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常虹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短視頻是當下新媒體時代重要的信息傳播方式之一,其內容豐富、靈活多變,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也有利于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但是在動畫制作領域,短視頻的傳播方式并沒有得到動畫制作者的重視,對其關注度低是阻礙動畫短視頻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當下社會,動畫制作者有必要在促進動畫短視頻的傳播與發展過程中,對數碼繪進行有效應用,利用數碼繪的優勢提升動畫短視頻的價值,促進人們對動畫形成全新的認識和了解,為動畫短視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當下新媒體時代的動畫短視頻進行研究發現,現階段動畫短視頻的發展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動畫短視頻在內容方面區別不大,不夠新穎。因為制作動畫短視頻的成本較低,且不會占用太多時間,所以許多動畫視頻制作者只專注于視頻制作的數量和效率,忽視了對質量的把控,對動畫短視頻的制作要求逐漸降低,缺少內容上的創新,以至于各大平臺上呈現的動畫短視頻風格相近、質量差、內容乏味,給觀眾造成了一定的視覺 疲勞。
其次,許多短視頻動畫制作者經常會胡亂或過度使用模板進行視頻創作,嚴重阻礙了短視頻動畫的發展,不利于動畫短視頻的審美價值提升。還有部分創作者制作出來的動畫視頻結構過于零碎,內容不夠緊湊,難以形成規模化的傳播,對短視頻動畫商業價值的有效實現造成不良影響。
最后,優質的動畫短視頻需要結合當下社會的熱點話題進行創作,設立明確的主題。但是,就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大多數短視頻動畫缺乏新意,內容單一固化,完全提不起人們觀看的興趣,阻礙了動畫短視頻的傳播與發展。
因此,基于新媒體背景的動畫短視頻需要以創新視頻形式與內容為主,打破當下短視頻動畫面臨的窘迫局面。從多個角度思考并分析動畫視頻的形式、內容及美感,完成對短視頻的創新,對視頻的傳播價值進行提升,從而給人們帶來全新的視覺 體驗。
新技術的出現對設計和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大量繪圖軟件的出現和應用更利于視頻的創作,并為其提供了便利條件,數碼繪的應用幾乎終結了純手工繪制圖稿的方式。現階段,繪畫者經常將畫面構想草擬到紙上,然后利用計算機完成制作。數字技術可以更容易地將照片中的要素材料融入繪畫當中,并在軟件中利用平涂和厚涂技法,結合素描原理描繪出立體的造型,遵循光影關系,營造出更加細膩的質感,制造出呼之欲出的逼真視覺效果。數碼繪的使用,在表現多層次(如逼真、復雜等)畫面效果時的優勢更加明顯。
數碼繪的操作簡單便利,尤其是與手工繪制相比較,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兩者在工具使用及效果呈現上都存有較大不同。究其本質,應用數碼繪創作出來的作品與手工繪制的圖畫在思想表達和創作思路上是相同的。數碼繪使用數位板運用繪畫技術繪制圖案和立體層次,在繪制手法和使用工具上都不同于傳統手繪,其作品仍然是對某一特定主題作品的表達,是對繪圖者內心情感及審美情趣的反映,所以作品最終展現的本質依舊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總而言之,繪畫是一種視覺幻想,數碼繪將想象可視化的程度極大地提高了,將想象內容具象化。歸根結底,藝術的創造是人類的行為,因此,無論數字繪畫技術多么強大,其意義和本質仍然是藝術[1]。
第一,精確性。數碼繪的主要技術特點就是對造型上的精確繪制,其準確性主要體現在幾何造型和顏色表達方面。數碼繪中的幾何造型通過人工輸入命令,然后通過計算機程序進行運算對其繪制。計算機的運算精度能達到64位,所以其繪制出來的幾何造型精準度極高。另外,數字繪畫中的顏色控制不是通過手工混合顏色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引入三種基本顏色(紅、綠、藍)的數值,根據需要控制顏色值,從而獲得創作者需要的某些顏色。這是一種數字化的選擇方式,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手繪上每次在調色時效果不完全一致的問題。
第二,引導性。人的生理特征決定了人的眼睛是動態的,視線會隨著閱讀的移動而流動,有一種清晰的方向感,很容易被一些視覺符號所引導。與傳統動畫短視頻制作相比,數字繪畫更具備引導性。人們在眾多網站瀏覽,視線會受到視覺規律的影響。Flash動畫作為一種新的表達形式,設計師通過設計引導頁面來努力引導觀眾,對頁面中的顏色和圖形符號進行處理,運用文本和圖片吸引觀者,引起瀏覽者的情感共鳴,并創造一種互動的情感 環境。
第三,多元性。動畫短視頻在信息傳達方面往往通過文字、語言、圖像來傳達信息,而數字媒體的信息傳遞主要以觀者情感為主,如文字布局、繪畫、圖像、顏色、聲音、視頻、動畫、廣告、導航及信息交流的其他要素[2]。
從20世紀下半葉到21世紀初,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廣泛使用的數字技術越來越多,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以往工業革命造成的變化相比,這種變化是不可比擬的。數碼繪畫通過視覺藝術和數字技術之間的融合,集合了多種視聽媒體形式,如繪畫、圖像、文字、背景、顏色、導航工具、背景音樂以及動畫等。與傳統媒體相比,數字媒體具有互動的獨特性,而數碼動畫將數碼藝術中“互動”的特點充分地體現出來。
數字繪畫可以突破傳統繪畫工具的限制,比如一幅數字繪畫可以同時擁有水彩的通透性和油畫的厚重感,而且易于修改,大小不受限制。數字繪畫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數字繪畫與傳統繪畫的最大區別在于終端與受眾的接觸機制兩方面。傳統繪畫通常呈現在畫布或紙張上,而數字繪畫的終端大多是計算機的顯示屏,如果將其打印或者印刷出來,數字繪畫上的紋理或空間表達都無法得到三維立體還原。因此,這一點決定了在動畫短視頻制作上應用數碼繪具有傳統繪畫所沒有的許多優點。當然,要完全取代傳統繪畫在動畫中的地位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創作一些特殊的2D動畫作品時,數碼繪只能是傳統繪畫在數字領域的重要補充[3]。
動畫是一種豐富的藝術形象,由時間、空間的變化和人物的表現形成,屬于電影和電視藝術的范疇。與傳統動畫相比,數字動畫發展的時間較短。數字動畫也叫無紙動畫,與傳統動畫媒介相脫離,直接在計算機上實現動畫的制作。現在的動畫制作方式絕大多數都已采用數字方法。數字動畫一般包括數字2D和3D數字動畫。
由于網絡資源的限制,數字動畫通常相對較短,所以情節設定波瀾起伏,畫面也頗為夸張,就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動畫短視頻里最深層的感受表達出來。數碼動畫也可以同時在因特網、電視、移動電話及其他數字媒體上進行傳輸與播放,集多種視聽媒體于一身。設計者可以盡可能發揮想象力,利用數碼繪將其表達出來,以此對傳統的短視頻動畫進行加工,將許多傳統動畫無法實現的動畫藝術效果展現出來。此外,數碼動畫具有很強的互動功能,它允許觀眾點擊、選擇其他程序來確定動畫過程和結果,充分享受互動的樂趣[4]。動畫設計歷經漫長歲月,從最初的平面繪制一直發展到如今的數碼科技控制。在數碼技術的幫助下,動畫設計越來越精細化,逐漸向動態化、特效化轉型,形成在內容和視覺感官上都與受眾心理符合的動畫作品。數碼繪畫在這其中發揮的力量不容小覷,數碼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將依舊是未來動畫設計的驅動力。
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數字媒體,視覺意識是直接影響關注率的最重要因素。多媒體具有數字動畫的特點,視覺快感更為公眾所知。當人們瀏覽網頁和動畫時,制作者會設計出不同的視覺效果,給瀏覽者營造不同的心理感覺,形成不同的互動效果。在制作動畫短視頻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想象力,將美學體現在網頁的方方面面,然后充分利用數字媒體的特性,將圖片、線條、音樂、動畫和其他媒體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完成藝術再創造。
當下有關數碼繪的應用軟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即Photoshop軟件、Sai軟件以及Corel Painter軟件。Photoshop軟件和Sai軟件是最常用也是最流行的繪圖軟件,可以對每個平面進行專業的位圖處理,已然成為制作者首選的應用軟件。Sai是日本動畫常用的一款繪圖軟件,雖然軟件只有3 MB的大小,但功能十分強大。運用數位板在此軟件上繪制出的人物線條更為真實。而專門為追求自由創意的數碼藝術家、攝影家、插畫畫家等群體開發的Corel Painter軟件在仿自然繪畫方面極為優秀,其仿自然所運用的工具畫筆的繪畫效果極為逼真、全面,所以在動畫短視頻中被廣泛運用。
利用數碼繪進行動畫短視頻創作時,要對整體面進行細致分析,最終確定如何構圖。可以找出視頻場景的中心區域,確定好主要畫面,建立圖紙并調整好畫紙比例,這是前期準備中關鍵的一步,對最后動畫短視頻營造出的整體視覺感受有著直接影響。接下來制作底圖紋理,新建透明圖層,填充視頻場景所需要的顏色,利用Photoshop軟件的濾鏡、雜色工具,可自行調整視覺效果。Photoshop與Sai兩款數碼繪常用軟件結合,可以繪制出更加引人入勝的人物色彩。此外,設計師還要學會運用3dmax等建模軟件,利用數碼繪相關軟件與之結合對視頻畫面中的光線進行追蹤渲染,以還原真實的透視和光線,并利用大量貼圖對細節加以修改和豐富,這是短視頻制作中運用數碼繪比較常用的基礎技巧,可以彌補人腦對透視還原不準確的缺陷。
動畫短視頻行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就是日本動漫多年來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5]。所以不能忽視創新對數字繪畫和相關藝術的影響。數碼科技為動畫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要長遠發展動畫短視頻,不能單純依賴于數字技術的應用,必須立足于傳統特色文化,在文化底蘊中得到滋養與成長。近年來,中國動畫設計掌握了中國風格的設計概念,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典型的中國美模式不僅讓公眾感受到美感,而且還產生了基于民族的認同感。
在動畫產業的快速推動下,數碼繪已經逐漸成為動畫短視頻領域相對獨立的新興門類,在視覺設計與文化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和重視。數碼繪在動畫短視頻里的應用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要將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與我國本土的傳統文化內涵相結合,對數碼繪畫技術進行完善,從而進一步促進動畫短視頻的藝術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