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亮 李全貴 李 偉 孫曉瑞
國有油氣銷售企業需通過燃氣下鄉、綜合能源站、人才培養等方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國有油氣企業通往鄉村振興的路暢通無阻。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作為油氣銷售行業的國有企業,積極投身美麗鄉村建設,既是國有企業的職責使命,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為此,本文通過燃氣下鄉、綜合能源站、人才培養等方式助力鄉村振興,就路徑、政策等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作為油氣銷售行業的國有企業,在堅決扛起地方能源保供責任的同時,要立足“雙碳”大背景,一方面要做好能源綠色轉型,為當地提供清潔能源,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聚集技術和人才、熟悉資源與市場的優勢,在鄉村積極導入和培育低碳、零碳能源產業,從而更高質量地提升效益、降低碳排、解決就業、促進增收,達到鄉村振興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從這個角度講,國有油氣銷售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建設需從三方面切入。
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燃氣下鄉”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在部分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能源消費結構以生物質和煤炭居多,廣大群眾對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強,特別在“雙碳”背景下,因地制宜推行“燃氣下鄉”活動,不僅可以優化農村能源消費結構、改善人居環境,還能為鄉村旅游、電商平臺等創造更好條件,有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燃氣下鄉”活動還要結合當地村莊區位條件通盤考慮,循序漸進、先行先試;對尚不具備通氣條件的,優先選擇光伏、沼氣等分布式能源供能方式,逐步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
探索綜合能源服務,多種模式促進農村集體增收。油氣銷售企業主要投資布局能源終端,開展“油氣電氫光”等綜合能源服務。相關國有企業可與村集體深度融合,探索建設綜合能源服務平臺:一方面,發揮自身行業引領作用和資金、資源、技術和人才優勢,開展加油、加氣、加氫、充電、光伏等技術綜合應用,逐步打造綠色低碳綜合能源供應平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另一方面,緊貼農村、農業、農民需求,把零售終端打造成助力鄉村振興的綜合農業服務平臺,以平臺優勢爭取到質優價廉的產品與服務,結合客戶需求,配套增加餐飲休閑文化服務,帶動其他領域消費,同時利用當前熱門直播平臺模式,設置特色農產品展銷區,宣傳推廣農村生態旅游資源。通過以上靈活的商務模式,使綜合能源終端資源取之于農、回饋于農,將利潤留在農村。
開展技術技能培訓,人才振興促進“富口袋”“富腦袋”。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是鞏固鄉村振興成果的不竭動力。以江蘇地區為例,據了解,油氣零售技能操作人員綜合年收入在8萬元以上。零售終端可為農村地區提供諸多就業崗位,可引導周邊適齡群體就地就近就業。利用專項技能和管理培訓,有效消化農村地區剩余勞動力,緩解城鄉地區人才短缺情況,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同時增加農村地區群眾收入,進一步實現反哺農村,推進鄉村振興進程。
國有油氣銷售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建設不是一個全新課題,當前已有部分企業進行探索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難與不足。
自身認識不到位,動力不足。部分國有油氣銷售企業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各省市區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等決策部署認識不到位,對效益可能低于預期而影響經營業績考核的鄉村振興投資項目望而卻步,參與動力不足,尚未完全發揮國有企業助力鄉村振興“領頭羊”“先鋒隊”作用。
路徑選擇不清晰,創新不多。部分國有油氣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建設,難以突破自身現有業務范圍,實現因地制宜創新合作內容和模式,項目實施路徑存在機械性復制,鄉村振興效果事倍功半。
政策支持不完善,激勵不夠。國有油氣銷售企業投身鄉村振興,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需要政府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鄉村振興項目配套政策和細化實施方案。二是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正在構建,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布局尚未深化、細化,受建設供地規模和指標審批限制,部分項目用地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再加上詳細規劃(鄉村規劃)的編制和調整的時間較長、約束較多,導致項目落地周期較長。三是專項鼓勵國有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稅收優惠、資金支持不足。
上述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有油氣銷售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的進程,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提高思想認識。國有油氣銷售企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強化黨建引領、組織領導,推進監督考核,探索國有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徑、新模式,展現國資央企新擔當、新作為。
創新供地模式。以構建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及國家土地制度領域改革為契機,建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加快土地政策頂層設計和國土空間規劃超前引領,統籌安排城鄉基礎設施用地布局,統籌規劃布局“鄰避設施”,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提供要素保障。
完善相關機制。國有企業投身鄉村振興,靠的是政府、企業與農村三方的共同努力,建議三方共同實踐來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助力國有油氣銷售企業以項目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完善評價機制。堅持結果導向,強化完善相關績效跟蹤考評機制,定期對國有企業參與鄉村振興項目的落實情況、建設情況、效益情況進行考核分析。
加大政策扶持。建議各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研究指導,針對鄉村振興項目出臺相應政策、設立綠色審批通道等,助力項目又好又快落地。此外,建議圍繞“人、地、財”等要素,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專項支持政策,吸引更多油氣企業投身鄉村振興項目。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國有油氣銷售企業一方面要牢牢地把能源飯碗端在自己手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中注入清潔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