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存平
(山東省廣播電視傳輸保障中心,山東 濟南 250000)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廣播電視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廣播電視行業必須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自身的發展與創新。
廣播具有的優勢是使用便捷、成本低,用戶在收聽廣播信息時還可以進行其他活動。但廣播不能重復播放,傳播者和受眾也不能進行互動,且手持式收音機功能設計單一,無法滿足用戶多樣化的信息需求[1]。電視的優勢是圖像、聲音并茂,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強,具有娛樂性,其劣勢是成本高。
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廣播電視受到了極大沖擊。人們將電腦和智能手機作為獲取信息的首選方式,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更搶占了廣播電視的受眾。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而且還呈現出顯著的“碎片化”特征。因此,廣播電視要想提升信息傳輸的質量和效率,必須積極進行技術創新。
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體系主要包括光纖、微波傳輸及衛星傳輸三大體系。
光纖是主要的信息傳輸媒介,在廣電信息傳播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光纖傳輸體系由發射機、連接器、光接收機、無源器件及光中繼器等部分構成,其信號傳輸速度快、容量較大,而且體積小,信號傳輸的抗干擾能力強,具有耐腐蝕性等優點,但由于該體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連接和切段的操作過程中必須格外小心,對相關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微波傳輸是當前信息傳輸領域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微波傳輸體系包括電源、調制器、自動控制器及多路復用等設備。微波傳輸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在自然環境復雜的海域或山地中應用較多。
衛星傳輸體系是由上行的發射站與地球上的接收站共同組成,能科學、細致地處理不同類型的信號,有效傳播廣播電視信號。這一傳輸體系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而且應用的技術靈活多變,適應性很強。但衛星傳輸體系也有一些明顯的不足,比如抗干擾能力弱,容易受風向、天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革新,當前,全媒體時代已到來,其給傳統廣播電視帶來的巨大沖擊已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在互聯網環境下,各種網絡技術、信息化技術以及數字技術等的全面普及,為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的創新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當前,廣大受眾對廣播電視方面的服務需求逐漸提升,只有持續對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作出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2]。
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并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應用,對社會生產與生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社會已經進入網絡時代。這為廣播電視傳播技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傳輸覆蓋工程的建設,可以將傳播技術與網絡技術進行融合,以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信息化發展的進程,提高節目信號傳播的質量與效果。傳播技術、網絡技術的有效結合,能夠為廣播電視傳輸覆蓋工程服務,可使信號傳播水平極大提升,提高視頻的呈現效果,為傳輸覆蓋工程的大力推進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推動我國廣播電視事業實現大發展。
4.1.1 針對終端變化進行技術創新
隨著廣播接收終端的變化,使用傳統收音機的受眾減少了,使用手機的受眾大大增加。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可以盡情收聽廣播,這是廣播與網絡融合實現的飛躍發展。
為了適應這一形勢,廣播的傳播形式也逐漸發生變化。受眾不僅可以收聽節目,還可以收看節目。目前,山東省正在進行可視化技術改造[3]。可視廣播設備一般包括攝像機、切換器、采集卡、播放平臺及接收終端等設備。其中,攝像機用于機位選擇,制作者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機位,通過數字分量串行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輸出信號,切換器用來選擇合適的視頻信號并完成輸出,采集卡是網絡適配器;播放平臺可由廣播頻道選擇,也可由客戶自主選擇,例如可選擇51聽、抖音等平臺;終端指的是智能手機。此外,播出機房還配有監視器等設備。廣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實現廣播可視化,受眾可以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進行操作,增強互動性。
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信息傳播的途徑更加豐富,各種短視頻平臺和網絡自媒體的興起,也使傳統廣播電視的受眾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互聯網使傳統廣播電視行業的從業者的工作方式和手段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節目的制作和傳播方式有了極大改變,電腦、智能手機也漸漸演變成新興的廣播信號發射機。因此,使用傳統廣播技術的技術人員要有壓力感,要守正創新,除了保證傳統廣播的發射任務外,還應當積極學習,積極推進廣播電視節目的數字化傳播。廣播電視行業的工作者要有使命感和緊迫感,積極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實現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的創新[4]。
4.1.2 增加互動并豐富內容
51聽是山東廣播的移動互聯網新媒體品牌,是山東廣播頻道在新媒體平臺使用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在這里,除了可以收聽山東廣播八個頻道的超高清音頻內容外,受眾還可以通過“51聽”App與喜歡的節目和主持人進行全方位、多形式、無縫隙的互動,可以給自己喜歡的節目“點贊”,給不喜歡的節目“打個臉”。另外,51聽App還整合了20多類專業音頻內容,囊括了小說世界、文化博覽、公開課及歐美流行等板塊。
目前,大部分受眾都是通過手機獲取信息。但是,手機的信息傳播具有明顯的碎片化特征,受眾很難通過手機端獲取系統、準確、深入的信息。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具有專業化特征。因此,廣播電視可與手機端的信息傳播相結合,發揮“互聯網+”的優勢[5]。
IPTV是互聯網技術在廣播電視方面的一個重要應用。IPTV就是交互式網絡電視,通過機頂盒接入寬帶網絡,實現數字電視接收與播放。受眾可以收看直播、點播、回看,還可以游戲,甚至可以定制節目等。電視與互聯網融合之后,具備了回放、點播、交互等功能。通過借助第五代通信技術(5G)和4K超高清技術,提高了電視節目的檔次。
2022年,山東廣播電視臺對所有節目的考核都要考察“小屏”的傳播力,這是一項重要指標。通過制作更多的微綜藝產品,利用小屏端將“山東衛視”這一IP打造好。2022年,廣大受眾可以通過小屏端收看更多由山東衛視制作的綜藝節目,但這些產品并非都會在山東衛視的大屏端播出。這并不意味著大屏已經不再重要,但是“大屏”最輝煌的時代已過去。互聯網背景之下的媒體生態有了一系列巨大變化,傳統電視行業必須達成共識:被大屏哺育出來的廣播電視行業的專業人士,在互聯網時代要成為廣播電視傳輸覆蓋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挺進新的主戰場。
本節闡述山東廣播電視臺報道“2022山東兩會”時的各種新技術應用,通過新技術應用介紹電視傳輸覆蓋技術的創新。
充分運用5G、VR等新技術,制作低延遲、超高清節目。山東廣播電視臺利用新聞頻道、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等自有平臺,同時聯合新華網、人民網、央視新聞+、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微博、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對山東兩會進行全方位實時直播,給廣大受眾帶來兩會超高清視聽體驗。閃電新聞在兩會期間創新推出《詩畫名泉·VR版》,以《詩畫72泉》為基礎,運用VR全景技術,帶領網友沉浸式體驗名泉競涌的勝景,感受山東的自然之美。
閃電輕應用在電視的信息傳播方面具有便捷、集納等功能。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了“山東兩會”輕應用,方便用戶及時獲取兩會實時動態,開設“閃電連連看”專欄,聚合省人大、省政協、山東發布、省高院、省高檢以及山東各地市區縣臺的輕應用,形成兩會輕應用傳播矩陣。用戶通過閃電輕應用能夠非常便捷地關注兩會動態,了解山東整體的發展情況。
2022年“兩會”期間,山東廣播電視臺的“閃電新聞”第4年與山東省政府、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山東省政協常委會、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人民檢察院等單位合作,推出《“碼”上讀報告》新媒體產品。報告封面右上角印有“閃電新聞”制作的全媒體產品的二維碼,用戶通過手機掃碼就可以“查收”與“兩會”相關的資訊,包括報告內容的圖 解、動漫演示、H5等創新表達方式,使用戶能夠方便、快捷地了解兩會的相關政策。
“兩會”期間,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了一系列短視頻欄目,其中,《兩會一分鐘》短視頻專欄以短視頻的形式傳遞代表委員的言論觀點;《你笑起來真好看》交互H5通過動漫人物第一視角感受山東省各個領域在一年內發生的新變化;《省長原聲報告》短視頻則圍繞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和重點內容,以省長的原聲報告為主體,配以相關的視頻,在全網進行傳播[6]。
在互聯網環境下,通過技術創新,參與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的人員更多,門類更多,既包括縱向上的技術發展與創新,也有橫向上的多個行業的共同參與,這都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同時也擴大了信息傳播的范圍。由于受眾的生活水平日漸提升,廣播電視對受眾的影響力漸漸發生變化,但其依舊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加強對廣播電視的優化與完善,采取有效措施對廣播電視積極創新,不斷完善相關的技術,推動我國廣播電視事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