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杰
(青海民族大學,青海 西寧 810007)
2021年安徽省出臺《關于大力推動全省金融改革創新,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推動鄉村振興改革,加大鄉村振興金融供給。由于安徽省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發展還存在協調性不足等問題,因此,安徽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規模,優化金融支持結構,對于促進全面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吳比等學者從鄉村振興總目標出發,分成五個方面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支持方式和金融需求,深入剖析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金融的具體需求①。李舒桐通過結合不完全競爭和邊際效益理論,研究新時期農村金融服務與鄉村振興之間的內在聯系②。楊林、鄒江從鄉村環境治理、產業興旺和農村金融體系3個方面探究了綠色金融在支持鄉村振興發展中存在的金融政策指引缺失、金融供需相矛盾等問題,并提出改善綠色金融供需環境等建議③。趙建東、陳晨等實證分析顯示,安徽省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提高金融支持效率,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④。邵曉翀、杜爾玏的研究發現,需要構建長效政策支持機制,創新農村產權運作機制,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內生發展動力⑤。Kpodar的研究顯示,金融發展程度越高,越能夠有效改善農民的收入水平,農民通過金融支持獲得投資的資金,從而進一步提高財富,進而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⑥。Beck的研究發現,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支農工作,不斷鼓勵民間金融市場發展,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⑦。國內外這些學者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微觀數據實證分析、對欠發達地區金融支持與農村經濟的關聯性等。但是,更需要研究目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薄弱點,哪些金融支持的關聯性不強進而需要進行調整,達到最優的金融支持組合結構。本文基于構建的安徽省2010—2019年金融支持與鄉村振興的指標,利用熵值法和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支持安徽省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關聯度,在此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發展的啟示。
本文在參考耿光穎等(2019)、劉雪(2019)、姚益蘭(2020)、張莉莉(2021)等學者的文章基礎上,構建出安徽省金融支持和鄉村振興的測評指標體系(表1)。

表1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指標體系構建
指標和公式主要包括:(1)金融支持效率通過金融機構存貸比來反映,計算公式為: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存貸比是反映金融機構經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往往能夠反映出金融支持效率的高低。(2)金融支持規模通過金融資金可得性來反映,計算公式為:農村涉農貸款/農村人數。金融支持農村貸款額度的多少,能夠體現金融支持規模的大小。(3)農業保險深度用農村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占比反映,計算公式為:農村農業保險保費收入/農業產值。
指標主要包括:(1)生活富裕指標通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來反映。可支配收入和恩格爾系數能夠反映出農村居民的富裕和幸福程度。(2)治理有效通過農村養老服務機構覆蓋率和鄉鎮衛生院普及率來反映,計算公式分別為: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個數/農村村委會個數,鄉鎮衛生院個數/村委會個數。(3)鄉風文明選取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占消費總支出比重和農村成人文化培訓畢業人數占比來反映。農村對教育文化娛樂的比重增加和農村成人文化培訓畢業人數增加能夠進一步促進鄉風文明,農村成人文化畢業人數占比計算公式為:農村成人文化畢業人數/農村常住人口數。(4)生態宜居兩個指標:一是農村興建公共廁所,拆除老舊的廁所,對環境的治理與改善有一定作用。二是沼氣屬于清潔能源,清潔能源的推廣,能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對生態環境起著重要作用。(5)產業興旺通過農村第一產業對地區GDP的貢獻率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兩個指標來反映,計算公式分別為:農業總產值/地區GDP,農業機械總動力/機耕面積。

表2 安徽省鄉村振興測評指標無量綱化處理結果
本文基于熵值法,通過指標選取、無量綱化處理、指標歸一化和計算差異系數、各指標權重,最后得到安徽省鄉村振興綜合得分,如表3、圖1所示。

圖1 安徽省鄉村振興效益示意圖

表3 安徽省鄉村振興五個方面發展水平得分及整體水平綜合得分
觀察圖1可知,2010—2019年安徽省鄉村振興各項指標與綜合得分總體上呈現穩步上升態勢,但其中也有個別指標波動較大,表明統計期內安徽省金融支持對鄉村振興的發展總體上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從圖1中可以看到,鄉風文明這一指標在2012—2014年間出現了顯著的波動,2014年以后總體保持穩定的發展趨勢。從數據分析來看,2013—2014年,農村成人文化畢業人數為人數最多的一年,教育文化娛樂占支出比重也出現巨大的增加,然后保持穩定增加,表現出安徽省近年來對教育文化的投入力度增強,促使鄉風文明這一指標出現顯著增長。生活富裕和生態宜居這兩個指標在統計期內保持穩定的增長,表明金融支持對安徽省的生活富裕和生態環境兩個方面的改善表現出顯著的影響。產業興旺、治理有效兩個指標在統計期內波動較大,根據原始數據分析,2013—2014年,農村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減少,導致治理有效指標出現下滑。2017年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治理有效指標發展表現為上升趨勢,之后保持穩定的發展趨勢。2016年后,安徽省農業機械總動力/機耕面積的比值出現下降,導致產業興旺這一指標出現下滑現象。安徽省產業興旺、治理有效和鄉風文明建設會面臨一定的壓力,然而以上三個指標的提高,均離不開更有效地實施安徽省農村金融支持的工作。
本文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法,通過選取參考數列、比較數列、通過公式進行標準化處理,最后由公式r(y′得到灰色關聯度,如表4所示。不同的金融支持指標對安徽省鄉村振興的貢獻度不同,可以通過灰色關聯矩陣,進行排序,如表5所示。
從表4來看,農村金融支持指標Xj與鄉村振興指標Yi的關聯度均在0.5以上,說明安徽省農村金融支持效率(X1)、農村金融支持規模(X2)和農業保險深度(X3)與鄉村振興有著較緊密的相關性。但比較來看,觀察表5可以得到,農村金融支持指標與鄉村振興指標的關聯度大小排序中,金融支持規模(X2)均排在第三,農村金融支持規模與鄉村振興指標關聯度整體較弱。金融支持效率(X1)有三項排在第一,說明安徽省農村地區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能力較強。近幾年來安徽省金融支持效率不斷提升,安徽省農村金融支持效率能夠較好滿足鄉村振興建設的需要。金融支持規模的提升能夠有效帶動鄉村振興水平的提升,鄉村振興對金融資源的依賴性較高,需要不斷加大對農村地區的貸款余額,保證金融支持規模與鄉村振興相適應。

表4 安徽省金融支持與鄉村振興關聯度

表5 關聯度排序
引導金融資金更加有效地流向當地產業和生態領域,把金融支持政策與當地的相關政策有效結合,實現政策聯動。要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效率,不斷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要同時進行,降低產業耗能,注意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不能走千篇一律的建設老路。要推進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逐步提升農民的參與度與責任感,促進鄉風文明建設。要加大農村地區教育文化的投入,提升農民的文化水平,更高質量地助力鄉村振興。
要協調好金融支持效率、金融支持規模和其他金融支持方面的力度,達成一個最優化的發展結構,更高效地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同時,要不斷優化貸款結構,加大金融對鄉村發展的支持規模,從關聯度結果來看,金融支持規模處于薄弱環節,需要提高金融支持對鄉村振興的拉動作用。金融支持可以通過資金投入吸引高技術、鼓勵中小型企業回村創業,高學歷人才返鄉參加共同治理,不斷扎實推進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城鄉之間的治理差距。
注釋:
①吳比,張燦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金融的需求[J].農村金融研究,2017(12).
②李舒桐.農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研究[J].發展研究,2018(8):59-07.
③楊林,鄒江.綠色金融助推鄉村振興的內在機理與邏輯框架[J].西南金融,2019(05):39-47.
④趙建東,陳晨,何嘉亮.鄉村振興視角下安徽省金融支持產業融合影響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5):55-04.
⑤邵曉翀,杜爾玏.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基于新發展格局視角[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1(10).
⑥Jeanneney and Kpoda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Can there be a benefit without a cost.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1-Taylor&Francis
⑦Beck,Thorsten,Ioannidou,et al.Foreigners vs.natives:Bank lending technologies and loan pricing[J].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2018,27(3):2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