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琳玲(四川輕化工大學,四川 自貢 643000)
中國工筆畫在宋元時期發展較為繁榮,例如宋代的《竹石錦鳩圖》《雙喜圖》就是傳世的工筆瑰寶。在我國宋元時期,宋徽宗、王淵、崔白、李迪等也是工筆畫發展與傳承的領軍人物,且為之后明清時期的工筆畫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中國工筆畫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對自然以及人文關系所表達出來的情感與文化內涵有很強的表現力。古代文人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常常會通過畫寫結合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和思想。他們常把人生感悟融入畫中進行創作,表明自己對事物和人生情感的態度。因此,后世在花鳥工筆畫創作中對其意境的創作思想進行了學習與繼承,這為之后的花鳥作品創作傳承奠定了深厚的實踐基礎。
我國當代畫家喻繼高在整理與總結前人的經驗后,對工筆花鳥畫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也給予當代工筆花鳥文化的學習者諸多經驗,其中《喻繼高畫集》《喻繼高工筆花鳥畫集》《名家名畫喻繼高》等著作,更是通過介紹眾多畫作的創作過程和經驗,高質量地為人們展示了中國工筆畫的意境創作理念。
所謂意境,主要是指作者的思想境界,這種思想境界是指一種心理感受或視覺審美層面。在古代,意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自然意境:在藝術創作中,古人通常會將自然作為創作主體。無論是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還是自然界中的飛禽走獸,都可以構成最美的一面;(2)人生意境:人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不斷成長,人們在欣賞繪畫藝術之時逐漸會發現自己內心存在諸多情感因素。中國工筆畫正是以物為載體,以人為主體,通過自己的獨特方式表達心靈感受之美。所以中國工筆畫意境主要表現為四大要素:情感、心理、情趣以及表達方式。中國工筆畫講究“意境”二字,其強調通過繪畫表達作者獨特的情感,同時傳達對畫面中事物的認知及情感體驗。喻繼高先生以明艷的色彩渲染了春色,展示了以春色為主題的自然意境,并通過靈動的鳥類畫像,展示自身的情趣意境,從中也可以看出喻繼高先生面對美好事物的人生意境。其中,喻繼高先生在創作《嶺南早春》(圖1)時,以出色的觀察力,描繪了圖中鳥類的不同形態,并結合部分留白的形式,提升整幅作品的協調度,凸顯花與鳥的位置,這也展現了他對花鳥形態的鉆研態度。

圖1 喻繼高 《嶺南早春》
在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意境的形成過程中,還需要根據畫面的不同情況進行藝術創作。通常通過繪畫方式來表達情感,這種表現手法也體現出作品意境的深淺以及美感,主要是指以宣紙等為載體,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自然界中栩栩如生的物象造型,這對技法的熟練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宣紙上沒有過多色彩存在,畫面更加豐富和形象,也更有立體感。在選擇宣紙材料時,應該根據不同場景以及事物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與搭配。在構圖和繪畫時,要結合自身意境展開設計,主要涉及“留白”手法、“渲染”手法等多種表現手法。最關鍵的是要做到既留白又講究層次和韻律。留白可以讓畫面層次更加分明,讓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在畫面中散發出的獨特而又吸引人的魅力。畫家掌握一定工筆繪畫技法后完成的作品被稱為寫意工筆畫。在創作時,創作者還需要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與研究,利用不同技法將觀者對事物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達出來,進而達到意境表達的目的。由于古代工筆畫創作主要由文人所主導,因此在選擇載體時必須根據作品意境,具體還要結合繪畫形式進行分析把握,從而呈現出最好的效果。喻繼高先生在創作《新春》時,重點凸顯牡丹國色的同時,還以鳥的形象提升創作內容的靈動性,使用渲染的手法,并輔以部分留白,提升作品內容的層次感與韻律感,在使人感受牡丹特點的同時,也能體會鳥類與花卉配合表現出的另一層情感。
就上述作品可知,寫意工筆花鳥畫作品在造型、構圖、用筆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特點,創作者在學習當代優秀作品的同時,可以借鑒古代優秀作品,提升創作內容的豐富性,實現創作情景的建設。同時,創作者在分析寫意工筆花鳥畫創作的審美趣味時,還可以選擇將筆墨相結合進行綜合討論。這種方式可以使得寫意工筆花鳥畫更加精致。對于花鳥題材的寫意作品,創作者更應該關注表達形式的表現力。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寫意工筆花鳥畫,都應該注重技術。特別是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時,要注重造型能力的提升。傳統中國工筆畫對造型能力的要求較高。所以,創作者應該從傳統中國工筆畫經驗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并且選擇更加適合表達內容和風格等因素的創作方式。對于現代寫意工筆花鳥畫來講,這類作品同樣需要注重藝術技巧,并且被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進行分析。為了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傳統工筆花鳥畫作品在視覺審美以及意境表現等方面的諸多要求,需要我們認真對其進行研究分析和探索,才能使得這種藝術形式得到發展,從而得到一種更加精致和成熟的效果。創作者無論是對花卉的造型,還是在鳥類的造型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鉆研,并在創作中形成了自身的創作技巧。這也是創作者對于自然環境下花鳥的擬人解讀,間接抒發了其想要傳達的意境與情感。
在寫意工筆花鳥畫的研究和創作中,做到色彩或者構圖的完美結合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得寫意工筆花鳥畫風格更加豐富有趣,而且也能夠使得人們更好地了解畫家在色彩以及構圖方面的考慮?;B畫作是對大自然形態的一種反映,充滿了創作者對生活、自然界的情感表達。自然環境千姿百態、艷麗多彩,不同的色彩構造匯聚成不同的風格,同樣能展示創作者的心境變化。長時間積淀之下,創作者會形成自身的風格。例如,在創作工筆圖案或者花鳥題材的作品時,創作者首先應該注意將色彩與造型相結合,這樣才能夠達到畫面和諧且具有深度的表現效果。無論是《嶺南早春》還是《新春》,創作者都用了較為明艷的色彩提升了畫作的明亮度,且點綴的顏色不超過三種,以免使畫作色彩復雜,造成畫作臟亂。一種到兩種的色彩恰好可以提升作品的表現力。同時,在進行寫意工筆花鳥畫創作時,還應該注重對寫意工筆花鳥畫構圖的合理分析和利用,如使用對比、穿插或多種方式組合處理。對于《新春》這幅畫作來說,牡丹為粉色,配以紫色花朵,其余部分采用淡色處理,這樣在提升畫幅占比與結構的同時,又凸顯了牡丹嬌艷,并以綠色提升畫作層次,以確保整體畫作意境,這恰好是一種對比的創作方式,而畫作中的牡丹分布于上半部分,也有效提升了畫作內容分布的協調性??梢?,工筆畫創作者以某一局部作為主體來表現一個整體時,首先考慮了整體造型和布局,其次是整體構圖問題,這種方式才能夠使寫意工筆花鳥畫畫面更加干凈、協調,也能為之后的畫面色彩分布打下基礎。

圖2 喻繼高 《新春》
寫意工筆花鳥畫作者可以將意境處理作為創作重點,但要想提高花鳥畫整體效果,就需要注重對藝術手法、技法以及手段間如何有機結合的問題進行研究。因此,上述畫作除了更注重筆墨功夫之外,還強調了寫意工筆花鳥畫意境的處理,采用白描、工筆淡彩、工筆重彩、沒骨法等方式提升畫面的意境感,重點塑造畫面骨骼,確?;B工筆畫的意境寫實。對于國畫作品來講,無論是大寫意還是小寫意,自身都存在鮮明特點。對于中國工筆畫來講,只有注重技法處理、手法以及技巧優勢,才能被人們所接受,得到進一步發展。在上述畫作中,花卉充當主要背景,且構圖較為豐富,所占面積較大,并于中心區域展示鳥類。喻繼高先生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出鳥類形態的靈動性,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意境。喻繼高先生的創作技法無可挑剔,作者自身的特點鮮明。
中國傳統繪畫中,意境的處理和表現是中國繪畫發展的核心和靈魂。在美學思想的影響下,中國工筆花鳥畫的意境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尤其是在當前快節奏的社會背景下,人們更向往自由的精神世界。所以,“意境”一詞逐漸成為人們對這一藝術形式的獨特理解和追求。在這種審美心理支配下,我國工筆花鳥畫創作將會呈現出更加豐富而又多姿多彩的形式魅力。工筆畫是一門極嚴謹且涉及要素較多的學科,其不僅要求創作者擁有一定的繪畫創作能力,還需要創作者具備一定的審美與情感觸發能力。好的作品可讓人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以及畫作的整體氛圍,間接展現創作者的意境塑造能力,這也正是寫意類花鳥工筆畫創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