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苗,余怡紅
(上饒市廣信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上饒 334000)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為婦科常見良性疾病,是由子宮內膜過度增生所致,可影響患者的生殖健康,是導致女性痛經、月經量過多及不孕等現象的重要危險因素[1,2]。現如今,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電切除術 (transcervical resectionof po1yp,TCRP)是治療EP 疾病的首選方案,但該病病灶根除困難,術后復發風險較高[3]。因此,如何減少EP 患者的術后復發情況,是當前婦科領域重點關注的課題之一。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是臨床常用的宮內節育裝置,除去基礎避孕功能外,該系統還具備一定的孕激素治療作用,對子宮內膜增生具有積極抑制效果,將其與TCRP 聯合應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術后復發風險,改善患者預后[4,5]。本研究結合我院78 例EP 患者臨床資料,觀察TCRP 聯合LNG-IUS 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1 年4 月上饒市廣信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8 例EP 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年齡28~49 歲,平均年齡(36.54±4.69)歲;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5.83±3.17)年;單發病灶25 例,多發病灶14 例;子宮內膜息肉最大直徑5~16 mm,平均直徑(8.24±3.57)mm。觀察組年齡27~50 歲,平均年齡(36.68±4.72)歲;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5.76±3.20)年;單發病灶26 例,多發病灶13 例;子宮內膜息肉最大直徑5~16 mm,平均直徑(8.41±3.62)mm。兩組年齡、病程、病灶數量、子宮內膜息肉最大直徑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術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EP;非絕經期女性;符合TCRP 治療指征。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及凝血功能疾病者;手術禁忌證者;藥物過敏者;近期接受激素治療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行TCRP 治療:于月經干凈3~7 d 后實施,術前一晚于陰道放置0.4 mg 米索前列醇(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73696,0.2 mg/片)軟化宮頸,手術開始前行陰道沖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靜脈麻醉后,取擴宮棒擴張宮頸口,以生理鹽水為膨宮介質,于宮腔鏡下明確子宮內膜息肉的位置、大小、數量等信息,隨后開展息肉電切術,切除范圍至子宮內膜下3 mm 淺肌層,徹底切除息肉基底,期間宮腔壓力控制在80~100 mmHg,電切功率為70~80 W,完畢后采用負壓吸引吸凈宮腔,電凝止血,術后常規抗感染治療。
1.3.2 觀察組 行TCRP 聯合LNG-IUS 治療:TCRP治療后,于首次月經干凈4~7 d 后,經宮腔放置LNG-IUS,放置前探宮腔深度<9 cm,所有過程均嚴格遵照操作指南進行,最后行腹部超聲檢查,確保放置位置無誤。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子宮內膜厚度、生殖激素水平[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經期視覺模擬評分(VAS)[6](0~10 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血紅蛋白水平、不良反應(陰道出血、乳腺脹痛、經期延長、體質量增加、閉經)及復發情況。復發標準:經盆腔彩超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且抗炎治療后無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兩組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均有所減小,且觀察組治療后3 個月及6 個月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s,mm)

表1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比較(±s,mm)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2 兩組生殖激素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FSH、E2、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殖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生殖激素水平比較(±s)
2.3 兩組經期VAS 評分及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3 個月經期VAS 評分低于治療前,血紅蛋白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經期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經期VAS 評分及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經期VAS 評分及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5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6 個月復發率為2.56%(1/39),小于對照組的17.95%(7/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14,P=0.025)。
TCRP 是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首選微創方案,該術式可于宮腔鏡引導下完成息肉切除操作,具有創傷小、療效好、恢復快等應用優勢,現已廣泛應用于婦科領域[7]。但有研究指出[8],EP 的發生多與內膜生殖激素代謝失調、細胞因子水平等因素有關,TCRP 術后,若內環境未獲得及時改善,其內膜仍可再生,導致EP 復發。因此,改善患者宮腔內環境,是降低其術后復發風險的關鍵所在。左炔諾孕酮(Levonorgestrel,LNG)為臨床常用孕激素藥物,具有明顯的抗雌激素活性,可誘導內膜腺體萎縮及間質蛻膜樣改變,促使子宮內膜變薄,同時降低其活性,進而控制子宮內膜的增殖[9]。LNG-IUS 是含高效價LNG 藥物的宮內節育系統,可持續向宮腔釋放LNG,借助其藥效,抑制子宮內膜雌激素的合成,拮抗子宮內膜增生[10]。且LNG-IUS 可在促使子宮內膜萎縮的同時,增強子宮收縮力,減少子宮內膜厚度的同時,緩解內膜炎癥,降低EP 的發生風險[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3 個月及6 個月的子宮內膜厚度小于對照組(P<0.05),提示TCRP聯合LNG-IUS 可有效縮小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其效果優于單一TCRP 術治療,與陳梅等[12]研究結果一致。分析認為,LNG-IUS 可持續、穩定釋放左炔諾孕酮,每日釋放量為20 μg,其子宮內局部釋放濃度遠高于血液循環,可引發高效價孕激素狀態,增強其子宮內膜增生抑制效果。有研究指出[13],LNG 持續性的釋放可導致部分激素被吸收入血液,引起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升高,進而增加乳腺腫瘤等疾病的發生風險,不利于患者預后。而在本研究結果中,兩組治療后FSH、E2、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LNG-IUS 對患者卵巢激素并無明顯影響,其卵巢功能未受干擾,可維持體內正常激素水平,與既往研究相吻合[14]。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后經期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血紅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LNG-IUS 可在緩解患者的痛經癥狀的同時,提高其血紅蛋白水平。分析認為,LNG-IUS 可刺激內膜系統合成調節蛋白,進而改變內膜微環境,降低炎癥介質水平,以此增強子宮收縮力,減少月經量,在緩解痛經癥狀的同時,可改善月經過量引發的貧血狀況。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LNG-IUS 的應用不會造成不良反應風險的增加,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觀察組復發率小于對照組(P<0.05),表明LNG-IUS 可有效降低TCRP 術后的復發風險,這與LNG-IUS 對患者宮腔內環境的改善作用存在直接關聯,與既往研究[15]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TCRP 聯合LNG-IUS 可有效減小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改善其痛經癥狀,提升血紅蛋白水平,且不影響患者的血清孕激素指標,安全性高,不易復發,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