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洪達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地質試驗研究室,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隨著油田進入開發后期,主力區塊勘探及開發程度較高,長時間開發地層能量下降,地層采出液中含水超過90%,原油開采成本不斷增加,資源儲量下降,需要尋找新的接替儲量,以維持原油持續高產,實現油田可持續發展。為此,油田加大了對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力度,頁巖油是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接替資源,美國在頁巖氣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在頁巖油開發方面也取得了進展,國內也加大了對頁巖油勘探開發力度[1-3]。松遼盆地嫩江組和青山口組含有豐富的頁巖油資源,其中松遼盆地南部青山口組頁巖厚度大,含油面積廣,有機質豐度高,是該地區主要的烴源巖,研究表明,青山口組烴源巖中有機質除一部分從運移通道富集到上部儲層外,大量的有機質保存在烴源巖中,烴源巖具有可觀的資源潛力[4-5]。加強對青山口組泥頁巖儲層地質特征研究,對于加深對頁巖油儲層地質認識,提升頁巖油開發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非常規油氣資源分為致密油氣和頁巖油氣,二者差別是儲集巖不同,油氣富集模式不同。其中頁巖油屬于自生自儲油氣藏,頁巖油本身即是烴源巖,也是儲集巖。目前頁巖油定義分為狹義和廣義的頁巖油[6-7]。其中,廣義的頁巖油涵蓋的范圍較廣,對頁巖油類型沒有細分,包括的狹義的頁巖油。而狹義的頁巖油只定義了泥頁巖地層中石油資源,針對性更強。我國學者明確了狹義的頁巖油定義是指儲層于頁巖地層中石油,頁巖油資源沒有經過運移,屬于原位富集,頁巖油儲層具有有機質豐度高、低孔低滲(納米級空)的特征[8-9]。陸相頁巖油常常與其它非常規油氣資源伴生,如頁巖氣、致密砂巖油氣等。頁巖油最典型的兩個特征,一是原位富集、自生自儲,另一個是頁巖油具有較好的有機質類型,多為Ⅰ型干酪根或Ⅱ型干酪根??傮w來說,頁巖油儲層具有厚度大、分布范圍廣、含油豐度低、開發難度大的特點。
松遼盆地南部地理位置上橫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總面積達到13萬多平方公里。松遼盆地南部地層自下而上依次為沙河子組、營城組、登婁庫組、泉頭組、青山口組、姚家組、嫩江祖、四方臺組、明水組。該地區頁巖油儲層主要分布在嫩江組和青山口組。
青山口組自下而上可以分為三段,分別為青一段、青二段、青三段。青一段巖性主要為黑色頁巖、黑色油頁巖、黑色泥巖,發育泥灰巖夾層,泥灰巖中含有少量黃鐵礦。青一段在松遼盆地南部分布差異較大,在王府凹陷以半深湖、深湖相為主,在凹陷邊緣以淺湖相為主。青山口組二段、三段,地層巖性主要為黑色頁巖、黑灰色泥巖為主,夾部分泥灰巖及粉砂質泥巖薄層,以三角洲相、深湖相沉積為主,含有機質豐富,同時可見雙殼類、介形蟲化石。青山口組屬于陸相頁巖沉積,在盆地擴展和收縮過程中,地層沉積厚度出現變化,最厚可達400多米,最薄只有幾十米,松遼盆地南部青山口組大部分屬于湖相沉積。
地化參數是評價烴源巖的重要指標,通常采用烴源巖厚度、有機質豐度、有機質類型、有機質成熟度來評價頁巖油。
青山口組在沉積過程中,松遼盆地經歷了盆地擴張、沉積凹陷等構造運動,在盆地擴張階段,伴隨著階段性升降運動,地層沉積不均勻。在凹陷中心,沉積厚度可達400m以上,泥巖占地層的比重為30%~50%,局部厚度較薄,厚度僅20多米。青一段地層沉積時,以水進沉積為主,沉積初期,松遼盆地擴張,以湖湘沉積為主。沉積巖性以黑色油頁巖、灰黑色泥巖為主,在青一段底部主要為黑灰色泥頁巖;青二段沉積時期,湖盆開始收縮,由青一段的水進式沉積變為水退式沉積,砂體分布范圍變廣,泥頁巖分布范圍相對減小。巖性主要為黑灰色泥巖、黑灰色粉砂質泥巖為主,泥巖與粉砂質泥巖不等厚互層,青二段底部主要為油頁巖,可作為區域標志層。青二段地層分布相對穩定,地層厚度接近200m,以三角洲沉積體系為主;青三段沉積時期,松遼盆地以水退沉積為主,物源主要來自西部,砂體沉積由西往東沉積,巖性主要為紫紅色泥巖、灰色粉砂巖、泥質粉砂巖,還有少量鈣質粉砂巖。青三段沉積時期盆地進一步收縮,以水進沉積為主。
頁巖中有機質豐度是反映巖石中有機質含量的重要指標,通常有機質豐度越高,頁巖生烴能力更強。頁巖中有機質豐度是評價烴源巖的重要指標。目前評價有機質豐度的參數主要有TOC(有機碳含量)、氯仿瀝青“A”、巖石熱解Pg(生烴勢)。這其中有機碳含量是表征存在于巖石中的有機質中的碳,是評價頁巖油儲層有機質豐度最理想的指標。通過分析松遼盆地南部青山口組已完鉆井巖芯、巖屑樣品樣,對試驗分析的TOC、生烴勢、氯仿瀝青“A”進行了統計,青一段、青二、三段有機質豐度如圖1~圖6所示。從TOC分布直方圖上可以看出,松遼盆地南部青山口組青一段頁巖中TOC含量以大于1%的為主,表明青一段烴源巖較好。青二、三段泥頁巖中TOC含量主要分布在0.6%~2.0%之間,屬于較好的烴源巖類型;從青山口組氯仿瀝青“A”分布直方圖可以看出,青一段油頁巖氯仿瀝青“A”絕大部分大于0.5%,青二、三段氯仿瀝青“A”也普遍大于0.5%。以上結果表明,青一段、青二、三段泥頁巖中有機質豐度較高,其中青一段有機質比青二、三段高。生烴勢統計結果表明,青一段烴源巖生烴勢更高。

圖1 青一段TOC分布直方圖

圖2 青二、三段TOC分布直方圖

圖3 青一段氯仿瀝青“A”分布直方圖

圖4 青二、三段氯仿瀝青“A”分布直方圖

圖5 青一段生烴勢(S1+S2)分布直方圖

圖6 青二、三段生烴勢(S1+S2)分布直方圖
有機質類型不僅能反映烴源巖的生烴能力,還能反映烴源巖是產氣為主還是產油為主,烴源巖母質不同,決定了泥頁巖生烴的性質。在區分有機質類型方面,可以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觀察有機質的顯微組分,一種是分析有機質的來源,還有一種方法是分析有機質中干酪根的元素組成。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樣品中干酪根的組成。通過分析青山口組泥頁巖巖芯樣品,青一段烴源巖類型主要為Ⅰ型和Ⅱ1型,青二、三段烴源巖主要為Ⅱ型和Ⅲ。
有機質成熟度也是評價烴源巖的重要指標,能夠評價烴源巖熱演化階段,通常有機質成熟度越高勘探效果好。準確分析烴源巖有機質成熟度對于評價烴源巖具有重要意義。評價烴源巖成熟度通常使用干酪根鏡質體反射率,有機質熱演化程度不同,干酪根鏡質體反射率大小有差別。通常鏡質體反射率與烴源巖埋藏深度成正比。通過分析青山口組烴源巖鏡質體反射率,青山口組鏡質體反射率主要分布在0.5%~1.1%之間,根據頁巖油評價相關標準,青山口組頁巖油屬于成熟烴源巖。
隨著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資源量日益枯竭,呈現資源儲量和油氣產量的雙下降,必須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尋找可接續的資源量,以維持油田持續高產。在此局面下,非常規油氣資源成為勘探開發熱點,頁巖油有望成為較為理想的接替資源。松遼盆地具有豐富的頁巖油資源,加強對頁巖油儲層特征研究,厘清頁巖油富集規律,尋找有利儲層發育相帶進行布井,加強頁巖油儲層壓裂改造效果,提升頁巖油開發經濟效益,對于實現油田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