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搞好栽培環境
金針菇栽培場要遠離污染區域,并設置無菌區域和有菌區域。在栽培前,要對栽培場和要用的設備認真消毒,不留任何死角。此外,污染、廢棄的菌袋要及時處理,避免病菌滋生。對已被感染的菌袋,要立即焚燒或深埋。工作人員須在應用栽培房的前一天進行消毒,具體方法如下:
(1)甲醛高錳酸鉀熏蒸消毒。1立方米的室內空間需使用40%甲醛8毫升、高錳酸鉀5克進行熏蒸。熏蒸的過程中,要堵好門縫。
(2)二氧化硫熏蒸消毒。在室內放置好填充刨花和紙的陶瓷容器,加入硫黃,點燃刨花進行熏蒸消毒。由于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氣密度大,其氣體會下沉,因此在熏蒸的過程中,要將容器放在室內的上方。消毒時需注意,二氧化硫會腐蝕金屬和衣物,故要做好防護工作。
(3)漂白粉消毒。漂白粉1克加水1.8升,混合1~2小時后,取其上清液對室內進行全面噴霧,每平方米噴施1升。
2. 選擇優質菌種
優質金針菇品種生存力強,純度高,生命力旺盛,對病害的抵抗力強。因此,應從有資質的菌種企業及研究機構購買優質菌種。
3.嚴控栽培環節
結合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栽培季節,合理接種。挑選新鮮且沒有發生變質的材料,選用合適的基質配方和符合標準的菌袋,并對菌袋進行消毒,嚴格實施無菌操作。此外,在發菌的過程中,做好通風和干燥工作,保障菌絲的生長和發育良好。培育金針菇,要為其構建良好的生長環境,保障菌絲和子實體的生長。金針菇屬于低溫出菇類菌,其出菇時期的溫度應控制在12~16℃,其濕度要達到85%以上,此條件下病菌孢子也容易生存和萌發。在管理金針菇的過程中,要注意通風,合理降低空氣濕度。
4.注意冷房的通風換氣
冷房的通風換氣是白色金針菇工廠化栽培的一項重要措施。綿腐病的病菌孢子主要是通過管道進入菇房。冷房內金針菇綿腐病最先從冷風機進風口端開始侵染發菌,產生孢子后經冷風機氣流傳播至整個庫房。在進風口設置無菌通氣膜是阻障病菌孢子進入冷房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對降低金針菇綿腐病的發病率成效顯著。
5.藥劑防控措施
在栽培金針菇的過程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化學藥劑,如果一定要使用化學藥劑,需選擇低毒性藥劑。在金針菇出菇期間,不能使用任何高毒、高殘留藥劑。防治綿腐病,要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病,可選用0.001%~0.010%的百菌清溶液,或0.05%~0.20%的多菌靈溶液,或0.07%~0.20%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噴霧防治。
(摘編自《吉林農業》,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農業林業水利服務中心? ?楊永琪? ?郵編:42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