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拉伊、湯紹成
印度“第一郵報”網站1月13日文章,原題:日本正不動聲色地鉗制中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日本的七國集團盟友展開旋風式訪問,最后造訪華盛頓,試圖加強這個島國的國防能力,以此對抗中國。岸田影響了日本戰后和平主義政策的轉變,引起一部分人不滿,他們提到日本拒絕侵略的憲法框架。但岸田的政策轉變遠不止推倒曰本憲法,也遠不止是對中國的公開威脅。以挑戰區域內向中國傾斜的力量平衡。日本政府認為,在與中國的抗衡中它將需要其他國家。日本的政策專家認為,俄烏戰事暴露了迄今被掩蓋的地緣政治和外交問題:日本不能繼續將經濟與政治分開;與中俄的貿易不能再像往常一樣。
這一主張的核心也是日本欲將自己的地位正常化的企圖,它想成為另一個根據時代需要和長期地緣政治戰略考量而武裝自己的發達國家。可以說,日本正在改變自己的現狀。
日本在軍事“正常化”方向上邁出的第一步,是決定在2027年前將國防開支提高到5,,的2%,從而與北約盟友幾乎持平。除了與英國和意大利合作開'發下一代戰斗機,日本還同意與澳大利亞擴大情報分享和軍事合作。日本與美國最近更是將合作擴展到太空,美國宣布將在日本部署更好的部隊。在英國,岸田的協議為兩國在對方土地上部署軍事力量鋪平道路。
不過,岸供的舉動相當微妙,似乎并沒有公開挑戰中國,而是傳遞出一種信息,從而迫使中方采取行動之前三思。岸田的舉動或許不算咄咄逼人,從而不至于擾亂與中國的力量平衡,卻足以給中方帶來麻煩。
日本是今年七國集團的東道國,可以預期會有很多東西被擺到桌面上,所有這些加上涉及印度的四邊對話機制,日本很可能最終以這樣的方式包圍中國。(作者悉達多?拉伊,陳俊安譯)
臺灣《聯合報》1月15日文章,原題:日美反中潮的挑戰 岸田在訪美時表示,日美和歐洲須共同對付中國6日前,日本宣布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集結,一反戰后和平主義的主流思潮。這將使日本2023年的國防預算增加20%多,達到創紀錄的500多億美元。日本還正大舉采購巡航導彈。
新年的美中局勢,經由日本的攪局與美國的兩面手法,必定跌宕起伏。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開展,以及上合組織及金磚國家組織的擴員,特別是中國與中東國家經貿關系的強化,大陸的內需與外需出現聯動。西方國家必定要與中國大陸改善關系,以降低俄烏戰爭帶來的負面效益,現在法澳均已表態。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勢必色厲內荏。而依照慣例,意識形態與戰略規劃,多半還是要讓位給實際的經貿利益,可見追隨美國的代價確實昂貴。(作者湯紹成)
環球時報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