主要包括視頻直播管理、直播推流管理、重要功能專用軟件管理等。
視頻直播管理在應用過程中主要包括創建直播與直播管理。創建直播指在該平臺直播前可以通過PC 端進入直播管理模塊的后臺創建新的直播項目,并對該項目的直播新聞名稱、預計開始、結束時間等基礎信息進行編輯。在直播過程中,相應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后臺信息進行調整的方式對信息內容進行實時修改。直播管理指相應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次新聞直播的內容、鏈接、推送地址、直播狀態等進行查看和管理,并對直播過程中的新聞信息、觀看人數、最大同時在線人數、評論信息等進行了解,提升觀眾與記者之間互動交流的質量。同時,在本次直播活動結束后,直播管理模塊還能自動生成直播回放,便于觀眾反復觀看本次直播內容。
直播推流管理可以將直播現場的視頻、音頻信息傳輸至用戶觀看頁面,通過將OBS 推流軟件嵌入已經創建完成的直播推流地址,然后以場景為基礎進行直播情況的管理。通過這一方式不僅可以實現直播現場視頻、音頻信息的有效推流,而且還能滿足觀眾對畫面多路切換、視圖窗口大小調整等方面的需求,進一步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
重要功能專用代碼管理又稱為紙媒視頻直播平臺源代碼管理,通過將互動、廣告植入、多界面播放、付費等功能融入平臺體系中來滿足發展要求。在代碼編輯過程中,主要編輯內容包括后臺登錄頁面的源代碼、后臺創建直播界面的源代碼等。其中,登錄頁面的源代碼包括登錄賬號、登錄密碼、登錄主界面等部分的編輯;后臺創建直播界面的源代碼主要包括直播新聞的創建、直播主題的填寫、直播封面的上傳、直播創設時間、直播內容介紹以及直播內容展示形式的設定等內容[4]。
在該紙媒視頻直播平臺初步設計完成后,對其應用情況進行初步檢測。在直播前,工作人員先對直播軟件進行了調試與多次測試,保證直播過程中不會出現視頻、音頻信號缺失的問題。在直播過程中使用聯通無線網卡,直播時的網絡上行速度為10 MB·s-1、下行速度為50 MB·s-1,網絡較為穩定,軟件運轉與信息傳輸活動都比較穩定。視頻直播采用免費觀看的形式,截止到直播結束的在線人數為362 人,累計觀看人數為688 人,累計觀看次數為1 480 次。對本次直播效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本次直播活動效果較好,滿足了人們對紙媒視頻直播平臺的需要,有著較高的推廣價值[5]。
為保證該紙媒視頻直播平臺能夠在后續運營管理過程中,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平臺方面通過對過往活動優質視頻資源進行整合,并結合微信平臺公眾號、視頻看點等功能對平臺進行了二次開發,并且通過在平臺系統中內嵌直播打賞、商品購買、廣告合作、商品推廣、資料購買等營收模式的方式,構建了一個將PC端、手機端、微信平臺、小程序、App 等平臺融合到一起的紙媒視頻直播平臺,在保證紙媒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同時,吸引更多的用戶,將品牌轉化為流量,拓寬自身的資金來源,為自身龐大數據庫的建立與可持續發展的推進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時,考慮到該紙媒視頻直播平臺的操作模式相對簡單,并且功能較為齊全,為了更好地實現自身受眾群體的優化,平臺在以移動端新媒體為基礎,搭建高質量付費信息獲取平臺的同時,還可以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興趣點進行分析,深入挖掘用戶對平臺信息的需求,在為用戶信息推送提供數據支持的同時,優化自身的信息傳播內容,為人們提供一個更為便捷的、全面的信息獲取平臺。此外,在5G 移動通信網絡得到廣泛普及的當下,為了使紙媒視頻直播平臺的信息傳播速度更為快捷,平臺方面可以在不破壞直播連貫性的基礎上,以移動通信技術的雙向交互與移動功能為基礎,通過提升自身信息傳輸與接收質量、增加多元聯動的方式,推動視頻直播平臺朝著個性化信息直播報道的方向發展,為直播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切實滿足用戶對高質量現場圖像、聲音直觀認識的需求,進一步強化觀眾的體驗觀感。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當前的紙媒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現階段,為保證紙媒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競爭優勢,將視頻直播技術與紙媒進行有效融合已經成為進一步提升紙媒影響力的有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