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袁麗 ,王 琪
(1.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2.貴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貴州 貴陽 550001)
產后惡露不絕(postpartum lochia)是指產后血性惡露持續10 d 以上,常伴有血塊或壞死蛻膜等組織成分的一種婦科常見病[1],相當于西醫學中的產后子宮復舊不全和晚期產后出血。近年來,隨著我國三胎政策的開放,選擇再次生育人數增多,且因非意愿妊娠導致的人工流產人數增多,產后惡露不絕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2]。產后惡露不絕不僅會對女性的生理健康帶來傷害,也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選擇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西醫對此病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以縮宮素為主[3],但由于縮宮素存在受體飽和現象,加大劑量臨床效果往往不佳,且大劑量縮宮素可引起高血壓、心腦疾病等并發癥;手術治療主要采用清宮術治療,但是清宮術會再次損傷子宮內膜,如果操作不當會造成子宮穿孔,引起嚴重危害,因此單純西醫治療難以到達臨床預期目的。中醫藥治療產后惡露不絕從產婦整體情況出發,辨證論治,運用中藥、艾灸、針灸、耳穴等多種方法進行治療,療效較好,患者易于接受,故近年來采用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文獻報道越來越多。國內外報道中肯定了中醫藥治療產后惡露不絕的療效,但大多數研究樣本量少,干預措施不一,不能定性定量評價中醫治療產后惡露不絕的療效。因此,本研究檢索了中醫藥治療產后惡露不絕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Meta 分析,用以評價中醫藥治療產后惡露不絕的臨床療效,以期為今后臨床診治產后惡露不絕提供診療思路,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來源 計算機檢索中文數據庫包括中國知網、萬方、維普CBM 文獻數據庫以及PubMed 數據庫中有關中醫治療產后惡露不絕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文獻。中文檢索詞包括:產后惡露不絕、產后惡露不盡、晚期產后出血、中醫藥、針灸、中醫、中藥、中成藥;英文檢索詞包括:Postpartum lochia、Period、Postpartum、Postpartum、Puerperiu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Chinese patent medicin、Chinese herbal medicin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andomized、Placebo,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2 年5 月。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研究類型為隨機對照試驗;②納入者均明確確診為產后惡露不絕,符合《中醫婦科學》[1]中相關診斷標準;③試驗組干預措施為中醫治療或者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治療可為中藥湯劑、艾灸、針灸等,對照組為單純西醫治療;④結局指標為總有效率、惡露干凈時間、子宮三徑之和、中醫癥候評分、惡露持續時間等。排除標準:①綜述類、動物實驗、重復發表的文獻;②文獻中數據缺失。
1.3 文獻篩選及提取 由2 位研究人員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進行文獻篩選,存在異議時請第3 位研究人員討論解決。提取的信息包括作者、年份、研究對象、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措施、相關結局指標。
1.4 質量評價標準 所有納入文獻的質量按Cochrane系統評價中關于隨機對照實驗的質量評價標準進行,評估內容為:①隨機分配方法;②分配方案是否隱匿;③盲法;④結果數據的完整性及意向性分析;⑤選擇性報告結果;⑥其它偏倚來源。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Rev Man5.3 軟件進行Meta 分析,對納入文獻資料進行數據提取。連續性變量采用均數差(MD)表示,非連續性變量采用相對危險度(RR)表示,區間估計取95%可信區間(95%CI)。Z 檢驗中若P<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無統計學意義。根據χ2檢驗和I2判斷各研究間的異質性,若多個研究具有同質性(P>0.1,I2≤50%),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若有明顯異質性(P<0.1,I2>50%),則選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效應量。采用以下3 種方法對臨床異質性進行敏感性分析:①改變合并效應量模型;②去除權重最大的研究;③逐一排除所納入的研究,進行重新分析,觀察效應量和P值變化。結合漏斗圖分析發表偏倚。
2.1 文獻檢索及篩選結果 根據檢索策略和資料收集方法共檢索到461 篇文獻,經閱讀題目、摘要初篩后24 篇可能符合納入標準。對24 篇文獻全文閱讀后,10 項[4-13]隨機對照研究符合納入標準,共1170例患者,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1。納入文獻均為中文文獻,其中6 項[5,6,8,9,11,13]為中西醫結合治療,4 項[4,7,10,2]為單純中醫治療;8項[4-6,8,10-13]提及隨機數字表法,其他的研究僅提及隨機,無具體方法的描述,評估風險為不清楚。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圖
2.2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10 項研究都均為中文文獻,其中6 項[5,6,8,9,11,13]研究均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療法;4 項[4,7,10,12]研究對照組與試驗組基礎治療不同;樣本量最大的為112 例[6],樣本量最小的為40 例[4,13]。觀察療程最長的是14 d[4,5,8],觀察療程最短的是5 d[13]。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表1(續)
2.3 納入文獻偏倚風險評估結果 有4 篇[7,10-12]文獻未采用盲法,其它研究不清楚是否采用盲法,從整個倚風險圖來看,研究的偏倚風險尚能接受,但仍有待于嚴格設計的大樣本臨床隨機對照實驗進行補充。納入文獻偏倚風險評估結果見圖2。

圖2 納入文獻偏倚風險評估結果
2.4 Meta 分析結果
2.4.1 總有效率 本研究納入的10 篇文獻之間不存在異質性(I2=0,P=0.90),故選擇固定效應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中醫治療產后惡露不絕的療效優于單純西醫治療(RR=1.21,95%CI:1.15~1.27,Z=7.52,P<0.000 01),中醫治療的療效是單純西醫的1.21 倍(P<0.05),見圖3。

圖3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2.4.2 惡露干凈時間 6 項[4,6,7,10-13]研究報告了惡露干凈時間,統計學異質性過大(I2=92%,P<0.000 01),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表示中醫治療產后惡露不絕惡露干凈時間短于單純西醫治療(I2=92%,MD=-2.83,95%CI:-3.46~-2.19,P<0.000 01),見圖4。逐一排除納入研究,Meta 分析均表示效應量改變差異不大,提示結果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

圖4 兩組惡露干凈時間比較
2.4.3 子宮三徑之和 8 項[4-6,8,9,11,12,13]研究報告了子宮三徑之和,統計學異質性過大(I2=94%,P<0.00001),遂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中醫治療產后惡露不絕比單純西醫治療更能促進子宮復舊(I2=94%,MD=-3.33,95%CI:-4.09~-2.57,P<0.000 01),見圖5。逐一排除納入研究,Meta 分析均表示效應量改變變化不大,說明其結果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

圖5 兩組治療后子宮三徑之和比較
2.5 發表偏倚分析 本研究對總有效率(納入文獻10篇)繪制漏斗圖,散點左右基本對稱,提示不存在發表偏倚,說明本研究結論準確可靠,見圖6。

圖6 總有效率漏斗圖分析
現代醫學認為胎盤、胎膜部分殘留、子宮復舊不全及過度膨脹、過度勞累等均是造成產后惡露不絕的主要因素,屬于產后晚期出血范疇[14]。近年來,由于思想觀念的轉變,人流及藥流數量不斷攀升,我國每年人流產數超960 萬次,產婦剖宮產率增加,產婦發生產后惡露不絕的概率為0.5%~2%[15],淋漓不盡的惡露會對女性生活及心理產生極大困擾,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西醫主要采用縮宮素、清宮術和抗生素進行治療,但由于大劑量縮宮素易引起過敏,清宮術可能造成繼發性不孕,抗生素影響母乳喂養等局限性,其臨床應用常受到限制[16]。中醫藥從患者個人的整體情況出發,辨證論治,養治結合,采用多元化的治療方法,具有安全性高、無創性、副作用小等顯著優勢。
《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病治》首載“惡露不盡”,《諸病源候論》列“產后惡露不盡候”,歸納其病機為“風冷博于血”“虛損”“內有瘀血”。當代中醫根據現代社會醫療條件對產后惡露不絕病因新增“金刃損傷”因素,對產后惡露不絕的病因進行了更新[17]。現代中醫認為產后惡露不絕的病因為氣虛、血熱、血瘀三證,主要病機為胞宮藏瀉失度、沖任不固、氣血運行失常。臨床多以補氣、清熱、化瘀為法,并酌情予止血中藥,充分結合產后女性多虛多瘀的生理特點,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進行產后綜合調理。朱孫楠教授[18]認為產后惡露不絕發生總責于氣血虧虛、瘀阻胞宮、血熱破血妄行,治療以化瘀為先,善用清補法,臨床獲效頗佳。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治療在總體有效率(RR=1.21,95%CI:1.15~1.27,Z=7.56,P<0.000 01)、惡露干凈時間(I2=92%,MD=-2.83,95%CI:-3.46~-2.19,P<0.000 01)、子宮三徑之和(I2=94%,MD=-3.33,95%CI:-4.09~-2.57,P<0.000 01)方面均優于單純西醫治療,說明中醫藥可以有效提高產后惡露不絕的臨床治療效果,在縮短惡露干凈時間、促進子宮復舊方面效果確切,同時不良反應少,在臨床上具有顯著優勢。從本次納入文獻來看,臨床中產后惡露不絕患者以氣虛和血瘀夾雜者多見,臨床常以補氣化瘀為法,常選用生化湯加減、補氣化瘀方等湯劑,一方面活血化瘀促進惡露排出,化瘀生新,另一方面補益正氣、培本固元,促進邪氣外出,充分體現“正勝邪自去”。研究表明[19],加予補氣活血方劑相較于單純西醫治療產后出血可減弱機體刺激,緩解應激反應,促進子宮收縮達到止血目的。針灸對于產后惡露不絕也具一定的臨床療效,李春香等[20]研究表明,針刺可調整子宮、內分泌等臟腑功能,促進腎上腺皮質的分泌,增強子宮收縮,加快子宮復舊。臨床常選子宮、地機、血海、關元等婦科要穴結合溫針灸的治療方式,達到調和沖任、活血化瘀等功效,可縮短產婦惡露持續時間,促進子宮恢復如常,達到止血的目的。
綜上所述,當前Meta 分析結果顯示在產后惡露不絕的診治中中醫治療優于單純西藥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惡露干凈時間,促進子宮復舊,加快子宮恢復。然而,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所有文獻均未提及盲法;②樣本數量少;③文獻質量低;④結局指標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建議今后對該課題的研究,嚴格制定研究方案,制定客觀的結局指標,設計更為嚴密的大樣本研究對上述結論加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