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男,戎丹,胡方方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 普外科,河南 開封475001)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腹部外科常見的手術,主要用于治療十二指腸等部位的腫瘤性疾病[1]。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手術難度較大,操作復雜,手術用時長,涉及繁雜的消化道重建過程,術后患者可繼發多種并發癥。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患者因生理作用的刺激,疼痛感較強,可誘發多種不良情緒。文獻[2]指出,外科術后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減輕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提高依從性具有積極意義。ROY適應模式是一種系統性護理理論,該種護理模式主張控制外界刺激,增強患者的適應能力進而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ROY適應模式護理已被用于胰腺癌、頸椎病等手術患者,在減輕患者疼痛及調節不良情緒方面效果明顯[3]。本研究將ROY適應模式護理用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觀察其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①存在手術指征,首次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②認知及理解能力正常,可正常溝通;③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礙;②既往接受胃腸道手術治療;③合并免疫抑制性疾病;④患有精神系統疾病。按照隨機抽樣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90例。觀察組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齡30~68(42.64±8.46)歲;手術方式:開腹手術43例,腹腔鏡手術47例;受教育年限(13.67±2.59)年。對照組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齡32~69(43.15±8.41)歲;手術方式:開腹手術41例,腹腔鏡手術49例;受教育年限 (13.82±2.61)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入院后給予健康教育,講解疾病及手術治療知識,減輕患者的焦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糾正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ROY適應模式護理:①生理功能適應:術后患者存在明顯的疼痛,且持續時間較長,故護理人員可通過ROY適應模式護理調節患者的主觀情緒,指導患者聽音樂、觀看視頻或與其交流等分散注意力,減輕患者的不適感。②心理適應: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干擾患者的正常休息,加重患者心理負擔,產生多種負性情緒,對治療產生抵觸;責任護士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及疼痛;引導患者回憶生活中的美好事件,促使其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③自我概念與角色適應:術后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責任護士在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后,制定個體化的作息;邀請患者參與制定階段性目標,有計劃地進行鍛煉,增強治療信心。④依賴性適應:患者術后無助感較強,責任護士及家庭成員應多陪伴患者,多與患者交流,給予其鼓勵。
1.3 觀察指標 利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估患者疼痛情況,0~10分,分值越低則疼痛越輕。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4]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SAS、SDS共20個條目,總分0~80分,分值越高則心態越差。采用我院自制的依從性調查問卷,從用藥、復查、康復鍛煉3個方面評價,每項1~4分,分值越高則依從性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時間的VAS評分比較 術后24 h、48 h、72 h,兩組的VAS評分均低于術后1 h,且觀察組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不同時間的VA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不同時間的VAS評分比較分)
組別 n 術后1h 術后24h 術后48h 術后72h觀察組 90 8.21±0.89 3.64±0.21 2.41±0.46 1.37±0.32對照組 90 8.40±0.67 4.26±0.55 3.52±0.52 2.46±0.40 t 1.618 9.991 15.168 20.186 P 0.107 <0.001 <0.001 <0.001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比較,分)
組別 n S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90 60.32±4.33 35.08±2.16 61.37±5.44 34.08±1.76對照組 90 60.28±4.98 43.11±2.07 62.09±5.19 42.16±1.90 t 0.058 25.463 0.908 29.597 P 0.954 <0.001 0.365 <0.001 SDS評分
2.3 兩組的依從性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的依從性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的依從性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 t P觀察組 90 5.44±1.42 10.85±0.64 32.951 <0.001對照組 90 5.39±1.45 8.94±1.12 18.382 <0.001 t 0.233 14.047 P 0.816 <0.001
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十二指腸部位相關疾病的發病人數不斷增多。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為治療該部位相關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該種術式的復雜程度較高,手術用時較長,術后并發癥多,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干擾[5]。術后疼痛為手術常見的并發癥,可在不同程度上誘發患者的焦慮、緊張、煩躁等情緒,不良情緒的產生可加重機體的疼痛,形成惡性循環;此外,患者出現消極的情緒會對其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產生不利影響,配合性明顯降低,影響其術后恢復。
ROY適應模式護理是針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進行調節,減輕其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6]。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復雜且并發癥多,對臨床護理的要求較高,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干預。多數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可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對手術、預后、經濟負擔等產生較強的擔憂心理,影響治療的效果[7]。ROY適應模式護理針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的心態變化情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健康教育增強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的認知,打消患者的疑慮及擔憂,介紹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及預后,幫助患者消除悲觀、失望、焦慮等負性情緒,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緩解疼痛感[8]。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24 h、48 h、72 h的VA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ROY適應模式護理既可減輕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的疼痛感,還可縮短疼痛減輕的時間;干預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ROY適應模式護理可調節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減輕不良情緒對患者身心的傷害。ROY適應模式護理重復評估患者的應激反應,使其可適應各種刺激,針對性講解疾病及藥物治療相關知識,同時鼓勵家屬陪伴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按照評估、診斷、護理、效果評價的順序,改善患者的適應能力。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的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ROY適應模式護理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配合度。
綜上所述,ROY適應模式護理可減輕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的疼痛程度,調節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