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明宇 上海市中醫醫院碩士研究生
黃寧靜 上海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
小王同學自從上了高三以后,經常出現一側頭部的劇烈疼痛,而且眼睛脹得難受,一發作就持續一兩天,有時還伴有惡心嘔吐,嚴重影響到了學習和休息。原本優異的成績也一落千丈,小王心情變得愈發抑郁……經介紹,小王來到了上海市中醫醫院就診,被診斷為“偏頭痛”。醫生對小王進行了對癥用藥,同時告知了預防方法,并做了一些心理疏導。一個月后,偏頭痛發作的次數明顯減少了,每次頭痛持續的時間和疼痛程度都得到了改善,小王變得陽光起來,成績也趕上去了。
據統計,我國偏頭痛的全人群發病率為9.3%,差不多有1億人,女性更為多見。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中招”了呢?
間歇期患者與常人無異,一旦發作,疼痛往往十分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常表現為一側額部或顳部搏動樣疼痛。偏頭痛的頻率因人而異,輕則一年發作一次,重則一月內發作數次。同時,頭痛發作時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畏聲畏光、視物出現盲點等癥狀。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的生活作息不規律、生活壓力大,因此偏頭痛的患者也越來越多,但就診率卻不高。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上了偏頭痛,僅僅服用布洛芬、散利痛來暫時緩解癥狀,但服用止痛藥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而且有時候連止痛藥也沒有效果。偏頭痛的隨時造訪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更有患者在長期疼痛折磨下患上了焦慮癥或抑郁癥。
每名偏頭痛患者都應該有一本屬于自己的“頭痛筆記”,記錄每次頭痛的持續時間、發作原因、先兆、性質、頭痛程度及伴隨癥狀,并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相關誘因。其實,大多數患者的頭痛在充分休息后能自行緩解,穩定的心理狀態也能極大降低頭痛的發作頻率。
因此,積極調整生活模式對于控制偏頭痛的發作是關鍵性的一步,還可以通過冥想等心理療法加以輔助。若是因長時間偏頭痛而產生心理疾病的患者,應至專科醫院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不能諱疾忌醫。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黃帝內經》中便有對偏頭痛的記載,稱之為“偏頭風”等。“偏頭風”之病因病機多為內傷頭痛,肝火、痰濁、瘀血夾雜;辨證論治施以活血化瘀、平肝熄風、化痰熄風,都能對頭痛的發作時間、次數以及程度起到改善作用。從經絡論治,偏頭痛應歸于厥陰少陽,發作時自行按壓風池穴、率谷穴、外關穴能有效緩解疼痛。

攝影/鹿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