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楠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廣西 南寧 530029)
從本質上來說,區塊鏈是一種信息技術。該技術以其不可偽造、公開透明及可以追溯的信息存儲和共享特征,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和合作機制,使其在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等方面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從2013年開始,區塊鏈技術就被應用到新聞傳播中,新聞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確定信息生產者的可信度、對用戶信息進行分級加密,或者通過鼓勵用戶寫作和閱讀新聞報道,豐富新聞內容渠道。這些嘗試對我國新聞傳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2019年發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致力于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我國產業創新發展中的應用。這給區塊鏈技術在新聞傳播方面的應用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區塊鏈技術和比特幣的發展密切相關。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在比特幣的發展過程中,區塊作為一種存儲單元,能夠對一定時間內各個區塊節點之間的信息進行記錄和存儲,各個區塊之間的隨機鏈接和信息交流的擴大形成了區塊之間的接續,從而形成了區塊鏈。從應用角度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通過相互關聯而產生的數據塊,它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在多個應用場景中形成主體間的信任協作,但在發展初期,安全風險問題也成為其廣泛應用創新的制約因素。
區塊鏈技術基于其形成的機制,具有明顯的技術特點。
(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沒有中心管制,區塊鏈的產生和發展不依賴第三方硬件設施,區塊鏈可以通過各個節點的信息核算和存儲,形成自我驗證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為本質的特征。
(2)開放性。除了區塊鏈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區塊鏈的數據是開放透明的,所有的數據都可以追溯來源且不可偽造。任何個人和組織都能通過公開接口進行數據的開發和應用,技術應用和信息具有高度透明性和開放性。
(3)獨立性。由于區塊鏈的產生和發展不依賴任何第三方組織和設備,它能在協商一致的規范內實現系統的自我驗證和數據交換,不需要進行人工干預,因此具有很強的獨立性。
(4)安全性。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沒有掌握區塊鏈中51%的數據節點,就無法操控和修改區塊鏈中的數據,這使得區塊鏈本身具有很強的不可偽造和安全性。
(5)匿名性。除了人為干預,區塊鏈各個節點的數據信息的驗證和傳遞都可以在匿名狀態下進行。
整個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及應用層組成。數據層包括基礎的數據區塊和基本算法,網絡層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的傳播和驗證機制等,共識層主要包括各類網絡節點的共識算法,激勵層可以把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合約層是區塊鏈進行編程的基礎,應用層則包括和體現出區塊鏈在各類產業和技術中的應用模式。在這個架構模型中,基于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基于共識算力的經濟激勵以及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最具代表性的創新點[1]。
就當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來說,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主要有分布式賬本技術、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技術以及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技術等4個方面。新聞媒體對區塊鏈各項技術的應用已有廣泛的探索,且深入到了新聞傳播的各個場景中。
信息采集的開源是指在媒體平臺中,用戶可以向平臺提供信息資訊,擴大新聞平臺的信息來源渠道。新聞信息的眾籌是指,平臺用戶可以通過打賞、訂閱等方式,對用戶發布的新聞內容進行支持,從而讓該方面的新聞內容獲得更多的認可和閱讀。這主要利用了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由于沒有第三方的干預,媒體平臺可以把海量的信息作為內容儲備,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反饋和鑒別,篩選出那些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鏈上用戶對信息的選擇篩選,那些具有共同選擇偏好的信息會在媒體平臺聚合,從而讓新聞平臺有效選擇那些用戶更加關注的新聞選題[2]。
具體來說,媒體平臺可以通過申請信息的審核確定信息生產者的身份,并通過虛擬貨幣的押注和平臺守則的承諾,讓他們形成線上新聞編輯室,并自由發布內容和選擇新聞信息的選題。平臺的其他用戶可以通過虛擬貨幣的贊助來支持新聞選題,從而實現新聞信息的眾籌目的,新聞選題實施的可能性則隨著贊助和支持的數量增多而增強。媒體平臺也可以鼓勵用戶參與到信息的收集和撰寫中,讓廣大用戶成為新聞的生產者。當出現有價值的信息之后,再進行眾籌。這種方式特別適合那些適宜長期進行深度報道的新聞內容。
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可以有效記錄各個節點的數據和信息。不過區塊鏈分布式賬本不是一個信息記錄和管理的中心,而是指每個區塊節點都存在完整的數據記錄,且這些記錄可以隨時被查閱,并永遠無法被刪除。在此技術背景下,數據和管理中心的地位被大大削弱,各個節點的作用被提高。該技術被用在新聞媒體中后,可以讓處在各個節點中的新聞信息被隨時查閱,并進行溯源,從而對數據信息進行鑒定。由各個數據賬本節點組成的、可以供所有人讀取信息和發送交易的區塊鏈被稱為公有鏈。在公有鏈中,每個人和各個節點都無法形成對鏈上傳播信息的控制權,且由于沒有數據信息的生產和控制重點,公有鏈中的節點和區塊之間形成了平等的關系。基于區塊鏈分布式賬本中信息數據的不可篡改特點,這種能夠進行隨時查詢和溯源的技術應用可以有效進行原創內容的保護和信息的審核,也可以通過對優質內容進行贊助和打賞,形成對優質、真實內容的激勵,進一步提高偽造、篡改鏈上記錄的行為成本[3]。
在互聯網背景下,文字、圖片、視頻、賬戶信息等都可以形成數字信息并進行買賣,但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信息交易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和交易的不可撤回特性,可以讓數字資產的交易形成完整的歷史記錄,同時,可以根據交易的需求進行內容的加密處理,這樣不僅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也讓數據信息的隱私保護可以通過對時間戳和標記的追溯得以實現。一些區塊鏈媒體可以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傳輸優勢,負責給用戶提供直接交流的平臺。媒體可以對用戶的信息進行分級和加密,并把這些用戶的信息歸屬用戶自身,同時,媒體也不會充當第三方角色或者管理的職能,只掌握公鑰,私鑰則被用戶自己保存,用戶可以對信息進行解密和標記,從而讓隱私保護充分掌握在用戶手中[4]。
區塊鏈技術的產生伴隨著比特幣這一虛擬電子貨幣系統的產生,區塊鏈的透明性、安全性特征,可以讓虛擬貨幣的交易不受第三方機構的干預,并在點對點的交易中實現交易的便捷化和高效性。國外的一些媒體平臺通過虛擬貨幣的使用,來提升用戶對新聞的反饋積極性,并通過設置虛擬貨幣門檻,形成新內容發布的準入機制,這讓那些高價值的新聞信息得到更多鏈上傳遞的機會,把關人和用戶也可以利用虛擬貨幣實現對信息的審核、閱讀及打賞,從而提高新聞信息的互動和傳遞。此外,為了減少和控制虛假信息,平臺可以通過信譽分機制來給用戶進行分級,這樣,用戶在瀏覽信息過程中,就可以利用信譽分來衡量信息發布者的信息質量。當信譽分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平臺可以采取禁言的方式對發布者進行處罰。
此外,平臺還可以利用免費內容的投放進行廣告植入,通過廣告和新聞內容的匹配度,尋找最佳的廣告組合,通過智能合約,平臺從與廣告活動相連的錢包中扣除虛擬貨幣。
在現代媒體環境下,多元化的新聞信息渠道和新聞生產方式,讓傳統“把關人”角色的作用得到極大的削弱,在信息數量和生產傳播途徑等方面,“把關人”無法實現對信息的有效把關。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為“把關人”角色的失效帶來了解決方法。
區塊鏈技術各個節點可以通過自動驗證,實現對信息發布源頭的追溯,從而有效遏制網絡謠言和虛假新聞,并及時阻止這些信息的蔓延。這雖然進一步弱化了新聞傳播中職業把關人的作用,但卻有效強化了互聯網技術背景下的新聞把關效果。當前,一些技術組織研發了在媒體市場使用的私有鏈平臺,通過平臺進入權限的控制,來獲得信息傳輸的歷史記錄。當信息發布者進行內容寫作和傳播時,其內容無法被更改,傳播過程被記錄,借此提高信息發布者信息報道和傳播的客觀性。已經發布的新聞信息即使被更改,也會保留修改痕跡。同時,任何人想要追溯信息的真實性和信息發布源頭,都可以找到信息發布者。信息發布之后,通過多個節點的數據信息自我驗證,能夠確保內容的真實性。這種信息篩選和把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信息的客觀性和真實性[5]。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社交媒體無法記錄和存儲用戶的個人信息,更無法進行用戶信息的出售和用戶群體的分析。這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傳播媒介可以通過分布式賬本進行信息的加密,用戶只能使用唯一的ID進行訪問,而區塊鏈技術對真實信息的篩選又保障了媒介的傳播生態,從而促進社會媒體責任感的提升,建立用戶和媒體之間更強的信任感,讓新聞媒體、社交網絡及用戶形成共同體。
在信息的傳播和報道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信息的自我驗證進行真實信息的篩選,并保證信息的公正性,有效杜絕了外來因素對平臺信息的干預。區塊鏈基于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現有社交媒介的劣勢。盡管互聯網背景下的社交媒介發展有其自身的邏輯和技術特色,但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媒介平臺信息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提高這些平臺的獨立性,從而為新聞傳播生態的良好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區塊鏈技術在傳媒內生態系統中以其獨特的去中心化的傳播方式應用于新聞內容的生產模式,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受眾的主動性,讓受眾積極參加到新聞行業的內容生產中來,從而在消解大眾媒介強權和瓦解媒介從業者帶來的鴻溝上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的發展讓新聞傳播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并沖擊了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但虛假信息的傳播也給大眾的認知帶來了混亂。在此背景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有效推動新聞受眾在網絡空間中的表達及對信息內容的反饋,進而對公共事務產生更強的影響力。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技術賦予了受眾更真實的信息,受眾的反饋和表達權利得到了更強的保護,受眾也由此提升了對新聞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權益,能夠進一步促進傳播主體的多元化發展。
區塊鏈技術的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特性和去中心化、開放性等特征,給新聞信息的產生、傳播及反饋帶來了巨大的革新。基于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基于共識算力的經濟激勵以及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技術在新聞傳播方面的應用,有效解決和重塑了新聞生產者、用戶即媒介平臺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加強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把關、確保良好的媒介生態、提升用戶的新聞參與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